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推進馬鈴薯標準化綠色種植技術

2021-01-17 每日甘肅

我省推進馬鈴薯標準化綠色種植技術

每日甘肅網蘭州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薛硯)記者近日從省農業農村廳了解到,我省在農業農村部的支持指導下,持續強化現代科技、現代裝備和現代旱作農業技術在馬鈴薯產業中的集成應用,切實提高馬鈴薯標準化綠色化種植水平。2020年,全省馬鈴薯種植面積達到1030萬畝,馬鈴薯總產量預計達到1500萬噸以上,建成安定、會寧2個百萬畝產業大縣,打造了一批萬畝以上綠色標準化示範基地。

近年來,我省著力構建種薯繁育推廣體系,積極培育引進國內外優質種薯,自主研發培育隴薯7號、10號等馬鈴薯新品種25個,推廣椰糠栽培、水培霧培等先進技術,構建了「企業+合作社+農戶」的梯級種薯繁育推廣體系。2020年,全省脫毒種薯生產面積41萬畝,生產馬鈴薯原原種13億粒,種薯產量75.1萬噸,銷往20多個省區市和沙烏地阿拉伯、土耳其、埃及、俄羅斯等多個國家和地區,佔全國馬鈴薯供種的60%。

我省著力構建標準化種植技術體系,大力推廣半膜壟作溝灌栽培技術模式、黑膜全覆蓋和膜下滴灌水肥一體化等高效種植技術模式,扶持培育農機服務隊、農機專業合作社,開展耕種收託管服務和關鍵技術指導,實現全環節生產技術服務標準化,有力地提升馬鈴薯產業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機械化發展水平,畝節本增效600元以上,鮮薯產量由原來的每畝2000多斤增加到了每畝4000斤以上。

我省全力構建綠色化生產體系,集成應用脫毒種薯、深松耕、起壟覆膜、綠色防控、機械收穫等技術,全面推廣「黑膜覆蓋+脫毒種薯+配方施肥+統防統治+機械化耕作」等綜合實用技術,實驗示範推廣生物降解地膜、秸稈覆蓋、保水劑等新型綠色覆蓋材料,馬鈴薯種植過程實現了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融合。如安定區堅持馬鈴薯規模化種植與高標準農田建設相結合、與撂荒地復耕復墾相結合、與輪作休耕試點相結合、與做實馬鈴薯專業合作社相結合,按照「田路渠統籌規劃、梁溝坡綜合治理」 的原則,採取「相對集中連片、整體推進」的辦法,整山系、整流域、整村組發展馬鈴薯產業。對山坡地、撂荒地、中低產梯田實施標準梯田改造,使農戶多處碎片化的耕地變為「一戶一臺地」,既防止了水土流失,又徹底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實現了「水不下山、泥不出溝,大旱不減產、小旱保豐收」。目前,全省建成284萬畝規模化標準化綠色化種植基地,示範帶動全省馬鈴薯產業綠色高質量發展。

相關焦點

  • 甘肅推進馬鈴薯標準化綠色種植技術
    新甘肅客戶端蘭州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薛硯)記者近日從甘肅省農業農村廳了解到,近年來,甘肅省在農業農村部的支持指導下,持續強化現代科技、現代裝備和現代旱作農業技術在馬鈴薯產業中的集成應用,切實提高馬鈴薯標準化綠色化種植水平。
  • 甘肅省馬鈴薯綠色標準化示範基地建設現場會召開
    全省馬鈴薯綠色標準化示範基地建設現場會召開每日甘肅網訊(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莊俊康)4月29日,全省馬鈴薯綠色標準化示範基地建設現場會在安定區召開,會議學習借鑑安定抓種薯、建基地、做實合作社,打造馬鈴薯全產業鏈等方面的經驗和做法,進一步做大做強全省馬鈴薯產業。
  • 定西市安定區創建馬鈴薯綠色標準化示範基地見聞
    從過去填飽肚子的「救命薯」,到現在帶動產業發展的「致富薯」,安定區通過種植地塊集中連片、配套設施完善、高產穩產、全程機械化的實踐,為創建馬鈴薯綠色標準化示範基地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在4月29日召開的全省馬鈴薯綠色標準化示範基地建設會現場,來自全省各市州農業農村局的代表和專家學者前來安定區「取經」,實地學習好經驗、好做法。
  • 旱作馬鈴薯綠色增產技術模式效果明顯
    原標題:旱作馬鈴薯綠色增產技術模式效果明顯    近日,由甘肅省農業科學院、甘肅農業大學相關專家組成的測產小組,在定西市魯家溝鎮太平村、小岔口村馬鈴薯示範基地,對甘肅省農科院旱地農業研究所課題組研發的馬鈴薯立式深旋耕作和養分高效管理綜合技術模式示範田進行現場測產。
  • 江油:召開早春馬鈴薯綠色高效種植技術現場觀摩及培訓會
    新年伊始,江油市早謀劃、早安排馬鈴薯生產,按照「布局區域化、種植規模化、品種優良化、全程機械化、綠色清潔化」的產業發展要求,集成推廣馬鈴薯新品種、新技術、新機制、新模式。2021年1月8日,在武都鎮陽庭壩村1組召開早春馬鈴薯綠色高效種植技術現場觀摩及培訓會,全市各鄉鎮農業服務中心負責人、馬鈴薯種植大戶等共計50餘人參加現場會。參會人員觀摩了江油市明利家庭農場種薯切塊、種薯處理、機械開廂、播種、覆土、蓋膜的早春馬鈴薯一體化栽培技術、馬鈴薯新品種試驗、示範基地展示,並特邀綿陽市農科院薯類研究所博士餘韓開宗現場授課。
  • 鹹豐縣:馬鈴薯綠色高效種植技術送到田坎邊
    鹹豐縣:馬鈴薯綠色高效種植技術送到田坎邊龔新華供圖中新網湖北新聞1月13日電 (徐可 杜迪納 龔新華)1月12日,鹹豐縣馬鈴薯高質量暨薯+玉+X綠色高效種植模式培訓會在曲江鎮土落坪村舉行,鹹豐縣60餘家農業市場主體和村民參加。
  • 臨洮縣2020年現代絲路寒旱農業馬鈴薯產業發展綠色標準化示範基地...
    臨洮縣2020年現代絲路寒旱農業馬鈴薯產業發展綠色標準化示範基地和馬鈴薯高標準示範區建設項目成效顯著 2020-09-23 18: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馬鈴薯種薯之鄉——克山:「黑土明珠」放異彩綠色克山譜新篇
    今年圍繞投資30億元的雲鷹馬鈴薯全產業鏈項目,該項目是2020年全省百大項目之一,採取「企業自種、社企合作、訂單種植」三種模式,優先在全縣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區為雲鷹集團落實高標準馬鈴薯種植基地3萬畝,生產全粉21萬噸,可帶動種植基地50萬畝,成為全國最大的馬鈴薯全粉生產企業。打造大豆產業園。
  • 馬鈴薯綠色高效生產技術
    馬鈴薯是一種糧菜兼用作物,營養物質豐富,是我國第四大糧食作物。重慶是全國馬鈴薯主產區之一,常年種植面積550萬畝。結合重慶地區氣候特性,在種植過程中採取「脫毒種薯+起壟栽培+覆膜+晚疫病預警與綜防+適時採收」綠色高效種植技術,可有效提高馬鈴薯單產,在脫貧攻堅、產業結構調整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二、栽培要點 1、種薯選擇:選用脫毒種薯。
  • 2020中國馬鈴薯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在北京召開
    ▲原農業部副部長尹成傑在論壇上作題為《大力推進馬鈴薯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專題報告▲國際馬鈴薯亞太中心主任盧肖平作題為《從國際視野解讀馬鈴薯主食化問題》的報告會議邀請國內外馬鈴薯技術與產業專家、企業和協會代表到會交流,圍繞「融合·創新·跨越·發展」主題,深入研討馬鈴薯產業發展前景和方向
  • 技術創新將帶來馬鈴薯的綠色革命
    日前,國際著名農學家、「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高度讚賞了「優薯計劃」取得的進展並專門為「優薯計劃」題詞:「馬鈴薯雜交種子繁殖技術是顛覆性創新,將帶來馬鈴薯的綠色革命」。 袁隆平一邊聽取「優薯計劃」團隊黃三文研究員關於「優薯計劃」研究取得的突破性進展情況介紹,一邊仔細查看利用第一代基因組設計育種獲得、比芝麻粒還小的二倍體馬鈴薯雜交種子,對馬鈴薯雜交種子繁殖技術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用雜交種子替代薯塊繁殖,可有效解決馬鈴薯重大產業難題。
  • 山丹:大力推動馬鈴薯產業綠色高效發展
    通訊員 竇玉潔山丹縣把馬鈴薯產業作為助推脫貧攻堅、壯大縣域經濟的主導產業,緊緊圍繞創新、協調、綠色發展理念,立足區域和資源優勢,著力推進馬鈴薯產業綠色高效發展。該縣在馬鈴薯種植中集成推廣精準施肥減量、調整使用結構減量、改進施肥方式減量、有機肥替代化肥減量為主的化肥減量技術,切實推進農藥減量技術,化肥農藥利用率均達到40%以上。
  • 安康市旬陽縣推廣馬鈴薯綠色高產栽培和科學管理技術
    摘要:日前,安康市旬陽縣開展了冬馬鈴薯高產栽培技術培訓,講解了馬鈴薯的測土配肥、科學管理防治、起壟、覆膜等要領,提高冬季馬鈴薯產值。
  • 西吉:一顆馬鈴薯的成長之旅
    2014年以來,西吉縣立足實際調優產業結構,按照「區域化布局、標準化生產、規模化經營」思路,培育4個馬鈴薯產業帶,集成推廣應用優良品種脫毒種薯、覆膜保墒、綠色防控等高產高效技術,使馬鈴薯單產逐年提高,突破廣種薄收、靠天吃飯的困境,走上現代農業發展道路。
  • 威寧馬鈴薯綠色增產增效技術集成示範及成果轉化基地勞作忙
    連日來,走進威寧自治縣雪山鎮雪山村馬鈴薯綠色增產增效技術集成示範及成果轉化基地,遠遠望去,連片的馬鈴薯枝繁葉茂,一派豐收在望的景象。據了解,"馬鈴薯綠色增產增效技術集成創新"項目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牽頭組織實施,針對我國馬鈴薯全產業鏈綠色高質量發展存在的共性技術問題,通過整合院內外優勢資源,通過大聯合、大協作,建立研究、示範、推廣上中下遊緊密銜接的協同攻關平臺,以"增產增效並重、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融合、生產生態協調"為核心,從優良品種、土壤肥料、水肥管理、病蟲害綜合防治、全程機械化和產後加工等方面開展全產業鏈協同創新
  • 巴東縣馬鈴薯綠色產業化項目簡介
    (一)、項目建設背景 :巴東縣是馬鈴薯的主產區,具有品種優勢和商品薯生產優勢,常年種植面積在23萬畝左右,總產量達22多萬噸,當地農民人均佔有鮮薯高於全國、全省平均水平因此開展馬鈴薯深加工,建立馬鈴薯薯條、薯片、粉、產業化綠色生產基地,對充分利用馬鈴薯主產區的資源優勢,增加農民收入,振興庫區經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二)、項目建設地點及年限 :1、項目建設地點:野三關鎮、沿渡河鎮。
  • 中國拓馬鈴薯產業增值空間 科技研發促主糧化生產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房家梁 責任編輯:房家梁     9月26日,2020年中國馬鈴薯大會在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開幕
  • 甘肅省旱作區直播黨參立式深旋耕作栽培技術
    甘肅省旱作區直播黨參立式深旋耕作栽培技術張 緒 成等甘肅省是我國中藥材種植主產地之一,其中,黨參的種植面積和產量均位列全國前列。黨參(Codonopsis pilosula)作為常用中藥材具有補中益氣、健脾益肺的功效,用於治療脾肺虛弱、氣短心悸、食少便溏、虛喘咳嗽、內熱消渴等 。
  • 以性誘為核心的馬鈴薯塊莖蛾綠色防控技術體系
    「馬鈴薯化肥農藥減施技術集成研究與示範」項目針對西南馬鈴薯產區塊莖蛾危害嚴重的問題,在多年的研究基礎上,共性技術研究課題與區域技術研究課題密切合作,於2019年5月在雲南省馬龍區,對性誘劑為主的馬鈴薯塊莖蛾綠色防控技術進行了現場評價。
  • 在希望的田野上,博白亞山千畝馬鈴薯種植熱火朝天
    ▌在希望的田野上,博白亞山千畝馬鈴薯種植熱火朝天「我們的家鄉,在希望的田野上…」,11月16日,當記者來到博白縣亞山鎮民新村,見到廣闊的田野上,農戶正在開展冬種馬鈴薯的熱火朝天的景象,心中不禁想起了這首膾炙人口的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