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
我們鳥肯定是不陌生的
即便是不懂鳥,也能認得幾種
比如麻雀、喜鵲、鴛鴦等
可是,關於這些鳥的「冷知識」
你都知道嗎?
鴛鴦作為愛情的象徵早已深入人心,殊不知鴛鴦曾經是兄弟的象徵。
魏人嵇康在《贈兄秀才入軍詩》之一中,寫道:「鴛鴦於飛,肅肅其羽。朝遊高原,夕宿蘭渚。邕邕和鳴,顧眄儔侶。俛仰慷慨,優遊容與。」這首詩是用「鴛鴦」來比喻兄弟和睦友好的。
嵇康
我們通常說的麻雀,其實並不是一種鳥,而是雀形目雀科雀屬的鳥類,它們是一類鳥,而不是一種鳥。
麻雀家族在全球共有十幾個種,非洲現存的麻雀物種數最多,約佔現存麻雀屬的一半。
在中國,麻雀只有5個種,即樹麻雀、家麻雀、黑頂麻雀、黑胸麻雀、山麻雀。
黑頂麻雀
早在先秦時期,國人就有麻雀的記載,《詩經•召南•行露》:「誰謂雀無角,何以穿我屋?誰謂女無家,何以速我獄?」詩經中提到的經常跑到人家屋子裡覓食、在農村家中屋簷下築巢的麻雀,很可能是樹麻雀。
樹麻雀
斑鳩有一個文化寓意——代表長壽,可能就鮮為人知了。在先秦時期斑鳩是長者地位的象徵。在漢代,老人滿70歲以後,國家將贈良玉刻成的鳩杖。從此,鳩杖演變為皇家敬老的標誌。
在古人眼中鳩為不噎之鳥,消化能力極強,而刻鳩形於杖頭,希望老人能夠吃飯不噎,健康長壽。
大雲山漢墓出土的錯金銀鳩杖首
斑鳩真的如古人說描述那樣消化能力極強,是不噎之鳥呢?現代的科學研究從一定程度上證實了古人的說法。江西農業大學的張暉博士對珠頸斑鳩的研究表明,它的十二指腸壁內比同樣食性的鳥類擁有更多的杯狀細胞、肥大細胞和嗜銀細胞,這些細胞構成一個較為完善的黏膜防護屏障,賦予了珠頸斑鳩極強的消化能力。
喜鵲屬於雀形目鴉科,是人們熟悉和常見的一種鳥類,自古以來被人們認為是吉祥的象徵。許多地方流傳著「喜鵲叫喳喳,喜事到我家」的民謠,在中國文化中是「喜慶」的象徵。
喜鵲還是公侯地位的象徵。古代有「鵲印」象徵身份。晉代幹寶《搜神記》中記載,漢代張顥擊破山鵲化成的圓石,得到顆金印,上面刻著「忠孝侯印」四個字,張顥把它獻給皇帝,「藏之秘府」,後來張顥官至太尉。從此,「鵲印」就用來借指公侯之位了。
灰喜鵲
來源:科普中國 新華社
聲明:文章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