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是堅強的,憑藉自身的資源孕育出數百萬中生物,滅絕再生,一個個大循環不斷輪迴著,演繹著生機勃勃的景象。大自然也是脆弱的,萬物共生並不假,但是並不是所有生物都可在同一地點生長。相生相剋,是道家的哲理,反應了大千世界的種種跡象。
澳洲山火持續了251天,大半年的時間將本來有旅遊勝地之稱的澳大利亞洲毀得支離破碎,當地居民苦不堪言。在溫室效應的增強和厄爾尼諾現象頻繁的影響下,澳洲山火態勢出乎意料的強烈,囊括了大半國土,政府看見火勢難以控制,居然以消極的態度應對,將滅火的希望寄託於大自然。這種做法不僅僅惹來眾怒,當地居民遊行示眾,要求政府下臺,而且如同助燃劑般,使得火勢一發不可收拾。
幸好,2020年1月末,乾旱已久的澳洲大地終於迎來一場場傾盤大雨,火勢終於得到有效的抑制。2月中旬,澳洲官方對外宣稱:大火撲滅了。持續了大半年的山火,無奈的絕望,讓當地居民心生疲憊,但是大火的撲滅,似乎也沒有讓他們高興起來。這到底怎麼回事?
原來,山火只是一個導火線,因它的發生,災難接踵而來。首先火災造成的損失讓人心疼,一千萬多平方米的森林植皮被焚毀,超過10億生物葬生火海,如考拉、袋鼠等死傷慘重,極有可能會被列入瀕危物種。接著,由於森林的燒毀,失去了家園的蝙蝠襲擊人類城市,擾亂社會秩序(在這需要提醒下,襲擊城市的蝙蝠是狐蝠,並不是傳聞的吸血蝙蝠),最讓人擔憂的是,火災產生了大量溫室氣體,預計接下來的數年裡溫度會上升,屆時極有可能會爆發蝗災。
令人欣慰的是,經歷火災烘烤的森林大地,似乎呈現「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景象,一片片小草破土而出。除此之外,有一種樹木率先恢復元氣,在破舊不堪的火災現場重現生機,這給面臨沉重悲傷的人們帶來了一絲希望的曙光。然而,專家卻認為,這是悲劇的開始。
這種樹名為桉樹,在國內的一些山區中,可以經常看見這種樹的身影。而且可用於製作藥物,價錢不菲,因而吸引不少人種植。桉樹有一個特點:生命力持久。桉樹的樹心生長在枝幹中,只要枝幹沒有完全被燒毀,那麼它就能夠重生,所以火災過後,率先恢復生機的就是桉樹。
既然如此,為何要說這種桉樹是噩夢的源頭呢?去過桉樹生長地域的朋友都知道,桉樹是一種非常霸道的樹種,只要有它生長的地方,會如同強盜般掠奪當地的土地營養成分,其他生物得不到足夠的養分成長,很快就會死亡。所以每一棵桉樹旁邊是光禿禿的,就連小草也難以生長。
另外,桉樹是具備少量毒素的,除了考拉以外,其它生物都不敢靠近桉樹,一旦被桉樹的樹枝刺破皮膚,會被毒素入侵,引發不適。雖然不足以致人死亡,但始終是一個危害。所以,經歷大火的澳洲,想恢復如初的生機,還不知道要歷經多少歲月。大自然的修復能力雖然驚人,但也不一定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