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乾物燥,揚塵汙染也隨之來襲。監測顯示,黃埔鎮龍國控點位的PM10平均濃度在10個國控點中最高且升幅最大,是什麼原因導致鎮龍監測點位的PM10濃度飆升?13日,記者跟隨市生態環境局執法人員一起前往監測點附近的中新知識城多個工地進行了現場走訪。
知識城創新大道上有工人露天攪拌砂石。 走訪:工地塵土飛揚炮霧機卻成擺設
工地旁閒置的炮霧機。 氣象部門監測數據顯示,今年廣州較大面積連續無雨日已達70多天;預計今年12月至明年2月,全市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0.1~1攝氏度,雨量偏少1~2成。氣象條件不利於大氣汙染物擴散,空氣品質保障工作面臨嚴峻考驗。
生態環境部門研究表明,廣州PM10來源中,揚塵源佔58%,中心城區佔比更是高達68%。降低PM10濃度成本最低、見效最快的措施是切實控制揚塵汙染。但目前,全市大量工地進入衝刺建設階段,部分工地還存在裸土未覆蓋、無灑水噴霧等未落實揚塵汙染控制「六個100%」要求的現象,加劇了PM10汙染。監測顯示,2019年1~11月,黃埔鎮龍國控點位的PM10平均濃度在10個國控點中濃度最高且升幅最大;12月1~10日,該點位PM10平均濃度約為其餘9個國控點平均濃度的1.2倍。
九龍大道與鎮龍大道交匯處大量黃土裸露。 在九龍大道與鎮龍大道交匯處,施工正在熱火朝天地進行著,大量黃土被挖掘出來堆放在路面或人行道上,有的工人在往地下埋設巨大的排水管,有的工人在操作起重機往坑裡種樹。記者目測該地段至少同時在進行綠化和鋪設管道兩項工作,在路口加油站對出位置,幾臺挖掘機緊張作業,黃土裸露、塵土飛揚,該工地負責人鍾先生告訴記者:「我們這個是九龍大道與廣汕路立交工程,進行了幾個月了,現在馬上要收尾,把排水管埋進去就完工了,也就這兩天的事。」
記者發現,工地對面、馬路上的一小塊空地上擺放著一臺小型炮霧機,但機器的電線已經被黃土掩埋,機器上布滿厚厚的灰塵,根本沒有使用。當被問到為何有炮霧機卻不使用時,工地負責人鍾先生沒有回答,反而告訴記者:「我們有灑水車的,不過車輛是在周邊到處走,首先要保障道路的灑水。而且水也不能灑太多,泥漿會影響施工,而且也會被周邊居民投訴。」在工地等了幾分鐘,終於看到小型灑水車的身影,不過該車輛剛開到工地附近,居然一下子又掉頭走了。
接著,記者與生態環境執法人員來到知識城創新大道的聯通項目工地對出路面,道路中間的綠化帶全部被挖開,露出大量黃土,完全沒有覆蓋;而且馬路上堆放了不少施工設施,幾個工人正在露天攪拌砂石,不少路過的車輛也是灰頭土臉。
攻堅:重點監管工地和道路揚塵、露天焚燒等
九龍大道與鎮龍大道交匯處的工地塵土飛揚。 生態環境執法人員現場將上述兩個工地的問題錄入了執法APP,並轉交相關部門進行處理。市生態環境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工地揚塵根據工地的性質不同,監管部門也不同,給監管造成一定難度;目前建築工地的管理比較規範,但道路、綠化等線性工地有戰線長、施工時間短的特點,裸土覆蓋往往不到位,監管難度更大。
根據《廣東省大氣汙染防治條例》的相關規定,省人民政府生態環境、住房城鄉建設、城市管理、市政環衛、園林綠化、自然資源、交通運輸、水行政等主管部門應當按照本條例規定的職責分工制定完善揚塵汙染防治技術要求。
廣州各職能部門也根據工地性質不同,負有相應的監管職責——
市住建局:指導和監督房屋建築工程質量安全和文明施工管理,以及施工許可證管理。
交通運輸局:承擔本市道路(含公路、城市道路及其橋梁、隧道)和城市軌道交通建市管理責任,負責道路和城市軌道交通工程項目的質量安全、文明施工監管和造價管理。
水務局:負責水務工程建設管理。
林業園林局:組織實施園林綠化重點工程。
港務局:負責港口工程建設的監督管理。
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承擔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工作。負責國土空間綜合整治、土地整理復墾、礦山地質環境恢復等工作。
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負責文明施工組織協調,組織實施建設工程文明施工有關規定。負責全市環境衛生監管管理。負責建築廢棄物排放、收集、運輸、消納管理。
知識城創新大道的中間綠化帶全部被挖開。 監測顯示,2019年1~11月,廣州環境空氣綜合指數同比下降1.9%,空氣品質略有好轉。PM2.5平均濃度為3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3.9%;PM10平均濃度為55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9%。
為有效應對乾旱少雨導致的汙染天氣,市生態環境局會同各相關部門、各區開展了PM10汙染攻堅行動。市生態環境局組成了8個行動組,圍繞PM10防控重點,每天8時至24時,開展不間斷巡查,重點抓好重點區域內的工地和道路揚塵、露天焚燒和餐飲油煙、工業企業廢氣排放等重點汙染源監管,全力守護「廣州藍」。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杜娟 通訊員 穗環宣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杜娟 通訊員 穗環宣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彭姣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