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0日下午,國務院聯合防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新冠疫苗研發情況。
郭副主任說,目前正在中國疫苗科學技術研究和開發的各個階段,都處於領導地位。具體而言,已有13種疫苗進入臨床試驗。
其中,滅活疫苗和腺病毒載體疫苗兩條技術路線,共有4種疫苗進入Ⅲ期臨床試驗。總體而言,進入三期臨床試驗的四種疫苗進展順利。截至目前,約有6萬名受試者接種疫苗,未報告嚴重不良反應,初步顯示安全性良好。
針對新冠狀病毒的突變是否會影響疫苗研發,田保國表示,目前,全球資料庫已收集到近15個新冠狀病毒基因組序列,覆蓋6大洲113個國家。通過對8萬多個優質病毒基因序列的比較研究,結果表明病毒有突變,"但這種變異不大,它屬於正常變異範圍內的積累,對疫苗研製沒有實質性影響。"
科研組疫苗研發組組長、國家衛生委員會科技發展中心主任鄭中偉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預計到今年年底,我國新冠疫苗年生產能力將達到6.1億劑,明年我國新冠疫苗年生產能力將在此基礎上得到有效擴大。
對此,國藥集團董事長劉景臻介紹,在獲得三期臨床試驗的安全性和防護性數據後,集團主導的新型皇冠滅活疫苗經批准後可以上市。事實上,目前我國已啟動應急使用,國藥集團中國生物的兩種滅活疫苗已被納入應急使用範圍。
中國目前已做好大規模生產的準備。北京生物研究所和武漢生物研究所已建成新型疫苗P3生產廠。明年的生產能力可能達到10億劑以上,這可以保證安全、充足的疫苗供應。
新皇冠疫苗如何定價?鄭中偉說,網上的傳言都是不實報導。我國新皇冠疫苗研製成功並上市後,其價格將堅持企業定價,但應堅持幾個原則。首先,疫苗要堅持公共產品屬性原則,其定價不是以供求關係為基礎,而是以成本為基礎。其次,應根據接種意願公開定價無論如何,新皇冠疫苗的定價必須在公眾可接受的範圍內。
中國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苗於10月8日推出。趙楚星作為國際外交部委員,為全球公共產品研發計劃做出了重大貢獻,這與中國向發展中國家提供疫苗的承諾是一致的。
(以上內容均來源於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