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食品豌豆的栽培管理技術是一系列綜合的農業種植技術,每個環節都應做好相應的防控措施,才能達到生產綠色食品的技術要求。因此,生產栽培的整個過程應嚴格按照生產規範要求做好各環節的工作,以確保品質達標。
一、基地選擇
基地選擇應達到以下五個方面要求。
其一,選擇綠色食品基地,種植地塊環境評估符合綠色食品生產條件。
其二,選擇前茬為非豆科的田塊,通過三年以上輪作,可調解土壤環境,阻斷豆科作物病蟲源的大量累積,可減輕同科作物病蟲的危害,有利於豌豆的生長發育,減少農藥使用量,有助於生產綠色食品豌豆。
其三,pH值接近中性的土壤適宜豌豆生長,有利於根瘤菌的發育和植株生長。
其四,選擇無汙染源,排灌方便的地塊。
其五,選擇交通便利、遠離公路、工礦企業和加工廠房,無粉塵和尾氣汙染的地塊,以減少受粉塵、廢氣及重金屬的汙染。
二、品種的選擇
選擇可抗病蟲、抗逆性強、適應性廣、耐貯藏、適宜加工的高產優質品種,如寧豌4號、寧豌5號等。
三、整地
要求選擇土層深厚、結構疏鬆、腐殖質豐富的土壤。待前作物收穫後及時深耕滅茬,深耕達25~30cm。
四、適期播種
豌豆屬喜冷涼溼潤作物,根據這一生物學特性,選擇合適的播種期,可趨利避害,提高產量品質,又不會錯過最佳生長季節。西吉縣一般播種期在4月上旬,用犁開溝溜種,行距20cm左右,播深8~12cm,保苗90萬株/公頃~120萬株/公頃;播量225kg/hm2左右。
五、合理施肥
根據豌豆生長習性,肥料施用應結合秋季打耱,每畝施腐熟人糞尿或沼液2t、豆類專用複合肥15kg。
合理施肥要做到:①不用城市垃圾肥;②不用未經無害化處理(未經充分腐熟堆漚發酵)的農家有機肥;③不用含硝態成分的化學氮肥;④不用無標籤、無成分含量、無產品說明書、無肥料合格證書、無登記證書、無生產許可證和經營許可證廠家生產的肥料。
六、人工鋤草
禁止使用化學除草劑,結合施肥,中耕鬆土鋤草2次,第一次株高5~7cm時進行鏟鍈,株高10~15cm時進行第二次鋤草,後期如遇大草應及時拔除。
七、病蟲害防治
安全使用農藥是豌豆質量能否達到綠色食品標準的關鍵環節,因此,生產中必須做到:選擇低毒、低殘留的農藥。選擇國家綠色食品生產允許使用的農藥,以一病一藥或多病一藥防治為主;選擇有註冊登記證、有經營許可證、有標籤、有合格證、有明確成分含量、有產品保證期、有產品使用說明書和有生產廠址的正規廠家生產的農藥;禁止使用轉基因工程製劑防治病蟲害;同一藥在同一茬豌豆上允許使用一次。
八、收穫
當植株中部和下部豆莢變黃,籽粒變硬,呈現本品種固有色澤時應及時收穫。曬乾堆放,謹防破莢落粒或遇雨發芽黴爛。做種貯藏時,待種子自然風乾,水分保持在14%以下,放置在通風乾燥處貯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