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4500米以上的綠色守護人

2020-11-30 新華網客戶端

▲武警西藏森林總隊的戰士在滅火(資料照片)。

 新華社發(王克攝)

  新華社拉薩8月8日電(記者多吉佔堆、張宸、朱青)當雨季溼潤的微風輕拂過西藏林芝卡定溝的繁茂枝葉,這片原始森林發出的聲音清新而動人。武警西藏森林總隊察隅中隊中隊長姚學勤說,聽到這個聲音,覺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成立15年來,武警西藏森林總隊官兵堅守平均海拔超過4500米的世界屋脊,將青春與熱血融入西藏的浩瀚綠色中,以堅強的意志克服難以想像的困難,守護近1500萬公頃森林和13億畝草原安全,守衛國家生態安全屏障。

挑戰生理極限,倒也要倒在衝鋒路上

  在那曲堅守了15年的老兵李進軍,時常感覺心臟刺痛,但對體檢懷有深深的抗拒心理。「萬一查出來什麼問題,不適合在這兒待,會擾亂軍心,打擊年輕戰士的積極性。」

  那曲大隊所在地海拔4530米,氧氣含量常年低於平原地區的40%。流鼻血、頭痛難忍、徹夜失眠,幾乎是每個官兵都有過的經歷;起溼疹、患痔瘡,被子在帳篷裡結冰,更是在無人區執行任務的「標配」。來探親的軍嫂朱阿莎,情緒上來後拉著丈夫的手哭著說:「實在不行就不幹了吧!」

  嚴酷的自然環境沒讓官兵退卻。累計歷時一百餘天、行程數萬公裡深入海拔5000米以上的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與森林公安一起打擊盜獵分子400餘人;12次翻越雪山滑索過江,撲救森林草原火災;60餘次長達數月爬冰臥雪執勤……

  三次突發肺水腫的幹部王克說,官兵們爭著去執行任務,都覺得不到最艱苦的地方戰鬥是軍旅生涯的遺憾。

  聽到醫生說「你的身體不適宜繼續待在高海拔地區」,四級警士長梅建波苦苦哀求醫生不要將此寫進體檢報告中。歸隊後,他瞞著所有人藏起體檢報告,如願參加無人區行動。

  「高原林政第一哨」松多檢查站海拔4350米,夏季也經常漫天飛雪,冬季取水得用鋼釺鑿冰;常年刮七級以上大風,廚房的鐵皮屋頂一年得換四五塊;但官兵們無一人要求離開。負責人貢覺扎西說:「官兵們用意志挑戰生理極限,倒也要倒在衝鋒路上。」

肩上扛著滅火的擔子,腳下踩著生命的天平

  「滅火任務區常在高山峽谷中,官兵們要背負超過25公斤重的裝備,靠繩索才能爬上去。有時得把自己和水泵一起捆在樹上,才能站穩滅火。」武警西藏森林總隊政委寇先敏說,「官兵們肩上扛著滅火的擔子,腳下踩著生命的天平,時刻面臨生命威脅。」

  米林中隊老兵肖華對10年前的歷險經歷至今記憶猶新。「在2007年的『8·16』火災中,風向突變三面起火,將4名戰士包裹其中,逼退到懸崖邊。官兵們急中生智,從懸崖上跳到石縫中長出的一棵樹上,才倖免於難。」

  「西藏森林茂密地帶多風,容易形成『飛火』,連片的陡峭山體會讓『飛火』迅速蔓延,威脅整片森林。」林芝支隊副政委曾小鋒說,「這意味著無論多高的煙點,官兵們都必須爬上去滅掉。」

  2016年一次火災中,察隅中隊指導員王勇帶著戰士準備下山時,看到兩座山相連的山脊處還有煙點。「水泵壓力差幾米達不到,向上是被火燒過的地帶,沒有任何著力點。」王勇說,「山體坡度70度左右,人根本站不住。燒過的地方還特別滑,石頭都是酥的,一不留神可能就『光榮』了。」

  「因為太危險了,指導員不讓我們上。他背著裝備,四肢貼在懸崖上,像爬行動物一樣爬了上去。」戰士張國通說。

  「森警部隊在守衛森林安全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察隅縣林業局副局長扎西頓珠說,「戰士們培訓護林員滅火技巧,不顧危險進入危險地帶撲滅煙點,讓『靠天滅火』成為歷史。」

牢記為民情懷,為群眾不惜一切

  虧欠家人是官兵們共同的遺憾。察隅中隊戰士劉亞非連續兩次推遲婚禮;波密中隊二班長李志洋6年沒回家,沒能見至親最後一面;李進軍回家時,女兒一句脆生生的「叔叔」,讓在窮兇極惡的盜獵分子面前都未退卻的硬漢,淚灑當場……

  但當使命召喚時,官兵們從不猶豫。2016年8月,波密中隊退伍老兵接到上級單位頒發的退伍命令,準備回程時突發山火。老兵們立即投入戰鬥,滅火後才啟程返鄉。

  每年退伍時,一聽到部隊鑼鼓響,總有人自發前來送行。在察隅中隊任職8年的前中隊長畢佔國,被群眾親切地稱為「老畢」。他一出現在中隊門口,總有人下車或放慢腳步,跟他問聲好。

  群眾的認可讓官兵們面臨火情時始終鬥志昂揚。在一次救火行動中犧牲的戰士李彬,生前在日記本裡寫道:「在火場上,無論多麼困苦、多麼艱難,只要身穿這身軍裝,記著自己是一名軍人,幹的是為老百姓服務的事,那麼在火場上有無窮大的力量支撐著你。」

  2016年12月,武警西藏森林部隊新兵野營拉練,走過拉薩市林周縣一個村莊時,一位藏族老阿媽看是部隊經過,立即在路邊開始鼓掌。後來,越來越多的群眾加入到鼓掌的隊伍,持續不斷的掌聲直到長長的隊伍遠去才漸漸消失。

  「巨大的成就感瞬間充滿了我的全身。」帶新兵的米林中隊老兵羅發榮說,「那種被群眾認可的幸福,一下子衝淡了我在火場上受的所有累!」

相關焦點

  • 走近海拔4500米的「天路」守護人
    海拔4500米處的西藏那曲縣羅馬鄉青藏鐵路沿線的藏族護路人員在巡線。攝影:新華社記者覺果  天剛蒙蒙亮,海拔4500多米、離那曲縣城十幾裡遠的青藏鐵路那曲地區鐵路護路隊羅瑪營區的帳篷裡就熱鬧起來,隊員們開始交接班。早晨8點,26歲的護路隊員扎西平措一早就冒著羌塘草原凜冽的寒風,徒步行走十幾公裡來到帳篷裡接替守了一夜的隊友。
  • 奮戰在海拔4500米
    7月3日至6日,在青藏聯網工程已建成投運3年之際,記者追隨參加青藏聯網工程柴拉直流±400千伏輸電線路青海段年檢的隊伍,踏上了這段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生命禁區…… 7月的可可西裡腹地,氣溫仍舊停留在零度左右,絲毫沒有夏天的氣息。青藏聯網工程±400千伏柴拉線就身處其中。記者與同行的人都穿著厚厚的衝鋒衣褲,見到沈輝時,他卻穿得略顯單薄,「習慣了,不冷!」
  • 海拔4500米,含氧量不足平原60%!在這裡持續...
    海拔4500米,含氧量不足平原60%!在這裡持續...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本文原標題:《海拔
  • 12個小時、450公裡,在海拔4500米無人區,他們成功搜救5人
    4500米一帶的5名群眾救出並安全帶至若羌縣依吞布拉克鎮。楊松濤憑藉救援經驗和零星線索在地圖上劃定救援區域阿爾金山平均海拔高達4000米以上,周邊分布著大大小小的沼澤地和鹽湖。特別是進入6月以來,暴雨、山洪、強降溫等自然災害天氣頻發,極其危險。
  • 中國海拔「最高」的城市,平均海拔高達4500米,總面積堪比日本?
    事實上,談到我們國內最高海拔的城市,大多數人都會猜測它是位於西藏,而事實也的確如此,這座高海拔城市位於西藏的北部,自然的地理位置特性讓這裡的海拔想不高都不行,它的平均海拔高達4500米,但事實上,這裡成為中國海拔第一城的時間還不到10天,這座城市就是那曲。
  • 中國海拔「最高」的城市,平均海拔高達4500米,總面積堪比日本
    其實說到咱們國內海拔最高的城市,絕大部分人都會猜到是位於西藏,而事實也確實如此,這座高海拔城市就座落在西藏的北部,天然的位置特質讓這裡海拔想不高都不行,其平均海拔高達4500米,但實際上這裡成為中國海拔第一城的時間還不過十多天,這座城市就是那曲。
  • 中國海拔最高的城市:平均海拔高達4500米,總面積堪比一個日本
    其實說到咱們國內海拔最高的城市,絕大部分人都會猜到是位於西藏,而事實也確實如此。這座高海拔城市就座落在西藏的北部,天然的位置特質讓這裡海拔想不高都不行,其平均海拔高達4500米。但實際上這裡成為中國海拔第一城的時間還不過十多天,這座城市就是那曲。
  • 海拔7000米以上的壯美景色
    從珠峰海拔7028米以上拍攝的壯美景色(5月12日攝)。新華社特約記者 扎西次仁 攝  從珠峰海拔7028米的一號營地繼續向上攀登,沿途景色十分壯美。從珠峰海拔7028米以上拍攝的壯美景色(5月11日攝)。新華社特約記者 拉巴 攝
  • 徵服海拔4500米高山,是什麼樣的體驗
    那時,離山頂不到200米路程,但越往上,氧氣更稀薄,風更大,人更累。我一方面徵求朋友的意見要不要繼續前行,一方面鼓勵他繼續堅持,不遠處就到達了我們的目標。當然,最終我們還是登上了海拔4500多米的山頂。朋友說,那時如果不是我鼓勵他,登上來真的有點難了。我們歷時2個多小時,為登上山頂而歡呼不已,同時,又有些失望。
  • 海拔4500米的教育困境 央視報導的學習APP為當地帶來不止一塊屏幕
    近日,央視點名了一款學習APP,正是由於這家名為一起教育科技的企業,讓人們真實了解到了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的偏遠貧困地區的教育現狀。  在報導中,央視闡述了「長江之源——青海治多縣公益行」活動的意義:以推動教育信息化發展為目標,一起教育科技通過信息化教學培訓課、智能閱卷系統體驗課、AI口語體驗課等手段,幫助治多縣師生享用優質教育資源。
  • 香格裡拉的石卡雪山,比玉龍雪山高,人還少,海拔4500米
    香格裡拉的石卡雪山,比玉龍雪山高,人還少,海拔4500米。
  • 我軍在海拔4500米高原成功開展首例腹股溝疝無張力疝修補術
    保健康就是保戰鬥力  我軍在海拔4500米高原寒區  成功開展首例腹股溝疝無張力疝修補術  11月12日,經過40分鐘的緊張手術,由陸軍軍醫大學陸軍特色醫學中心(大坪醫院)指派的專家組成員,在4500米完成一例腹股溝疝無張力疝修補術。
  • 海拔4500米的小鎮,到底怎麼抗「疫」?
    古榮鎮位於拉薩市西北部,堆龍河谷兩山之間,平均海拔4500米。春天來了,大地回暖,古榮鎮卻依然狂風呼嘯、大雪壓頂,絲毫嗅不到春的氣息。令人動容的是,寒冷和疫情,都沒有讓這片土地的人們退縮。正如西藏自治區黨委書記吳英傑所說,「海拔高,要求更高,缺氧不缺精神。」
  • 陝西秦嶺核心保護區範圍擴大到海拔2000米以上區域
    &nbsp&nbsp&nbsp&nbsp新華社西安3月30日電(記者雷肖霄)記者近日從陝西省政府獲悉,陝西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修訂草案,將原條例「禁止開發區、限制開發區和適度開發區」名稱對應修改為「核心保護區、重點保護區和一般保護區」,並對各保護區範圍重新作了劃分,將核心保護區範圍由海拔2600
  • 他們在海拔4500米打碎寒冰挽救生命……
    1月8日下午5時40分左右,農業銀行西藏分行山南錯那支行的員工次仁多布傑、益西歐珠、尼瑪次仁和阿旺旦增四人在回家探親途中,途徑海拔4500米的措美縣哲古鎮,四人正在路邊休息時,忽然聽到婦女的呼救聲以及小孩的哭喊聲。尋著聲音,他們發現在哲古湖旁邊的一處結冰水面,一個大約3歲的男孩正在冰冷的湖水裡掙扎。
  • 海拔4500米,含氧量不到平原的60%!在這裡持續作戰兩晝夜啥感覺?
    戰火之後便是勝利通過染毒地帶在海拔4500米含氧量只有不到平原60%的高原地區,持續作戰兩天兩夜是什麼感覺?全副武裝走完20公裡是什麼感覺?負重25公斤是什麼感覺?向敵陣地發起衝鋒又是什麼感覺?徒步行軍海拔4500米,生物學家把這裡稱作生物空白區,醫學家把這裡稱作不適宜人類常駐區,地理學家把這裡稱作生命禁區。在人們的常識中,身處這種地方,連生存都要用命與自然環境相抗爭,但戰場從不分平原還是高原。走向戰場,需要從適應環境開始,從最初的上高原呼吸困難,再到高原上練極限體能,官兵們不斷地強大著自己。
  • 西藏自治區登山隊滑雪隊在海拔4500米的比日神山訓練:「我們的目標...
    中新社訊 4月的西藏林芝桃花盛開,海拔4500米的比日神山覆蓋著皚皚白雪,西藏自治區登山隊滑雪隊(簡稱「滑雪隊」)就在此訓練。雖為滑雪運動員,但他們滑雪板的前後兩端卻是兩個輪子,手持滑雪杖,就像在高山雪場上一樣依山滑行。
  • 海拔4500米傳來好消息,軍迷們一直為戰士們擔心的問題,解決了_手機...
    2020-11-26 17:46:42 來源: 亮劍刀刃官方 舉報   據中國青年網報導稱,海拔
  • 3000米以上高寒地區,成就每一頭青海犛牛
    以沉默中不斷積聚的頑強和深沉,在海拔3000-5000米的高寒稀氧地區生生不息,並成為生存在這片土地上的高原人不屈的精魂象徵。主產區平均海拔2000-3400米,年平均氣溫0.1-5.1℃,年平均降雨量269-595毫米,產地自然條件為半乾旱的草原草場和草甸草場,以禾本科草為主,數量98萬餘頭。
  • 中國人徵服14座海拔8000米以上世界高峰(圖)
    新華社巴基斯坦迦舒布魯姆峰大本營7月12日專電 (記者薛文獻) 7月12日當地時間9時20分(北京時間12時20分),一項新的世界登山紀錄在喀喇崑崙山脈深處誕生:西藏探險隊三名主力隊員次仁多吉、邊巴扎西和洛則成功登上世界第十一高峰——海拔8068米的迦舒布魯姆Ⅰ峰,從而為14年前開始實施的一項以集體形式攀登世界上全部14座海拔8000米以上高峰的壯舉畫上了圓滿的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