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和地球都有壽命,那麼到時候人類怎麼辦?躺著等死嗎?

2020-11-22 騰訊網

無論是恆星還是行星最終都會不可避免都走向死亡,甚至宇宙也一樣,我們不用去面對這個問題是因為它距離我們實在是太過遙遠,但對於一個文明來說,即使是再遙遠的威脅,它同樣能改變文明當前的發展模式,畢竟文明的不僅要埋頭發展,同樣也需要仰望星空。

太陽還有多久壽命?

《流浪地球》逃離太陽系的原因是太陽在300年後將發生氦閃,而在氦閃來臨之前,太陽將變得極為暴躁,輻射增加,太陽風暴威脅近地軌道衛星運行!誠然這一切都是靠譜的預估,但這個300年還是太短了,科幻片基於劇情需要可以隨意修改數據,但科學卻不容忽悠,如果太陽真的只有300年就要氦閃,人類估計只能造一艘飛船跑路!

根據太陽的發展規律,它至少需要30億年後才會發生氦閃

我們根據太陽的燃燒與發展原理將太陽的幾個發展階段整理下,方便各位理解太陽的演化:

原恆星階段

從坍縮核開始到原恆星階段,太陽內核引力坍縮能累積的高溫讓核心開始達到氫元素聚變的溫度,整個太陽的能量從引力坍縮能釋放轉向了核聚變能量,太陽正式進入恆星風恆星的主序星時代。

主序星階段

當恆星風開始驅散周圍的殘存分子雲時,恆星的主序星時代就開始了,這個階段後,內行星的大小基本都已經確定下來,而恆星的燃燒也進入了一生中最穩定的氫燃燒階段!

太陽直徑高達140萬千米,但真正核聚變的位置大於只在1/4R的位置,因為整個太陽中就只有這個位置達到了核聚變條件,而量子隧穿效應決定了氕氕產生氘的速度極慢,而產生氘之後太陽的燃燒才進入快車道,因此內核的溫度決定了太陽只能慢慢的燃燒,所以人類才有了慢慢發展的機會,否則太陽一下子燒完了就超新星爆發了哈,大家都得玩完!

紅巨星初級階段

1/4R(半徑)範圍內的體積大約只佔1.5%,而且中間還有個大大固態內核佔了不少空間,因此這些氫元素會逐漸耗盡,氦原子核明顯要比氫原子質子中子數量要多,因此中心氫元素燃燒成氦元素之後體積是會縮小的。

這一縮小不得了,因為收縮溫度會增加,外殼的氫元素會進入這個真空區,繼續燃燒!溫度增加後燃燒速度增加,輻射壓增加,外殼就膨脹!這就早期太陽熱輻射大增但膨脹不明顯的來歷!

氦閃階段

這個過程會持續很多回,收縮,殼層氫元素進入燃燒,再收縮,再燃燒.....然後中心氦元素堆積,壓力大增,終於到達氦元素燃燒的溫度,幾分鐘之內,太陽在幾十億年中積累的氦元素燃燒殆盡,這相當於一次MINI超新星爆發,能量雖不足以炸散恆星,但會將大量的恆星物質拋灑到整個太陽系範圍內,猶如天女散花,所以地球也會雨露均沾。

超級紅巨星階段

第一次氦閃發生後,內核會重新累積氦元素,因此在這個過程中會多次發生,而且內核溫度也會越來越高,可以預見的是氫燃燒越來越劇烈,太陽也在更強的輻射壓下和一次次氦閃中膨脹的更厲害,一直到其直徑超過地球的軌道。

白矮星階段

當太陽膨脹越來越巨大時,它的引力將對外圍的物質失去強有力的束縛,外殼會漸漸散開,成為行星狀星雲,內核則只留下可以高光度的白矮星,成分是碳氧,也就是俗稱的鑽石星。

地球也有壽命嗎?

地球的生命有內在的自身發展和外界的影響兩種,內在則是地球自誕生以來內核引力坍縮高溫和放射性衰變高溫,主要來源則是放射性衰變,但地球已經夠經過45億年,所有放射性元素早已過半衰期,未來熱量會越來越少,所以內核正在變冷!

這是內在的原因,內核變冷後無法形成磁場,當然現代生態中磁場的地位非常重要,因此它的消失將會造成極大的影響,比如帶電粒子將直達大氣層,我們在哪都能看到極光,這是好事是吧?但會增加輻射以及對通信的巨大影響,更會剝離大氣層。什麼時候會發生?大約23億年後!

外在則是太陽的紅巨星時代對地球的高溫炙烤,儘管紅巨星太陽表面溫度降低,但它體積龐大,地球獲得的熱輻射更多,因此未來地球日子可不好過!

人類怎麼辦?

在現代人類科技看來,無論是地球變冷還是太陽變熱,都是束手無策的!所幸的是這個時代會在幾十億年後才發生,所以我們還有時間!

對於地球變冷磁場消失的問題,曾經有計劃為火星製造一個人工磁場,當然這個模式也可以應用在地球,在日地的拉格朗日點上製造一個磁場發生器,將帶電粒子偏轉,可以確保地球繼續安享晚年!

為什麼是晚年呢?為在二十三億年以後,地球溫度逐漸升高,日子也沒法過了,當然早期可以製造一個巨大的遮陽傘保證地球取得的熱輻射和之前差不多,但後期的氦閃和紅巨星是沒法對付的,除了像《流浪地球》把地球帶到比鄰星以外,別的還真沒什麼好辦法!

有朋友認為《三體》中的掩體計劃就可以,但這支撐不了多久,因為木星會大量吸收太陽的高能物質,這是它的引力次生效應,太陽系木星最大,因此未來太陽系物質大放送木星將獲得最多的機會,它會增加質量,這過程中會誕生吸積盤,地球躲在木星後會有好日子嗎?

我們已經驗證過,地球是推不走的,發動機推力不夠大,如果大了又可能會導致地殼破裂,這實在是個頭痛的問題,也許《三體X》中製造重力約束的行星環形軌道,將行星帶離太陽系是有可能的,但需要突破的技術就超出現代科學框架之外了!

最簡單的方式就是造個飛船,大家一走了之即可,直接、暴力、省事!

相關焦點

  • 太陽的壽命還有50億年,到時候地球怎麼辦
    我們知道,太陽是通過熱核巨變,靠燃燒集中於它核心處的大量氫元素而發光、發熱的,它平均每秒鐘要消耗掉600萬噸氫。太陽中儲備的氫元素,還可以供太陽像這樣繼續燃燒50億年,那50億年後,太陽會怎麼樣呢?到那時,太陽的溫度可高達1億多攝氏度,其內部會導致氦聚變的發生。
  • 太陽的壽命有多少年? 太陽消失後地球還存在嗎?
    科學家根據理論模型推算,太陽的壽命約為100億年。目前,太陽大約46億歲,正處於穩健的中年狀態,餘生還有50幾億年。我不知道太陽的壽命,但是我知道如果太陽消失了,地球立馬變成一顆流浪星球,後果很嚴重。地球不會存在,太陽隨著年齡增長會膨脹併吞噬地球,就算不吞噬地球,偌大的太陽年齡到了盡頭可能會和氣球一樣參與,也就是太陽風暴,太陽風暴爆發出熱烈會刮破大氣次層以及重要大氣層,到時候的地球會和火星一樣
  • 太陽壽命結束之後,人類文明會消失嗎?科學家:我們或許遠走高飛
    那麼太陽的生命一定是無窮無盡的嗎?假如太陽生命結束之後,我們的人類文明會消失嗎?科學家:我們或許遠走高飛。要知道根據科學家的觀察,太陽自從誕生到現在已經約有50億年的歷史,而且現在太陽正處於青壯年時期。
  • 太陽有壽命嗎?地球上的生命還能維持多久?
    所有的事物都是有生命的,地球、太陽、太陽系、宇宙全部都是有生命的。陽光、空氣和水分是地球生物賴以生存的物質,缺一不可。當太陽的生命走到盡頭的時候,地球就面臨著毀滅的命運。距離這一天的到來還有多久呢?太陽的生命終結了,地球的命運將會是如何呢?
  • 人類還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看到太陽的壽命,情況不樂觀!
    地球的萬事萬物都要遵循事物的發展規律,每個生物在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時候都會經歷滅亡,曾經恐龍作為地球上的霸主,經歷了隕石撞擊後還是滅亡了,而人類作為當今世界的霸主,想必在未來也會經歷滅亡。不僅地球要遵循事物的發展規律,宇宙的萬物也要遵循這一規律,太陽系的中心太陽也會難逃滅絕這一災難,太陽對於地球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天體,地球是圍繞著太陽旋轉的,有了太陽的能量,地球才能夠長遠的發展,一旦太陽滅絕,那麼人類必然也會出現滅亡。
  • 在太陽死亡後,太陽系能否倖存?人類到時候是否得去宇宙中流浪?
    我們知道,太陽是一顆黃矮星,黃矮星的壽命大致為100億年,目前太陽大約45.7億歲。 在大約50至60億年之後,太陽內部的氫元素幾乎會全部消耗盡,太陽的核心將發生坍縮,導致溫度上升,這一過程將一直持續到太陽開始把氦元素聚變成碳元素。我們的太陽距離死亡還有很長的時間,大概還有50億年左右,但太陽總有一天會死後,那麼我們的太陽系屆時能否倖存?
  • 假如不出現意外,地球壽命還有多久?人類移居可能才是最現實的
    歷史上那麼多可怕的災難我們就忽略了,僅憑地球的天然條件,它到底能讓生命延續多久?和生命延續相關的有如下幾個因素,我們逐一分析這些因素的影響!空間環境:太陽地球環境:大氣、水、能源、氣候萬物生長靠太陽嘛,如果沒有太陽地球再好的條件又如何?
  • 假如不出現意外,地球壽命還有多久?人類移居可能才是最現實的!
    2020是個不太平安的年份,大家都在朋友圈感嘆:「地球太危險,我要回火星」,當然這是個笑話,因為以人類技術哪都去不了,還得乖乖的呆地球上!假如沒有那麼多么蛾子事情,地球平平安安一直到老死,能過多少年?如果沒有意外,地球能活多少歲?歷史上那麼多可怕的災難我們就忽略了,僅憑地球的天然條件,它到底能讓生命延續多久?和生命延續相關的有如下幾個因素,我們逐一分析這些因素的影響!
  • 如果太陽的壽命到了最後一刻,會怎麼樣?科學家給出了答案
    但是在30多年前,就有一顆恆星和太陽類似,而且還發生了大爆炸,人類看到了這一切,只不過在那個年代,所有的設備都是很落後的,所以不能夠將這個記錄下來,這顆死亡的恆星叫做SN1987A,人類在1987年的時候觀察到它,它位於蜘蛛星雲的外圍,和地球相距大約是168000光年,因為是1987年發現的,所以被命名為1987A,這顆恆星在發生爆炸的時候,產生的能量比不上中子星和脈衝星
  • 太陽燃燒了45億年,為何一直沒有熄滅?專家:還沒到時候
    我們居住在地球上,有著日出日落的交替季節,這些都是因為太陽的存在,而太陽賦予地球生命的奇蹟。可以說,離開太陽不僅僅是人類生存困難,地球也可能因此變得荒涼甚至癱瘓。所以自古以來,人們對於太陽就有敬畏心理存在。不過大家有沒有考慮過一件事,那就是為何太陽總能一直燃燒下去呢?
  • 人類能夠長生不死嗎?人體內的這種物質,是控制「壽命」的關鍵
    人類能夠長生不死嗎?人體內的這種物質,是控制「壽命」的關鍵在這個浩瀚無垠的宇宙中,基本上所有的物體,都是會有一個存在的時間限度。就像在一直在我們地球上空,為我們地球提供光和熱的太陽。我們以為太陽會一直存在,但實際上它也是有壽命的。
  • 50億年後,太陽達到終點,到時候人類還能夠生存下去嗎?
    可以說,人類工業數百年的發展造成的生態惡化超過了過去人類數十萬年對地球環境的破壞程度。 正是地球生態在人類工業面前惡化的速度越來越厲害,科學家對於地球和人類的未來才非常擔憂。雖然我們在不斷強調保護生態環境,但是工業,科技不能停止的情況之下,目前我們還看不到任何的希望,有方法能夠讓地球生態好轉起來。
  • 地球誕生至今已有45億年,那麼地球的壽命究竟有多長?
    鬥轉星移,地球母親的生命又有多長呢?事物的壽命說到這兒,可能有些人覺得,壽命有什麼好講的。確實,對於人一個人來說,人的壽命就是從出生到死亡所經歷的這段時間。單個生命體從誕生到死亡,這一整個周期就是生物的壽命。
  • 太陽爆炸、毀滅地球?人類:能發動「地球母艦」,星際流浪求生嗎
    「末日」真可怕:太陽爆炸、毀滅地球、人類消亡?我們地球人,能順利移民外星?流浪求生嗎?●太陽和日月太陽公公,是一個巨型的核聚變圓球。在太陽系,有八大行星、小行星、流星和彗星、以及星際塵埃,圍著太陽公轉。太陽,距離我們地球約1.5億公裡。
  • 太陽能量耗盡會變成白矮星,那麼到時候人類會何去何從?
    人類存在於宇宙之上或許有一天能源將會枯竭,那麼人類滅亡的時刻就也到來了,當宇宙終將滅亡之時,那麼人類將會何去何從呢?宇宙能夠消亡將會在數十億年之後,宇宙的消亡就象是太陽一樣轉瞬即逝,那麼恆星消失之後,它們的屍體就是白矮星,或許它將成為了人類在於宇宙的最後一站地,那麼太陽毀滅人類的最終歸束為什麼是白矮星呢?當它消亡之後又會有怎樣的情景出現呢?
  • 太陽的壽命還剩下50億年,人類能夠在地球生存到那個時候嗎?
    地球是一顆美麗的生態星球,也是人類生存了數百萬年的家園。地球之所以能夠成為宇宙中稀有的生命星球,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有太陽無私的恩賜。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太陽系是以恆星太陽為核心,整個星系最重要的天體就是太陽。太陽系因太陽的誕生而出現,沒有太陽自然也就不會有現在的太陽系。
  • 地球一旦停止了自轉,真的能夠去太空流浪嗎?
    宇宙的範圍可以說是非常的大的,在太陽系當中有這麼多的行星,但是拋開太陽系來說,如果我們放眼整個銀河系的話,會發現銀河系的星系也是非常的多。但是所有的形體他們都是有壽命的,哪怕是太陽中,有一天也會將裡面的所有能源全部耗盡,到時候太陽就會變成紅巨星。
  • 太陽成為紅巨星的時候,會不斷吞噬內行星,地球和人類怎麼辦?
    太陽給太陽系帶來的不僅是穩定的環境,還帶來了適宜的光照和溫度,因此處於宜居帶內的地球才會有海洋的存在,才會有生命的誕生。在人類沒有走出地球之前,我們對太陽的了解極其少,並不知道太陽有多大,它的本質是什麼。可是隨著人類走進科技的時候,很快實現了飛天的夢想,走出地球開始探索宇宙,同時我們也對太陽有了更多的認知。
  • 地球的壽命還有多久?人類能夠跟隨地球一直延續下去嗎?
    太陽系有八大行星,而適宜人類生存的只有地球這一顆藍色星球。地球的美麗和特別,只要我們走出地球跟其它的行星進行對比就可以一目了然。如果將八大行星放在一起,你就會發現地球是其中最耀眼的明星,它是那麼的美麗,散發著藍色的光輝。
  • 都說太陽的壽命還有50億年,那麼地球還有多少年呢?看後大吃一驚!
    太陽與地球是同類的,壽命應該也是同等的,宇宙空間唯一不一樣的,就是地球上有了人類,而且人類的進步每天都在發展著,而太陽和地球的能量每天都在消耗著,太陽就靠它的內核在產生熱能量,還有50億年的壽命就不錯了,而地球上的資源也在被人類利用著,還有50億年壽命也算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