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莢豌豆又名荷蘭豆、荷仁豆、嫩莢豌豆等,是豌豆的一個萊用變種,以嫩莢供食,營養豐富。每百克嫩莢含蛋白質7.2克,維生素C14毫克,尼克酸2.8毫克,硫胺素0.5毫克,維生素A 0.15毫克,碳水化合物12克及豐富的鈣、磷、鐵,並且含有一般植物體內少有的植物凝集素、止杈素等物質,對增強人體新陳代謝具有重要的保健作用。其嫩莢可炒食,也可生食,有特殊的清香味。食莢豌豆是我國的一種重要出口創匯蔬菜。國內市場也很受歡迎,城市近郊菜區和廣大農區都可充分利用當地的優勢進行生產,效益相當可觀。
一、栽培技術
1.1 露地秋播栽培
長江流域和黃淮地區以秋播為食莢豌豆的主要茬口。一般在lo月上旬至11月初幹種直播,幼苗露地過冬,第二年4月至6月間採收嫩莢。華南地區冬季氣溫較高,適於食莢豌豆開花結莢,故在早秋9月中旬至10月初播種,第二年3月至5月初採收,早熟種在12月底即可開始採收。1.1 土地準備 選擇至少2年一3年內末種過豌豆的田塊,在播前施足基肥,一般每畝施土雜肥2500公斤一3000公斤,過磷酸鈣20公斤一25公斤,氯化鉀15公斤一20公斤,施肥後深翻,將肥料與土壤充分混合。一般作成平畦,稻田和低畦溼地可作高畦。
1.2 播種
播種前應選具有品種典型形態特徵的種子。明顯的混雜種子、被蟲蛀蝕了的種子均應在播前剔除。為提高固氮能力,可用根瘤菌拌種。根瘤菌可自備。豌豆採收前,選無病、根瘤多的植株根系,洗淨後置30℃以下的室內風乾,然後搗碎裝袋,保存於乾燥處。播前將根瘤取出,每畝25克一30克,用水浸泡後均勻拌種,可促進幼苗根瘤發生,尤其對於新墾地,增產效果很明顯。播前將種子進行春化處理,可促進早開花,提早上市。一般先將幹種用水浸泡2小時,然後以0℃一5℃低溫處理10天一20天即可。蔓生種行距60釐米一80釐米。對新珍等長蔓品種,行距需增大到100釐米一120釐米,株距一般25釐米一30釐米,矮生種行株距均為25釐米一30釐米。每穴用種量,蔓生種3.5公斤一4.0公斤,矮生種8公斤一10公斤。食莢豌豆也可進行育苗移栽,宜用營養缽育苗,苗齡25天一30天,苗高12釐米一15釐米,有4枚一5枚複葉時移栽定植,可提早成熟,提高產量。
1.3 田間管理
(1)中耕除草出苗後苗高3釐米一6釐米及至10釐米一13釐米時各中耕除草一次,中耕同時結合向根旁培土,但不要培土太厚太嚴,立春後間苗。每穴留1株一2株。(2)肥水管理 冬前一般不要過多澆水,在春季氣溫回升,進入抽蔓期時即開始澆水,每周澆一次。進入開花結莢期後更要勤澆水,3天一4天澆一次。華北地區春旱,及時灌水有利於伸蔓發枝和開花座莢以提高產量。秋播食莢豌豆除播前施足基肥外,還需追肥2次一3次,分別在抽蔓期、初花期和採收盛期施用。
(3)冬季設置風障淮河以北地區秋、冬季節氣溫低,空氣乾燥、風大,播種後7天一15天齊苗後,在播種畦北側空畦處設小風障。在畦中央單行起壟播種情況下,可在每壟迎風面設麥杆矮風障,高30釐米左右。設風障的時間一般在11月初,第一次強寒流到來前。來年2月下旬後,視天氣情況撤除。
(4)支架株高30釐米時,用高粱秸或竹竿支人字架,架高l米以上,具體高度可因品種而異。為防止枝條倒伏,可進行引導,並在距地面30釐米處綁4道橫杆,將枝條夾住;或拉橫線,將枝條攔在架裡。這樣既可防倒伏,又便於畦間管理。竹竿插在行裡距植株7釐米一10釐米處,每15釐米插一根。
1.4 病蟲害防治
食莢豌豆常見的病害有:豌豆銹病、豌豆褐斑病、豌豆白粉病、豌豆霜黴病等。防治方法主要有:(1)豌豆銹病 於發病初期噴灑65%代森鋅可溫性粉劑500倍液;或敵鏽鈉300倍液;或l:2:200的波爾多液每畝lOO公斤。隔10天一15天噴一次,共噴2次一3次。(2)豌豆褐斑病於發病初期噴灑l:2:200的波爾多液,隔10天一15天後再噴第二次。(3)豌豆白粉病 發病初期噴灑波美0.2度一0.3度的石硫合劑;或用可溼性硫磺粉劑每畝用量1.5公斤一2.5公斤,進行一次性防治,或用?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噴霧。(4)豌豆霜黴病 發現病株,及時清園;實行2年一3年以上輪作;發病初期噴灑l:2:200波爾多液進行綜合防治。常見蟲害有:豌豆蚜、豌豆象、豌豆潛葉蠅等。以豌豆象的危害最大。主要防治方法有:
(1)豌豆蚜用1.5%樂果粉劑,或1.5%一六零五粉劑,每畝施用藥粉1.5公斤一2公斤,摻和草糠1.5公斤一2.5公斤,或草木灰5公斤一lo公斤,田間撒施。或用40%樂果乳劑4000倍液一6000倍液;50%馬拉硫膦乳劑2000倍液;50%二溴磷乳劑2000倍液噴霧防治。(2)豌豆象 採用種子處理和田間防治相結合的方法防治。
種子處理有三種方法:①種子曬乾後,集中在倉庫內用氯化苦或磷化鋁密閉燻蒸48小時。在氣溫低於20C時燻蒸72小時。氯化苦每立方米用量30克一40克,磷化鋁每立方米用量9克一12克。②用囤貯放豆種,每囤不少於500公斤。種子收穫後,曝曬l天一2天,種子含水量降至13%以下時趁熱裝在囤內,利用高溫密閉15天一20天,殺死種子內的幼蟲。③開水燙種,用籃子盛幹種子,在沸水中浸燙20分鐘一30分鐘取出立即在冷水中浸一下,攤開曬乾後貯藏。在豌豆象越冬蟲量大的地區,需在食莢豌豆開花寸、越冬成蟲產卵前,于田間噴灑馬拉硫磷乳劑。
(3)豌豆潛葉蠅用90%晶體敵百蟲1000倍液,根據田間蟲情及時噴霧1次一2次防治幼蟲。或用甘薯或胡蘿蔔的5公斤煮液加90%晶體敵百蟲2.5克製成誘殺劑,誘殺成蟲。每平方米麵積點噴食莢豌豆l株一2株,每隔3天一5天點噴一次,共噴5次一6次。
1.5 採收
食莢豌豆的嫩莢,一定要及時採收,否則豆莢纖維化、木質化,品質下降。扁平型嫩莢品種在嫩莖充分長大,而其籽粒尚未明顯膨大時就要採收,一般開花至嫩莢採收約需15夭一20天,嫩莢厚度不超過3毫米,莢表面平滑,無明顯籽粒脹凸。採收期間,需每隔一天採摘一次。肥厚型嫩莢品種,在嫩莢充分肥大而尚未硬化時採收。一般豆莢硬化時,顏色明顯變淡,生產上應積累經驗,採收時掌握好標準,達到高產優質。一般畝產1000公斤一150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