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那曲軍分區解決小散遠單位吸氧難題
海拔5000米以上高原營區實現24小時不間斷供氧
本報訊 陳浩報導:8月初,西藏那曲軍分區雙湖縣人武部營房內,新添置的制氧機不斷輸送出新鮮氧氣。至此,駐守在全國海拔最高人武部的官兵徹底告別吸氧難的歷史。
雙湖縣人武部駐地平均海拔超過5000米,空氣含氧量極低,被稱為「生命禁區」。以前為保障官兵吸氧,需前往那曲軍分區制氧站運氧,每次都要翻越千裡「天路」,運輸過程艱險。
「由於運回的氧氣十分有限,官兵視之為『救命氧』,大夥都捨不得用。」人武部部長唐匯同介紹,今年4月,一名幹部突發急性高原肺水腫,官兵連夜將其送往西藏軍區總醫院治療,一路上,多虧足夠的儲備氧氣保障,否則病人很難堅持到醫院。
為更好解決高原官兵吸氧難題,今年6月以來,那曲軍分區加速推進「吸氧工程」建設,為一線連隊和小散遠單位配置制供氧設備,實現由「保命氧」到「保健氧」的轉變。他們投入專項經費,歷經兩個月建設,徹底解決了高原官兵吸氧難題。筆者在人武部看到,新建成的制氧機房直接將氧氣輸送到所有辦公地點和官兵宿舍床頭,不管工作還是休息,官兵根據需要可隨時通過供氧終端吸氧。
「24小時不間斷供氧,對於官兵身心健康意義重大。」唐匯同介紹,有了制氧機房,人武部大部分官兵的缺氧症狀得到有效緩解,官兵睡眠質量有了明顯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