「我家住在紅角洲嶺口路,最近家裡灰塵特別大,一直不敢開窗,一擦家具抹布就會變成黃色。灰塵是從附近工地刮來的,大面積的裸露黃土堆積成山。」陳先生日前向本報來電投訴。
11月23日,記者採訪了省城多處施工現場,發現這些工地在降低施工揚塵等方面存在諸多問題。相關專家稱,工地揚塵雖不是PM2.5的直接來源,但可能與空氣中的其他物質發生化學反應,生成新的汙染性微顆粒物。南昌市建委近期已開展專項行動,降塵不到位將產生不良記錄。
世貿路與鳳凰中大道交會處,一工地黃土裸露,沒有任何防塵措施。
怎麼了
●嶺口路:裸露黃土堆積成山
11月23日上午,記者在陳先生反映的地方看到,該工地位於嶺口路與鳳凰南大道交會處,泥土和碎石堆成約兩層樓高的小山,靠著圍牆堆放。一有風吹過,塵土就從土堆上揚起,飄到圍牆外面。
陳先生告訴記者,這些黃土已經堆了好久了,從未採取過任何覆蓋等防塵措施。家住紅嶺花園的許女士說,由於灰塵太大,她家平時都不敢開窗,衣服也不敢晾在陽臺上。
一名正在現場挖泥土的工人告訴記者,他是附近工地上的老闆叫過來的,每天都要挖掉圍牆周邊的一些土,以免圍牆被擠塌,「這塊地現在沒有開工,很多渣土車過來倒黃土,一直沒人管。」記者發現,該工地周邊有紅嶺學校、南昌市十九中及多個居民區,附近學生和居民飽受揚塵之苦。
●豐和南大道:人行道施工不圍擋
當日上午9時,記者來到豐和南大道中央香榭公交站臺附近,兩側的人行道正在施工,但是並沒有圍擋,挖掘機在裸露的工地上作業,往來運送渣土的後八輪沒有蓋布,塵土飛揚。
現場作業為何不設圍擋?記者向現場施工的工作人員詢問時,對方表示負責人不在,對此事並不清楚,他們只負責施工。住在附近的居民劉先生說,這條人行道已經施工一段時間了,一直都沒有圍擋,塵土滿天飛,導致他們都不敢在這個公交站臺等車,造成了極大的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