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16小時不間斷巡查防控PM10

2020-12-05 南方新聞網

天乾物燥,揚塵汙染也隨之來襲。監測顯示,今年1—11月,黃埔鎮龍國控點位的PM10平均濃度在10個國控點中濃度最高且升幅最大。12月以來,番禺市橋測點的PM10平均濃度高於全市均值。

為有效應對乾旱少雨導致的汙染天氣,市生態環境局正會同各相關部門、各區開展PM10汙染攻堅行動,每天16小時不間斷巡查,工地、道路揚塵是巡查重點。

工地塵土飛揚,炮霧機卻成擺設;唯一降塵設備就是灑水車,有人檢查才開工……近日,筆者跟隨廣州市生態環境局執法人員前往黃埔和番禺巡查,一些工地藉口工程即將收尾或施工主體多等原因,對揚塵管理疏漏嚴重,現場塵土飛揚。

●南方日報記者 馮豔丹 通訊員 穗環宣

工地塵土飛揚,炮霧機卻成擺設

監測顯示,2019年1—11月,黃埔鎮龍國控點位的PM10平均濃度在10個國控點中濃度最高且升幅最大;12月1—10日,該點位PM10平均濃度約為其餘9個國控點平均濃度的1.2倍。

生態環境部門研究表明,廣州PM10來源中揚塵源佔58%,中心城區佔比更是高達68%。什麼原因導致鎮龍監測點位的PM10濃度飆升?近日,筆者跟隨市生態環境局執法人員一起前往監測點附近的中新知識城多個工地進行了現場走訪。

在九龍大道與鎮龍大道交會處,施工正在熱火朝天地進行著,大量黃土被挖掘出來堆放在路面或人行道上。有的工人在往地下埋設巨大的排水管,有的工人在操作起重機往坑裡種樹。執法人員目測,該地段至少同時在進行綠化和鋪設管道兩項工作。

在路口加油站對出位置,幾臺挖掘機緊張作業,黃土裸露、塵土飛揚。「我們這個是九龍大道與廣汕路立交工程,進行了幾個月,現在馬上要收尾,把排水管埋進去就完工了,也就這兩天的事。」 該工地負責人鍾先生表示。

筆者現場發現,工地對面、馬路上的一小塊空地上擺放著一臺小型炮霧機,但機器的電線已經被黃土掩埋,機器上布滿厚厚的灰塵,根本沒有使用。

當被問到為何有炮霧機卻不使用時,工地負責人鍾先生沒有回答,反而告訴筆者:「我們有灑水車的,不過車輛是在周邊到處走,首先要保障道路的灑水。而且水也不能灑太多,泥漿會影響施工,而且也會被周邊居民投訴。」

執法人員一行在工地等了幾分鐘,終於看到小型灑水車的身影,不過該車輛剛開到工地附近,居然一下子又掉頭走了。

接著,筆者與市生態環境局執法人員來到知識城創新大道的聯通項目工地對出路面,道路中間的綠化帶全部被挖開,露出大量黃土,完全沒有覆蓋;而且馬路上堆放了不少施工設施,幾個工人正在露天攪拌砂石,不少路過的車輛也是灰頭土臉。

執法人員現場將上述兩個工地的問題錄入了執法APP,並轉交相關部門進行處理。

唯一降塵設備灑水車,檢查來了才開工

監測顯示,12月以來,番禺市橋測點的PM10平均濃度高於全市均值。16日,筆者與市生態環境局執法支隊有關負責人一起來到緊挨著廣州南站的中鐵十九局集團有限公司廣佛環城際GFHFG-3標段工地。

項目部門口就是兩個被挖開的大坑,每個大約有四五百平方米。其中一個基坑裡的黃泥水未經任何沉澱處理,通過管道直接排放到地面。幾臺挖掘機正在施工,還有不少被挖出來的黃土堆放在旁邊;另一大坑旁邊也堆放著不少黃土,但並沒有施工作業的跡象。

整個工地未見按要求進行的裸土覆蓋,也沒有霧炮車、噴淋等降塵設施。筆者和執法人員在現場待了半小時左右,也沒看到降塵灑水車的蹤影,車輛經過現場揚起一片塵土。

執法人員現場找到項目負責人邱先生,他表示:「我們是負責廣佛環城際車站建設的,在這施工已經6年,現在地下車站已經基本建成,接近收尾了。目前外面施工的主體也比較多,正在項目部外施工的是南站的道路工程,不是我們的項目。」邱先生同時也承認,另外一個邊上堆著黃土的大坑確實是他們的工程。「因為這些土大約一周後就要回填了,所以我們沒有覆蓋。」他還表示,工地揚塵「6個100%」的要求也了解,但由於工程即將完工,對揚塵的管理有些疏忽,「而且原來我們工地是住建部門監管,今年剛換了交通部門,監管人員一年也就來過一次。」

正在說話間,工地唯一的降塵設備——灑水車就開了過來,在工地道路上譁譁地灑起了水。對此,市生態環境局執法支隊有關負責人表示,像這樣施工時間長、作業面積比較大的工地,按照規定需要配置霧炮車、噴淋設施,還有安裝揚塵在線監測,但這個工地都沒有。即便已經有的灑水車,也要及時、有規律地工作,不應該是等檢查人員來了才灑水。

工地揚塵問題涉及監管部門較多,根據工地性質不同,負有監管職責的職能部門包括住建、水務、交通、林業園林、城管等。該負責人表示,對於巡查中發現的問題,將轉交給相關部門進行處理。

生態環境部門研究表明,廣州PM10來源中,揚塵源佔58%,中心城區佔比更是高達68%。降低PM10濃度成本最低、見效最快的措施是切實控制揚塵汙染。但目前,全市大量工地進入衝刺建設階段,部分工地還存在裸土未覆蓋、無灑水噴霧等未落實揚塵汙染控制「六個100%」要求的現象,加劇了PM10汙染。

「工地揚塵根據工地的性質不同,監管部門也不同,給監管造成一定難度。」廣州市生態環境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建築工地的管理比較規範。但道路、綠化等線性工地有戰線長、施工時間短的特點,裸土覆蓋往往不到位,監管難度更大。

氣象部門監測數據顯示,今年廣州較大面積連續無雨日已達70多天。預計今年12月至明年2月,全市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0.1—1攝氏度,雨量偏少一到兩成。這意味著,氣象條件不利於大氣汙染物擴散,空氣品質保障工作面臨嚴峻考驗。

為有效應對乾旱少雨導致的汙染天氣,市生態環境局會同各相關部門、各區開展了PM10汙染攻堅行動。市生態環境局組成了8個行動組,圍繞PM10防控重點,每天8時至24時開展不間斷巡查,重點抓好重點區域內的工地和道路揚塵、露天焚燒和餐飲油煙、工業企業廢氣排放等重點汙染源監管,全力守護「廣州藍」。

監測顯示,2019年1—11月,廣州環境空氣綜合指數同比下降1.9%,空氣品質略有好轉。PM2.5平均濃度為3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3.9%;PM10平均濃度為55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9%。

相關焦點

  • PM10汙染治理攻堅!每天16小時不間斷巡查
    當被問到為何有炮霧機卻不使用時,工地負責人鍾先生沒有回答,反而告訴記者:「我們有灑水車的,不過車輛是在周邊到處走,首先要保障道路的灑水。而且水也不能灑太多,泥漿會影響施工,而且也會被周邊居民投訴。」在工地等了幾分鐘,終於看到小型灑水車的身影,不過該車輛剛開到工地附近,居然一下子又掉頭走了。
  • 廣州開展PM10汙染攻堅行動,重點巡查工地、道路揚塵
    為有效應對乾旱少雨導致的汙染天氣,市生態環境局正會同各相關部門、各區開展PM10汙染攻堅行動,其中工地、道路揚塵是重點巡查內容。16日,記者跟隨市生態環境局執法人員前往番禺巡查發現,廣佛環城際、萬科南站工地藉口工程即將收尾或施工主體多等原因,對揚塵管理疏漏嚴重,現場塵土飛揚。
  • 疫情防控不鬆懈,街面巡查再加強——呼倫貝爾市救助管理站極寒天氣...
    在當前疫情常態化防控部署下,在極寒天氣影響我市的情況下,根據市民政局的指示,結合寒冬送溫暖工作實際,以12名購買服務人員作為補充力量,加大巡查力度,擴展巡查範圍,及時上報街面流浪乞討人員的排查情況,全面保障疫情防控期間街面流浪乞討人員的安全,全力做好極端天氣街面救助工作。
  • 他們24小時不間斷「接力跑」!
    24小時不停轉他們接過「疫情發布」接力棒據了解,在流調組,有這麼一群可愛的「孩子們」,他們都是80末、90後出生,在疫情面前他們主動請纓、自覺自動的接過「發布疫情指令」的接力棒,自主成立了調度組,全身心的投入到現場流調組的「現場調度」工作中。
  • 24小時監控水壓、每天巡查315公裡……綠城水務太拼了
    作為承擔南寧市城區絕大部分區域的自來水生產供應以及汙水處理重擔的廣西綠城水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綠城水務」),開啟「水務大管家」模式,服務不打烊、保障不鬆懈,24小時全天候保障會議期間的供水安全,汙水處理達標排放,圓滿完成了各項水務保障任務,為盛會的順利召開保駕護航。
  • 自來水一線制水工24小時巡查 每天要喝12斤茶水
    為讓市民吃上乾淨水、放心水,市自來水公司一線制水工人24小時循環加班,手臂頂著炎炎烈日曬脫皮,上夜班太困也不能睡覺。昨天,記者走進了沙坪垻區水廠,揭秘高溫下制水工人的艱辛工作。  堅守 兩個班組24小時巡查  沙坪垻區水廠制水車間組長、高級技師塗安澤,在制水一線工作了近40年。
  • 「戰疫|天眼前線」「時代楷模」黃大發當起疫情防控義務宣傳員
    「這個疫情防控工作很重要,不要認為我們沒有事就不放在心上,疫情防控人人都有責任,不準打牌、不準辦酒。」時代楷模黃大發說。自疫情發生以來,黃大發主動當起了村裡疫情防控的義務宣傳員,成立了黨員志願服務隊,勸導鄉親們按上級要求科學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 中國風雲衛星比肩國際衛星水平 每天6次巡查江河湖泊
    國家衛星氣象中心主任楊軍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根據衛星連續監測,長江九江段水位將持續超警風雲三號每天6次巡查各大江河湖泊我國氣象衛星在軌布局圖。國家衛星氣象中心供圖我國有7顆風雲氣象衛星24小時不間斷監測天氣情況,目前我國最先進的氣象衛星風雲四號A星每十五分鐘對包括我國區域的天氣監測一次,必要時可以每五分鐘局地監測,風雲三號極軌衛星組合每天6次巡查我國各大江河流域和湖泊。衛星監測如何助力天氣預報預警和防汛抗洪救災?
  • 【決勝疫情、陝企擔當】陝西省水務供水集團:61個縣區公司24小時不...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陝西省水務供水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供水集團)在有效防控疫情的同時,要求61個縣區公司嚴格落實水源地、水廠、供水管網等的監測和管理,每日增加對出廠水和管網水的供水水質檢測頻次,全力保障24小時不間斷安全優質供水,為陝西省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水保障、水服務和水支撐。2月11日,略陽水務公司黨員幹部向黨旗宣誓戰勝疫情絕不退縮。
  • 中國風雲衛星比肩國際衛星 每天6次巡查江河湖泊
    我國有7顆風雲氣象衛星24小時不間斷監測天氣情況,目前我國最先進的氣象衛星風雲四號A星每十五分鐘對包括我國區域的天氣監測一次,必要時可以每五分鐘局地監測,風雲三號極軌衛星組合每天6次巡查我國各大江河流域和湖泊。衛星監測如何助力天氣預報預警和防汛抗洪救災?
  • 「24小時不間斷工作」的投影機——三星SP-P400B
    據了解,目前市面上有一款投影機可以做到「24小時不間斷工作」,而傳統投影機在使用時是不能連續工作超過8小時的,這款投影機就是「三星SP-P400B」。 「24小時不間斷工作」的投影機——三星SP-P400B    為什麼傳統投影機連續工作不能超過
  • 出門問問發布可測體溫的智能手錶:24小時不間斷 精度高達0.1℃
    近日,出門問問發布全新健康智能手錶TicWatch GTH,能夠24小時不間斷測量體溫,售價399元,首發立減100元,到手價299元。針對智能手錶需要手動開啟健康監測的痛點,TicWatch GTH智能手錶全新支持24小時不間斷連續自動監測健康數據。
  • 宋繼志:生命不間斷,遊泳不停止|《每天動起來 我是這樣堅持的...
    為了配合疫情防控,我宅在家裡與女兒、孫子做做健美操、做做拉伸,為了不忘記遊泳的那種感受,還時不時帶著他們練習遊泳划水的一系列動作。和孫子去遊泳的宋繼志為什麼我如此鍾愛遊泳呢?因為遊泳鍛鍊讓我保持了良好的生活習慣,早睡早起,幾乎每天都去遊,幾十年來便這般堅持了下來。如今我已經64歲了,沒有三高,心跳,血壓值都是年輕人的指數,吃飯、睡覺也從不困擾。
  • 【防控疫情 我們在行動】撫寧區城管執法局「六大招」築牢疫情防控...
    【防控疫情 我們在行動】撫寧區城管執法局「六大招」築牢疫情防控屏障 2021-01-15 16: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海拔5000米以上高原營區24小時不間斷供氧
    西藏那曲軍分區解決小散遠單位吸氧難題海拔5000米以上高原營區實現24小時不間斷供氧「24小時不間斷供氧,對於官兵身心健康意義重大。」唐匯同介紹,有了制氧機房,人武部大部分官兵的缺氧症狀得到有效緩解,官兵睡眠質量有了明顯改善。
  • 眾志成城防控疫情|永興縣馬田鎮:重拳出擊 搗毀多家麻將館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月30日訊(記者 曹科 李軍 白秀桃)當前正是疫情防控關鍵時期,為加強對人員密集場所的管控,阻斷疫情傳播途徑,嚴厲打擊賭博等違法犯罪活動,馬田鎮抽調精幹力量聯合鎮中心派出所成立集中整治組,對馬田新市場、老街、井崗村、馬礦社區及各大賓館酒店等人員密集場所和重點區域
  • UPS不間斷電源如何正確配置電池容量
    大家在選擇UPS不間斷電源的時候,通常都會遇到如何給負載設備配置後備續航時間、UPS電池容量為多少才能滿足長時間停電時能繼續供電的需要。正確的選擇UPS電池容量,對不間斷電源的整體正常運轉是非常重要。UPS功率配置一般UPS不間斷電源標出的功率為視在功率,單位為「VA」,而用電設備標出的功率為有功功率,單位為「W」,它們之間存在一個無功功率,即視在功率=有功功率+無功功率,有功功率/視在功率=功率因數。後備式、在線互動式功率因數在0.5~0.7之間,在線式功率因數在0.8左右,模塊化功率因數在0.99。
  • 每天晚上都要巡查 一塘魚還是被人給毒死
    「為了這些魚,我每天晚上都要巡查看守。自己平時從不和別人結怨,有人來釣魚的話也都是免費。」鄭明友猜不出是誰投的毒,但他希望這是村裡發生的最後一起魚塘投毒事件。   浙江在線10月09日訊昨天中午,金東區東孝街道湖菱橋村路邊一口池塘的水面上,浮滿了死魚。站在池邊的村民惋惜的同時卻並不感到驚訝,因為近幾年裡,類似的毒魚案件村子裡已經發生不只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