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夜裡,在國際日期變更線近赤道附近的西北太平洋海域上空生成一個熱帶擾動,編號92W。2月19日凌晨,日本東京颱風中心將92W升格為熱帶低壓,並發布熱帶低壓消息。
▲衛星監測到的「蝴蝶」動態雲圖(時間段:2月19日21時00分至20日04時30分)
今天(2月20日)凌晨,熱帶低壓加強為今年第2號颱風「蝴蝶」。20日05時,「蝴蝶」中心位於北緯5.0°,東經154.9°的洋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風速20米/秒(8級風,熱帶風暴級),中心最低氣壓998百帕。
▲中央氣象臺2月20日06時發布的「蝴蝶」未來5天移動路徑。
過去半個月,由於赤道附近的季節內振蕩(MJO)在向東傳播過程中逐漸減速,使得其在國際日期變更線附近激發出了與它反向傳播的赤道羅斯貝波。上述現象大大增強了赤道輻合帶的強度,最終導致了一南一北兩個熱帶氣旋的誕生(北側為西北太平洋2號颱風「蝴蝶」,南側為西南太平洋的「OMA」)。
▲西北太平洋2號颱風「蝴蝶」和南太平洋熱帶氣旋「OMA」。
未來「蝴蝶」將先繼續向偏西方向移動,明天(2月21日)開始它會逐漸向西北方向轉向。本周末,「蝴蝶」將到達關島南部海域。目前各官方颱風預報機構和超級計算機預測模型對於「蝴蝶」未來3天內的移動路徑基本沒有爭議,但是在它到達關島南部海域後的走向存在些許分歧:以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為代表的預測結果認為「蝴蝶」在經過關島南部後將繼續向西北方向移動;而以英國氣象局和美國國家環境預報中心的預測結果認為「蝴蝶」在本周末可能在關島南部轉向並向北橫掃過整個馬裡亞納群島。實際上各方的分歧點主要集中在「蝴蝶」的轉向時間和轉向位置。
▲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英國氣象局和加拿大氣象局的集合預報系統預測的「蝴蝶」未來一星期移動路徑概率。
目前中央氣象臺預測「蝴蝶」將在本周六達到強颱風級(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4級),隨後強度仍將繼續加強,不排除在到達關島南側海域時加強成為今年首個超強颱風的可能性。而美國聯合颱風警報中心JTWC則更激進地認為「蝴蝶」周六就可能達到三級颶風的標準(以1分鐘持續風速來衡量),相當於超強颱風。
▲「蝴蝶」近景。
從目前的資料看,「蝴蝶」將會是一個超級風暴,巔峰強度有可能達到超強颱風。同時,未來關島可能受到「蝴蝶」的直接衝擊,且可能是巔峰強度的「蝴蝶」。
聲明:
本文僅收集匯總國內外預報機構信息以供廣大颱風愛好者參考,並不構成決策依據,如需官方預報結果,請諮詢中央氣象臺或您所在地氣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