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施農業生產病蟲害綠色防控及安全用藥技術

2021-01-08 天山植保

隨著農業科學技術的不斷推進,設施農業得以快速發展,大大豐富了市民「菜籃子」工程。隨著綠色及無公害農產品的不斷實施,老百姓越來越重視餐桌上的飲食安全,無公害蔬菜日趨受到人們的信賴。科學安全使用農藥,是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關鍵,但在蔬菜生產中,由於各類化學農藥的普遍使用,病蟲害抗性日趨嚴重,同時對人民身體健康也造成一定程度影響。那麼,在設施農業生產病蟲害防治上如何才能做到準確科學有效呢? 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則至關重要。首先要加強監測,準確及時診斷病蟲害發生情況及發展趨勢,同時還要堅持「公共植保、綠色植保」理念,及時採取農業、物理、生物及化學等項技術措施對病蟲害實施綜合防控。

一、設施農業病蟲害防控策略

1.加強病蟲害監測

從多年的生產經驗看,農作物病蟲害預測預報是一項基礎性工作,是防治工作的前提和關鍵。各種害蟲的習性和為害期各有不同,其防治的適期也不完全一致。只有準確預報,提前預防,適時防治,才能減少農藥或用較少的藥劑達到較高的防治效果。故要經常監測病蟲害發生情況,選擇有利時機適時防治。

2.綠色防控策略

為確保設施蔬菜生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必須認真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方針,堅持「公共植保、綠色植保」理念,採用農業、物理、生物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綠色防控策略開展病蟲害防控工作,不但開減少農藥的使用次數和使用量,有效保護天敵,實現病蟲可持續治理,而且對保障菜產品質量安全,保護生態環境具有重大意義。

二、設施農業病蟲害綜合防控技術

(一)農業技術

1.選擇優良品種

在設施農業生產中的蔬菜病蟲害問題上,首先選擇優良的農作物品種,注重農作物的抗病性能,讓農作物擁有更多的發展優勢。

2.合理作物布局與輪作倒茬

在保護地四周,可以選種保護地內作物上不易發生病、蟲的非寄生性植物。如設施黃瓜、番茄等作物易發生溫室白粉蝨,可於四周選種白菜、韭菜、蔥蒜等蔬菜作物,阻斷溫室白粉蝨的蔓延,減少其發生為害;常年種植黃瓜、番茄、茄子、辣椒等蔬,易引起土傳染害嚴重發生,枯萎病、疫黴病、黃萎病等為害越來越重。因此,在生產上要進行合理的作物布局,實施輪作倒茬、深翻改土。

3.加強田管:清潔田園雜草,適時育苗播種;地膜覆蓋,科學土、肥、水管理。使用腐熟的有機肥、磷鉀肥和微肥,補施二氧化碳氣肥,促進植株健壯長勢,全面增強植株抗病能力;及時摘除病枝果葉及蟲卵集中銷毀;加強通風管理,調節好設施內溫度,降低空氣相對溼度。

(二)物理防治技術

1.防蟲網覆蓋。覆蓋防蟲網,防蟲效果可達96%以上,既能減少農藥使用數量、抗禦暴風雨、冰雹等自然災害,還可增溼降溫。一般可在溫室或大棚骨架上,覆蓋30目尼龍網。在全封閉的情況下,利用尼龍細網的阻隔,達到防蟲害的目的。適合用於西紅柿、黃瓜等蔬菜作物白粉蝨防治,尤其適合夏秋季病蟲害發生高峰季節的蔬菜栽培或育苗用。防蟲網覆蓋栽培的技術要點:一是徹底消滅土壤前茬有害殘蟲。二是網要覆蓋緊密,網四周要用泥土封死壓實,以免害蟲潛入。

2.頻振燈、黑光燈誘殺。很多夜間活動的昆蟲具有趨光性,可利用各種誘蟲燈進行誘殺。夜蛾、螟蛾、菜蛾等蛾類以及金龜子、螻蛄、葉蟬等害蟲可用頻振燈、黑光燈誘殺。

3.黃板誘殺蚜蟲。黃色對蚜蟲有強大引誘力,可使用黃板誘殺蚜蟲,使菜蚜推遲發生期半個月左右,降低發生量;通過黃板誘殺蚜蟲,還可減少傳毒媒介,減輕病毒病的發生。田間設置黃板高度,略高於菜株即可,一般不超過1米,每畝設8塊即可。

4.銀灰色驅蚜。利用銀灰色驅蚜作用,在夏秋季蔬菜培育易感染病毒病的菜苗時,可用銀灰色的遮陽網覆蓋育苗,可減少病毒病的發病率。

(三)生物防治技術

生物防治是一種比較先進的蔬菜病蟲害防治技術,與化學防治相比,具有經濟、有效、安全、汙染小和產生抗藥性慢等特點。生物防治主要分為三種。一是生物天敵防治。引入對蔬菜影響較高的捕食害蟲。例如瓢蟲類能防治蚜蟲,蚜繭蜂能防止寄生蟲害;二是使用性誘劑,對溫室鱗翅目夜蛾科害蟲如棉鈴蟲等進行誘殺;三是使用生物農藥。生物農藥針對性較強,能有效殺滅害蟲,保護益蟲,而且對蔬菜汙染很小。如生產中常使用蘇雲金桿菌(BT)、白僵菌防治菜青蟲,顆粒體、多角體病毒防治小菜蛾、菜青蟲、斜紋夜蛾,瀏陽黴素防治紅蜘蛛、茶黃蟎,農用鏈黴素防治青枯病,寧南黴素防治病毒病,農抗120防治炭疽病、枯萎病,苦參鹼、菸鹼、天然除蟲菊素防治菜青蟲、蚜蟲。

(四)化學防治技術措施

1.化學防治藥劑選用原則

使用化學農藥防治時,應根據不同作物不同病蟲害種類,正確選用生物及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適時防治,禁止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

2.優選藥械,噴藥要均勻細緻。

使用合適的施藥器具,保證施藥質量。選擇恰當的施藥方法不但能使藥效充分發揮,而且能降低成本,對蔬菜安全。應根據防治對象、藥劑特點、蔬菜生育期等來恰當選擇施藥方式,農藥覆蓋程度越高,效果越好。如噴霧防治時,霧滴越小,覆蓋面越大,霧滴分布越均勻。大力推行超低量噴霧,儘量使用煙霧劑燻蒸。施藥要求均勻周到,葉子正反面均要著藥,尤其蚜蟲、紅蜘蛛多噴葉背,同時不能丟行、漏株。

三、安全科學合理使用農藥

1.準確識別病蟲害,「對症」使用低毒低殘留農藥。熟悉病蟲種類,了解農藥性質,對症下藥。蔬菜病蟲等有害生物種類雖然多,但如果掌握它們的基本知識,正確辨別和區分有害生物的種類,根據不同對象選擇適用的農藥品種,可以收到很好的防治效果。在品種選擇上,首先推薦生物農藥,其次為高效低毒低殘留化學農藥。

2.科學合理及時用藥。合理使用農藥就是要以最少的藥劑,獲得最大的防治效果。要嚴格掌握農藥使用適期、劑量和使用方法。各種病蟲害病原在其不同的生長發育階段,對藥劑的抵抗力有很大的差別,因此,應抓準抓緊有害生物對藥劑最敏感的時期用藥,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能減少對作物及環境的汙染,降低對害蟲天敵影響,延緩病蟲害對農藥產生的抗性等;正確掌握用藥量,不能隨意增減。提高用量不但造成農藥浪費,而且也造成農藥殘留量增加,易對蔬菜產生藥害,導致病蟲產生抗性,汙染環境;用藥量不足時,則不能收到預期防治效果,達不到防治目的。

3.交替輪換用藥。交替輪換用藥,科學復配,以延緩病蟲害抗性的產生。正確混配農藥不但有增效作用,兼治其它病蟲,同時省工省藥。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混配使用農藥前要看清說明書。鹼性和酸性農藥不能混合使用,否則會降低使用效果,原則不提倡3種及3種以上農藥混合使用。

(4)嚴格安全間隔期。藥劑防治時要嚴格按照農藥使用技術規程上規定的安全間隔期施藥,噴灑藥劑的蔬菜未達到安全間隔期時不能採收。

來源:阿克蘇地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植保站

相關焦點

  • 江蘇南通十字花科蔬菜主要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
    隨著種植年限的增加,長期單一使用化學農藥,害蟲抗藥性增強,農藥殘留風險不斷增加,不僅影響蔬菜質量安全,更危及農業生態環境和農業可持續發展。 近年來,崇川區轉變植保防災方式,堅持「科學植保、公共植保、綠色植保」的理念,開展十字花科蔬菜主要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試驗,初步形成了十字花科蔬菜主要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模式,並在崇川區觀音山、鍾秀街道進行示範,取得了較好的控害效果。
  • 草莓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
    草莓病蟲害的綠色防控堅持「預防為主、全程控制」「治早、治小、治準」的原則,將生物、生態、物理等防控技術結合起來,同時在生產過程中禁用高毒、高殘留的農藥,既控制有害生物發生危害,推進農藥減量使用,又能提升草莓產品質量,進一步降低病蟲抗藥性、食品安全、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環境等方面的風險
  • 寧波餘姚利用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讓稻田美成「花園」
    有了這些純生態的病蟲害綠色防控「武器」的幫忙,可以保持生物的多樣性,維護稻田生態系統平衡,為有機水稻的生產提供良好的生態環境。除了種花養草綠色防控,稻田裡還輔以性誘光誘等理化措施。張懷傑從田頭拿出一個白色「燈籠」狀的塑料瓶,說它的真面目是「性誘捕器」,專門用來誘捕二化螟雄蟲。「用這個『安全衛士」替代農藥滅蟲,使水稻更綠色安全。」
  • 胡蘿蔔主要病蟲害發生種類、發生特點與綠色防控技術
    胡蘿蔔主要病蟲害發生種類、發生特點與綠色防控技術羅集豐,王長龍基金項目:揭陽職業技術學院校內重點課題—— — 胡蘿蔔病蟲害統防統治與綠色防控融合探索。胡蘿蔔因營養豐富、嫩脆多汁而深受人們喜愛,市場需求量大,栽培面積廣,病蟲害發生為害普遍。
  • 加強病蟲害防治 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司法部、農業農村部負責人就...
    一是加強監測網絡建設管理,規定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負責編制監測網絡建設規劃並組織實施,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加強對監測網絡的管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佔、損毀、拆除、擅自移動監測設施設備,或者以其他方式妨害監測設施設備正常運行。二是規範監測內容,主要監測病蟲害發生種類、時間、範圍、程度等,並規定監測技術規範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制定。
  • 「關注」|查幹諾爾鎮人工釋放赤眼蜂,積極推進農業生產綠色防控
    為貫徹落實上級關於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採取減藥的工作要求,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保障農業生產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和生態安全,查幹諾爾鎮積極推進實施綠色防控、生物防控等現代農業技術。2020年,查幹諾爾鎮農業站在全鎮推廣使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術,實施面積2萬畝。
  • 濱州市植保站技術人員積極開展韭菜病蟲害綠色防控試驗工作
    濱州市植保站技術人員積極開展韭菜病蟲害綠色防控試驗工作 2021-01-13 11:10:55來源:濱州市農業農村局作者:濱州市農業農村局   為保障韭菜病蟲害綠色防控試驗順利開展
  • 視頻|防控田間害蟲,惠州展示綠色農業「黑科技」
    害蟲誘捕器、水稻害蟲交配幹擾器、昆蟲信息素智能測報系統、色板黏膠誘捕器......日前,在惠州博羅的水稻、蔬菜和柑橘等種植生產基地,一系列綠色植保技術產品亮相田間。在技術人員的介紹下,這些不用「農藥」防控害蟲的方法,讓參觀人員興趣盎然。惠州展示綠色農業「黑科技」。
  • 2016年農作物重大病蟲害防控技術方案
    防控策略  以稻田生態系統為中心,強化分區治理,主攻重大病蟲和重發區域,培育稻田生態系統的控害能力,優先使用健身栽培、抗(耐)病蟲品種、生物防治等綠色防控技術,強化自然天敵的控害作用,安全合理用藥,禁止使用含擬除蟲菊酯類成分的農藥,綠色防控與專業化統防統治相融合,保障水稻產量、質量和稻田生態安全。
  • 關於印發《2021年湖北省小麥、油菜病蟲綠色防控技術方案》的通知
    ,根據我省常年小麥病蟲害的發生特點,特制定《2021年湖北省小麥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方案》,進一步實現農藥減量增效,保護農業生態環境安全,確保小麥穩產豐收。  一、指導思想  小麥病蟲防治實行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堅持政府主導、屬地負責、分類管理、科技支撐,綠色防控,科學運用農業、物理、生物、化學等綜合防控措施,有效控制小麥病蟲危害,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保護農業生態安全,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為我省小麥穩產豐收保駕護航。
  • 設施草莓安全生產風險防控技術要點
    一、產地環境  環境首先符合NY/T5104《無公害食品 草莓產地環境條件》的規定,應遠離城區、工業汙染源、工礦區等汙染源,草莓種植適宜隔離條件好且生態良好的農田生產區域。  2.水肥管理  草莓對水分要求較高,需多次灌水,及時排水,要求田不發白,雨後田間溝渠內無明水,覆蓋地膜後以「溼而不澇,幹而不旱」為原則最好,有條件可採用滲灌或膜下灌溉技術。
  • 全省茶園病蟲害綠色防控片區培訓會在思南舉行
    8月11日,由貴州省農村產業革命茶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的貴州省茶園病蟲害綠色防控片區培訓會在思南縣舉行,省人大財經委、省農業農村廳、貴州大學、省農科院有關領導,銅仁、遵義、黔南、黔東南四個市(州)以及石阡、印江、松桃、沿河等23個茶葉主產縣(市)農業農村局分管領導、植保站站長
  • 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條例
    第七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組織植物保護工作機構開展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有關技術工作。第八條 農業生產經營者等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做好生產經營範圍內的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工作,並對各級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開展的防治工作予以配合。
  • 茶葉安全現狀如何?陳宗懋院士談茶葉質量安全和綠色防控
    陳宗懋院士主持制訂和修訂農藥殘留國際與國家標準10多項,近年來創立了茶園水溶性農藥替代技術及茶園綠色防控新技術體系。 今天的文章,就分享陳宗懋院士在2019年中國(深圳)茶業科技年會主題報告。
  • 關於推進農業綠色發展的實施意見
    按照「一控兩減三基本」的總體要求,進一步加大推廣有機肥替代化肥、測土配方施肥力度,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加快實現精準施肥、精準用藥。大力推廣機械深施、機械追肥、帶肥下種、滴灌施肥等農機農藝融合技術等,提升肥料和水資源利用率。加大開展農藥安全風險監控專項整治行動力度,嚴格管控農業生產中的農(獸、漁)藥使用,嚴格落實高毒農藥定點經營制度,確保合理用藥、科學用藥、安全用藥。
  • 《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條例》5月1日起施行_政策解讀_首都之窗_北京市...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日前籤署國務院令,公布《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自2020年5月1日起施行。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工作,農作物病蟲害防治事關農業生產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和生態環境安全。
  • 綠色防控為貴州「乾淨茶」保駕護航
    綠色防控是貴州「乾淨茶」最重要的環節,也是確保茶葉質量安全最行之有效的技術手段。隨著茶葉種植面積的持續擴大,貴州茶產業發展重點向質量提升轉變。  貴州不斷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四個最嚴」要求,死守舌尖上的安全。
  • 馬鈴薯綠色高效生產技術
    結合重慶地區氣候特性,在種植過程中採取「脫毒種薯+起壟栽培+覆膜+晚疫病預警與綜防+適時採收」綠色高效種植技術,可有效提高馬鈴薯單產,在脫貧攻堅、產業結構調整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二、栽培要點 1、種薯選擇:選用脫毒種薯。
  • 全國綠色防控技術行業專家在鹽湖區觀摩
    全國綠色防控技術行業專家在鹽湖區觀摩 2020-08-26 19: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氣象精細服務農業病蟲害防治
    縱觀當下春季農業生產自然條件,冬季暖溼氣候,讓小麥條銹病越冬基數增大;江淮、黃淮地區雨水偏多,易造成小麥赤黴病大流行;外來入侵物種草地貪夜蛾,在溫暖的南方加速繁殖,威脅玉米生產……天氣氣候與病蟲害關係密不可分,農業災害風險的準確研判,需要對氣象條件進行精準預報,農業病蟲害防治工作也亟待氣象「瞭望塔」的前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