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巴威」
說好了在遼寧登陸
結果跑「偏」了!
很多市民都覺得慶幸
但是小編要告訴大家
9號颱風「美莎克」
又生成了!
對大連產生什麼樣影響?
一起來看!
↓↓↓
最新情況
中央氣象臺於28日17時發布
第9號颱風「美莎克」 生成
熱帶風暴級(8級,18米/秒)
美莎克
名字來源:柬埔寨
英文名:Maysak
意義:一種樹
8月28日17時颱風 「美莎克」(MAYSAK,熱帶風暴級)中心位於距離日本衝繩縣那霸市南偏東方向約1050公裡的洋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風力8級(18米/秒),中心最低氣壓998hPa 。
預計 「美莎克」將迴旋少動
強度逐漸加強!
@中央氣象臺:預計颱風「美莎克」先在原地迴旋,29日以後將以每小時15-20公裡的速度向北偏西方向移動,將於31日夜間移入東海南部海面,強度逐漸加強;最強可達強颱風級(45-50米/秒,14-15級);9月1日夜間開始,在東海北部轉向北偏東方向移動,趨向朝鮮半島南部,強度逐漸減弱。
上一個叫「美莎克」的是
2015年第4號超強颱風
它曾經是2015年西北太平洋的風王!
1504號超強颱風美莎克,圖為2015年3月31日國際空間站拍攝的颱風,來源:NASA網站
「美莎克」將北上
是個「大個子」颱風
據中國氣象頻道氣象分析師@weatherman_信欣 :這個颱風個頭較大,發展潛力也大,後期至少是個強颱風,不排除達到超強。總體是拋物線路徑北上,給我國東部海區帶來大風,舟山群島9月1日-2日可能有大風天氣影響航運。9月3日-4日颱風還可能給東北帶去風雨。
未來強度變化,在9月1日前持續增強。從垂直風切變看,目前暫時一般,未來前進方向可能減小,利於增強。從海溫來看,進入東海前,都是高海溫區,也利於增強。進入東海後,因為前面的颱風巴威在東海走得緩慢,吸取了不少的能量,冷海水上翻,不利「美莎克」增強。
因此綜合來看,9月1日可能是「美莎克」強度的巔峰,到強颱風級沒有懸念,是否到超強,後期再看。9月1日不僅是颱風強度的轉折點,也可能是路徑的關鍵轉折點之一,隨著西風槽東移,擊退副高,颱風9月1日-2日將在東海上拐彎轉向東北行。路徑轉折點之二,就是後期西風槽切斷加深的冷渦,和颱風是否互旋,導致颱風西折進入東北,對於東北風雨影響依然待定。
大連天氣情況
據大連市氣象臺8月29日6時發布,今天晴間多雲,明天晴轉多雲,市區白天的最高氣溫在28℃附近,風力輕緩,大家可以抓住8月的小尾巴好好享受一下美好的周末。
不過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近期我市連續的降雨導致土壤疏鬆,周末郊遊要儘量遠離山體和坡地,以免出現滑坡、崩塌等危險情況。
目前來看,下周一陽光會再度淪為稀缺資源,新一輪陰雨也在趕來的路上,降雨過後,周二周三天氣逐漸轉晴,市區最高氣溫均在26—27℃之間。
平均4天生成一個
8月颱風個數「超標」
在經歷今年7月的罕見「空臺」之後,進入8月,我國颱風活動進入活躍期。8月以來,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已經生成7個颱風,分別是「森拉克」、「黑格比」、「薔薇」、「米克拉」、「海高斯」、「巴威」和剛剛生成的「美莎克」,平均4天就有一個颱風生成,而常年8月平均生成個數僅為5.73個。截至目前,8月登陸我國的颱風達到3個(「黑格比」、「米克拉」、「海高斯」),也已經超過常年8月平均的1.9個。
為何今年8月颱風生成如此頻繁?8月以來,前期持續偏強的副熱帶高壓逐漸北抬,隨後,赤道輻合帶和季風槽開始活躍,因此迎來了熱帶系統的活躍期。常年8月,我國颱風活動都比較活躍,平均颱風生成個數也為全年最多,因此,今年8月以來,颱風「扎堆」出現也屬正常現象。
「急性子」和「慢吞吞」,性格迥異
這個8月颱風活動頻繁,影響範圍也很廣泛,登陸點涉及我國廣東、福建、浙江,影響區域更是從海南島一直到東三省。
今年8月颱風路徑示意圖。圖片來源:中央氣象臺颱風網
今年8月,颱風可謂個性鮮明,性格迥異。前面5個颱風都是「急性子」,其中「黑格比」移動變化最慢,從生成到登陸也只用了不到三天的時間。剩下的「森拉克」、「米克拉」 、「海高斯」、「薔薇」都是前一天生成,第二天就登陸,很多不到24小時完成生成、增強、加速到登陸的全過程。
到了今年,第8號颱風「巴威」,開始性格大變,巴威8月22日生成之後晃晃悠悠移動緩慢,最初一度路徑「成謎」。進入黃海後,「巴威」開始加速,一路向北,27日登陸朝鮮,給我國東北帶來風雨影響。「巴威」從生成到登陸,歷時6天,是8月以來最「慢性子」的颱風。
中國天氣網氣象分析師石妍表示,「黑格比」、「米克拉」和「海高斯」這幾個「急性子」,颱風底層的能量和水汽的流入相對較好,高層的流出也相對比較有利,因此有利於它們在近海快速增強,生成後迅速登陸。「巴威」「慢吞吞」,是因為在北上過程當中,同時受到東側的副熱帶高壓西伸和西邊的冷空氣南下共同擠壓,北上進程緩慢。
來源:中國天氣網、大連日報
編輯:徐琳
美編:張強
校對:王濤
責編:李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