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面源汙染治理案例

2020-12-05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滇池的改變

自「九五」以來,滇池被列為國家重點治理的「三河三湖」之一,是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和水汙染治理的標誌性工程。經過多年的治理,如今的滇池成為水環境治理的表率和優等生,是多家媒體爭相報導的寵兒。

滇池水質近80年以來經歷的幾個曲折變化過程:

根據滇池保護治理的實際情況,可大致劃分為三個階段:

下圖是十三五以來,滇池每年的水質變化:2016年首次告別劣V類,2017年穩定保持在V類,2018年首次全年達到Ⅳ類,重度藍藻水華僅發生一天。

2008年11月習總書記專程到昆明考察,強調「強化生態文明觀念,保住青山綠水」。

2015年1月20日習總書記考察昆明時提出「在生態環境保護上一定要算大帳,算長遠帳,算整體帳,算綜合帳」。

2019年1月13日,雲南日報頭版報導了滇池草海、外海水質均達到Ⅳ類,是30年來最好水質。

2019年1月20日,習總書記再次考察昆明,對滇池治理取得的成績給予了肯定。並強調「要繼續抓下去,鍥而不捨、久久為功,把綠水青山真正變成金山銀山」。習總書記三次考察昆明強調生態文明建設,足見滇池保護治理的重要性,緊迫性。

2019年2月13日,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欄目以「雲南:推進高原湖泊保護治理」為題,對滇池水環境治理取得新成效進行了報導。

2020年1月20日,正在雲南考察的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來到昆明,前往滇池星海半島生態溼地,察看滇池保護治理情況。

滇池治理取得喜人的成果,鼓舞了所有水環境人的信心。總結滇池保護治理的成功經驗,探索河湖保護治理的「滇池模式」,不僅對我國其他類似地區做好河湖保護治理有重要的借鑑意義,而且對建設美麗中國也有重要作用。

滇池治理模式

通過十年的滇池綜合治理經驗的總結,特別是自2016年以來的成功經驗,滇池取得了目前的成果,其模式主要包含如下幾個方面:

領導的引領作用

制度的驅動作用

科技的促進作用

人才的支撐作用

融資的保障作用

特別是市委、市領導審時度勢的明確提出並具體實施的核心措施起到了關鍵作用:

(1)構建實施了滇池治理的統籌部門——滇池保護治理指揮部,市委書記親自掛帥。

(2)明確滇池治理的戰略要求:從「工程治滇」轉變為「科學治滇、系統治滇、集約治滇、依法治滇」。

(3)制定並嚴格實施《滇池保護治理三年攻堅行動實施方案》

滇池治理的突破——三年攻堅

回顧歷程,在滇池保護治理的「十一五」、「十二五」期間,側重工程治滇,實施多項重大工程;「十三五」期間,在完善工程措施的同時,及時系統總結復盤,十幾年來的滇池治理經驗結合當前滇池水質的特點,以及滇池治理的緊迫性。市委市政府決策編制並實施《滇池保護治理三年攻堅行動實施方案》,《滇池保護治理「三年攻堅」行動技術指導意見》,爭取在三年內使滇池水質有所提升。

經過近三年的努力,滇池治理的突破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實施了滇池治理管理體制的重構,為「三年攻堅」提供了管理體制保障。成立以市委書記為總指揮的滇池治理指揮部,下設三個部門,統籌全市涉滇的各部門工作,統一發布任務、統一管理、統一考核、統一監督,使三年攻堅有了組織保障。

2)制定並明確滇池保護治理「雙目標責任制」;明確水質提升和汙染負荷削減「雙目標」,同時形成分區域、分階段的考核目標。逐一明確各河道水質目標和各行政區汙染負荷削減目標,提高目標考核的可操作性。通過明確目標,實施目標倒逼,倒排治理工作,掛圖作戰,加快推動保護治理。

3)制定並明確了河長制及配套的生態補償機制;編制並實施了考評量化手段措施,為「三年攻堅」提供制度、考核的量化依據。

4)編制昆明地方標準:《汙水處理廠主要水汙染物排放限值》,並實行分區分級的汙染物排放限值。統一了原來各種標準之間的差異,為滇池治理各項工程措施明確了標準,為「三年攻堅」提供了量化標準及考核依據,解決了二十幾年來沒有地方標準的重大問題。

5)明確滇池保護治理水質關鍵因子——總磷、總氮,突破性地提出TP≤0.05mg/L,TN≤5mg/L的具體量化指標。

6)完成全市35條入湖河道的汙染物總量普查,滇池承載力核算,規劃設計出近四年以來每年每條河的量化汙染物總量,為「三年攻堅」提供關鍵汙染削減量考核依據,為生態補償機制提供核算依據。

7)完成並實施了雨汙合管網系統的雨季面源汙染問題的解決方案,以西山區「車家壁岔溝示範工程」作為《滇池保護治理「三年攻堅」行動技術指導意見》中的技術指導之一,並全市推廣。該治理理念的應用,破解了困擾滇池治理二十幾年的核心汙染問題,為滇池水質持續向好,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8)全市入湖口前置庫的規劃、設計、建設,構建入滇河道的最後一道屏障。對35條入湖河流,採用「雨汙調蓄汙染物削減+河道措施汙染物削減+前置庫汙染物削減」系統治理防範,最大限度地削減入滇汙染物總量。

《滇池保護治理三年攻堅行動實施方案(2018-2020)》提出:

明確滇池水質治理的關鍵因子是總磷、總氮。

國內外專家、科研院所通過大量實驗和分析測試,得出控磷穩氮的治理要求。

針對35條入滇河道,調整以往「單獨考核水質目標」的策略,實施「水質目標與汙染負荷削減」雙控考核機制。

支流溝渠治理水質目標與主河道治理目標一致。特別是雨季雨汙混流,面源汙染的滇池重要汙染源。

重點河道水汙染治理設施出水水質達到地表水(河流)Ⅳ類,在旱季總磷、總氮尤為嚴格:總磷≤0.05mg/L,總氮≤5mg/L(冬季8mg/L)。

開展汙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工程,以超極限除磷為主總氮挖潛為輔的原則,雨季多餘混流水啟動一級強化處理。新建汙水處理廠均引入旱、雨季雙運行模式設計理念,以應對雨季面源汙染。

在主城區及重點河道周邊建設調蓄設施,收集汙染負荷較高的初期雨水,削減城市面源汙染負荷。在城區(二環以內)建設19座調蓄池,每座調蓄池容積1萬-2萬m,在其它地區建設調蓄坑塘,近100萬m,收集7~10mm降雨量的初期雨汙混合水,削減初期雨水汙染。

在入滇河道入湖口有大量溼地,利用溼地,修建前置庫,在滇池邊再建一道屏障,實現雨季溢流汙染的防控。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從啟動治滇到精準治滇 細數滇池治理歷程及轉變
    本階段的特點是:強調經濟發展,忽視汙染治理,啟動治滇工作。滇池入湖汙染物負荷主要為生活點源汙染及面源汙染。「十五」期間,滇池治理重視點源、面源治理,整治入滇河道,進行城區排水管網改造,推進工業清潔生產,實施滇池底泥疏浚、藍藻清除、面山綠化、水生生態恢復等諸多工程。2002年4月昆明市滇池管理局正式成立。「十一五」期間,滇池治理實施了「環湖截汙、外流域引水及節水、入湖河道整治、農業農村面源治理、生態修復與建設、生態清淤」六大重點工程,建設了汙染源自動監控系統、松華壩水庫自動監測站等。
  • 滇池流域汙染負荷已超環境容量 昆明「十三五」擬追投200億治理
    滇池流域汙染負荷已超環境容量 昆明「十三五」擬追投200億治理 每日經濟新聞 2016-09-07 00:19:51
  • 雲南:九大高原湖泊「一湖一策」治理 滇池水質好轉為Ⅴ類
    雲南省水利廳廳長、省河(湖)長制辦公室主任劉剛表示,通過治理,雲南九大高原湖泊水質總體保持穩定,重點汙染湖泊水質得到有效改善。 劉剛介紹,在對九大高原湖泊實行「一湖一策」分類治理工作中,對水質優良的撫仙湖、洱海、瀘沽湖,將突出流域管控與生態系統恢復,嚴格控制入湖汙染物總量,維護生態系統穩定健康;對納入國家水質較好湖泊保護的陽宗海和程海,將繼續強化汙染監控和風險防範,提升水環境質量;對汙染較重的滇池、星雲湖、杞麓湖和異龍湖,將通過開展全面控源截汙、入湖河道整治、農業農村面源治理、生態修復建設、汙染底泥清淤、生態補水等措施進行綜合治理
  • 打響農業面源汙染防治攻堅戰 昆明力爭2020年化肥農藥施用量實現負...
    日前,昆明市打響一場農業面源汙染治理戰役,力爭2020年化肥農藥施用量實現負增長。  響應號召  打響農業面源汙染防治攻堅戰  連綿的稻穀迎來豐收,成熟的稻花魚在田裡活蹦亂跳,一動一靜,構成一幅美麗的鄉村圖景。2018年截至8月,我市計劃實施1.19萬畝稻魚綜合種養項目已全部落實完成。
  • 人民日報點讚:滇池金線䰾重現折射生態治理成效
    、源頭治理,再接再厲,把滇池治理工作做得更好。報導認為,滇池治理是事關雲南全局的大事和生態文明建設重點工程。從點源汙染治理到流域系統治理,從單一治汙向汙染治理與生態恢復並重,多年來,雲南省和昆明市鍥而不捨,滇池治理成效明顯。隨著近年來人工繁育技術的突破,以及增殖放流活動持續開展,如今在入滇河流盤龍江上遊,滇池金線䰾種群身影重現。
  • 雲南省「一湖一策」精準治理
    滇池、洱海、撫仙湖、杞麓湖、異龍湖、星雲湖、陽宗海、程海、瀘沽湖,九大高原湖泊如同鑲嵌在雲嶺高原上的一顆顆明珠,山水相映,靜謐幽美。「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省委、省政府始終把九湖治理作為頭等大事來抓,圍繞九湖水環境狀況和流域生態特點,因地制宜「一湖一策」精準治理,讓高原九湖清波蕩漾。  前幾年,因環湖垃圾堆積、廢水滲透,瀘沽湖生態受到威脅。
  • 「技術交流」重金屬面源汙染生態攔截與修復技術研究與集成
    降雨和融雪產生的礦山面源汙染物對於周邊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都會產生嚴重的汙染,而且相對於其他礦山廢水,礦山面源汙染物的治理程度更低。在治理技術方面,相對於研究相對比較廣泛和充分的農業營養物面源汙染治理,礦山重金屬面源汙染治理在機理研究和技術開發方面都存在明顯不足。
  • 滇池藍藻「現身」時間推遲
    這說明滇池治理的成效已逐步顯現出來。「以往這個時候滇池裡的藍藻已在瘋長,可今年還沒看到藍藻,是不是藍藻不會出現了?」昨日,帶著一些市民的疑問,記者採訪了昆明市滇池生態研究所。研究所何風工程師解答說:水體富營養化是發生藍藻水華的根本原因。滇池目前水質依然為重度富營養化,發生藍藻水華仍然無法避免。
  • 雲南九大高原湖泊保護治理透視—新聞—科學網
    本報記者 張勇攝/光明圖片 【綠色發展綠色生活·難點求解】   今年5月,為進一步降低雲南陽宗海湖泊水體中的砷濃度,雲南大學、昆明市科技局和陽宗海風景名勝區管委會舉行了「陽宗海汙染治理項目」籤字儀式。82歲高齡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雲南大學教授陳景率領團隊再次進行砷汙染治理。
  • 滇池汙染底泥疏挖二期工程清除總氮1萬多噸
    一段時間以來,在滇池草海南部、盤龍江入湖河口等地,總能看到滇池底泥汙水通過特殊管道直接從滇池底部排到堆場,經過吹填、沉降、餘水處理等工藝後
  • 生態保護進行時 昆明向滇池投放20萬尾魚苗
    在昆明市滇池管理局工作人員和志願者的帶領下,市民和遊客共同向滇池投放了20萬尾鰱、鱅魚魚苗。2010年,在昆明市人民政府的指導下,昆明市滇池管理局發起了「放魚滇池生態保護行動」,讓「保護滇池,從我做起」從一句口號變成了實際行動,推動滇池保護治理進入全民時代。
  • 做好滇池治理主力軍 爭當高質量發展排頭兵 滇池藍藻打撈處置工...
    為廣泛開展「72行大練兵,360行出狀元」競賽活動,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加強滇池治理宣傳、提升滇池保護意識
  • 滇池應急除藻有效 「綠漆」正在「洗白」
    督導組強調,各相關部門要繼續高度重視藍藻處理工作和滇池治理工作,堅持標本兼治,積極探索有效措施,不斷提高藍藻處理處置技術,並加強科學理論宣傳,讓更多老百姓了解藍藻處置和滇池治理工作,共同為滇池治理出力。
  • 下真功夫治滇池藍藻 「黑科技」打出組合拳
    經過多年努力,去年滇池保護治理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全湖水質30年來首次上升到Ⅳ 類,僅有一天發生重度藍藻水華。藍藻的過度繁殖,曾經一度讓滇池「變色」。那麼,藍藻是如何得到有效控制的?用上了哪些「黑科技」?近日,記者從昆明滇池湖泊治理開發有限公司了解到,僅去年一年,公司就新增了28套藍藻打撈處置設備,正是得益於這些設備的靈活調配,才使得藍藻得到有效防控。
  • 會「潛泳」的樹:憑「一己之力」加速了雲南滇池的生態修復
    滇池汙染滇池的水質從70年代中後期就開始逐年下降、富營養化。只是在發展的大環境下,當時滇池的變化並不明顯,沒有引起人們的重視。直到21世紀初,滇池汙染問題全面爆發:2005年滇池的草海水質為劣Ⅴ級,綜合營養指數76.1,屬重度富營養狀態。
  • 城市黑臭水體治理之汙染源控制技術案例分享
    為更好地總結各地先進經驗,借鑑有益做法,進一步紮實推進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工作,加快改善城市水環境質量,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中規院水務與工程院聯合各地住房城鄉建設及相關部門,展開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案例分享。從本期開始,陸續推出黑臭水體整治關鍵技術案例分享,主要包括汙染源控制技術、管網普查及修復技術、水系溝通及活水循環技術、斷頭浜及暗涵整治技術和生態修復技術等。
  • 海洋陸源汙染治理中政府與企業的博弈分析
    我國海洋陸源汙染治理主體的結構主要是政府主導、企業參與,二者在陸源汙染不同階段的行為選擇和偏好影響著治理的效果。企業追求自身發展的利益、不考慮環境成本,政府不得不介入環境利益紛爭,導致企業與政府之間的關係存在時而合作時而對立的博弈局面。
  • 【人民日報】滇池金線䰾的消失與重現
    滇池生態環境一度遭到破壞,成為我國汙染最嚴重的湖泊之一。經過多年不懈治理,2016年,滇池全湖水質由劣五類上升為五類,首摘「劣五類」帽子;2018年,上升為四類,為30年來最好;2019年繼續保持在四類。
  • 農業面源汙染咋治?璧山建溼地5800畝 有效消納氨氮總磷排放量,璧北...
    重慶日報記者11月28日從璧山區生態河長辦了解到,該區通過建生態溼地修復水環境,對於治理農業面源汙染、促進河庫水質提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目前,璧山區已在15個鎮街建設生態溼地5878畝。「以前河裡的水又髒又臭,村民建房子都不願靠近河邊。今年,河邊的農房成了『搶手貨』,大家爭著開農家樂!」璧山區七塘鎮將軍村三組村民江朝德說。
  • 水環境治理技術大盤點(三):點源汙染治理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引言:點源汙染由於有固定的汙染物排放點,較為集中易於控制,治理效率較高。根據點源汙染形成原因,主要包括三類汙水,即工業汙水、生活汙水和畜禽養殖汙水,可建造汙水處理廠規模化處理。本文對汙水處理技術工藝做系統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