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條例

2020-11-25 烏魯木齊之窗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

第 725 號

《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條例》已經2020年3月17日國務院第86次常務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20年5月1日起施行。

總 理  李克強

2020年3月26日

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條例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防治農作物病蟲害,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農產品質量安全,保護生態環境,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是指對危害農作物及其產品的病、蟲、草、鼠等有害生物的監測與預報、預防與控制、應急處置等防治活動及其監督管理。

第三條 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實行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堅持政府主導、屬地負責、分類管理、科技支撐、綠色防控。

第四條 根據農作物病蟲害的特點及其對農業生產的危害程度,將農作物病蟲害分為下列三類:

(一)一類農作物病蟲害,是指常年發生面積特別大或者可能給農業生產造成特別重大損失的農作物病蟲害,其名錄由國務院農業農村主管部門制定、公布;

(二)二類農作物病蟲害,是指常年發生面積大或者可能給農業生產造成重大損失的農作物病蟲害,其名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制定、公布,並報國務院農業農村主管部門備案;

(三)三類農作物病蟲害,是指一類農作物病蟲害和二類農作物病蟲害以外的其他農作物病蟲害。

新發現的農作物病蟲害可能給農業生產造成重大或者特別重大損失的,在確定其分類前,按照一類農作物病蟲害管理。

第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工作的組織領導,將防治工作經費納入本級政府預算。

第六條 國務院農業農村主管部門負責全國農作物病蟲害防治的監督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農作物病蟲害防治的監督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做好農作物病蟲害防治相關工作。

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協助上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做好本行政區域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宣傳、動員、組織等工作。

第七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組織植物保護工作機構開展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有關技術工作。

第八條 農業生產經營者等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做好生產經營範圍內的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工作,並對各級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開展的防治工作予以配合。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村民委員會應當配合各級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做好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工作。

第九條 國家鼓勵和支持開展農作物病蟲害防治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和依法推廣應用,普及應用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推進農作物病蟲害防治的智能化、專業化、綠色化。

國家鼓勵和支持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國際合作與交流。

第十條 國家鼓勵和支持使用生態治理、健康栽培、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綠色防控技術和先進施藥機械以及安全、高效、經濟的農藥。

第十一條 對在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予以表彰。

第二章 監測與預報

第十二條 國家建立農作物病蟲害監測制度。國務院農業農村主管部門負責編制全國農作物病蟲害監測網絡建設規劃並組織實施。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負責編制本行政區域農作物病蟲害監測網絡建設規劃並組織實施。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農作物病蟲害監測網絡的管理。

第十三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佔、損毀、拆除、擅自移動農作物病蟲害監測設施設備,或者以其他方式妨害農作物病蟲害監測設施設備正常運行。

新建、改建、擴建建設工程應當避開農作物病蟲害監測設施設備;確實無法避開、需要拆除農作物病蟲害監測設施設備的,應當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按照有關技術要求組織遷建,遷建費用由建設單位承擔。

農作物病蟲害監測設施設備毀損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應當及時組織修復或者重新建設。

第十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應當組織開展農作物病蟲害監測。農作物病蟲害監測包括下列內容:

(一)農作物病蟲害發生的種類、時間、範圍、程度;

(二)害蟲主要天敵種類、分布與種群消長情況;

(三)影響農作物病蟲害發生的田間氣候;

(四)其他需要監測的內容。

農作物病蟲害監測技術規範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制定。

農業生產經營者等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配合做好農作物病蟲害監測。

第十五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應當按照國務院農業農村主管部門的規定及時向上級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報告農作物病蟲害監測信息。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瞞報、謊報農作物病蟲害監測信息,不得授意他人編造虛假信息,不得阻撓他人如實報告。

第十六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應當在綜合分析監測結果的基礎上,按照國務院農業農村主管部門的規定發布農作物病蟲害預報,其他組織和個人不得向社會發布農作物病蟲害預報。

農作物病蟲害預報包括農作物病蟲害發生以及可能發生的種類、時間、範圍、程度以及預防控制措施等內容。

第十七條 境外組織和個人不得在我國境內開展農作物病蟲害監測活動。確需開展的,應當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組織境內有關單位與其聯合進行,並遵守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向境外組織和個人提供未發布的農作物病蟲害監測信息。

第三章 預防與控制

第十八條 國務院農業農村主管部門組織制定全國農作物病蟲害預防控制方案,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組織制定本行政區域農作物病蟲害預防控制方案。

農作物病蟲害預防控制方案根據農業生產情況、氣候條件、農作物病蟲害常年發生情況、監測預報情況以及發生趨勢等因素制定,其內容包括預防控制目標、重點區域、防治閾值、預防控制措施和保障措施等方面。

第十九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應當健全農作物病蟲害防治體系,並組織開展農作物病蟲害抗藥性監測評估,為農業生產經營者提供農作物病蟲害預防控制技術培訓、指導、服務。

國家鼓勵和支持科研單位、有關院校、農民專業合作社、企業、行業協會等單位和個人研究、依法推廣綠色防控技術。

對在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工作中接觸有毒有害物質的人員,有關單位應當組織做好安全防護,並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發放津貼補貼。

第二十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應當在農作物病蟲害孳生地、源頭區組織開展作物改種、植被改造、環境整治等生態治理工作,調整種植結構,防止農作物病蟲害孳生和蔓延。

第二十一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應當指導農業生產經營者選用抗病、抗蟲品種,採用包衣、拌種、消毒等種子處理措施,採取合理輪作、深耕除草、覆蓋除草、土壤消毒、清除農作物病殘體等健康栽培管理措施,預防農作物病蟲害。

第二十二條 從事農作物病蟲害研究、飼養、繁殖、運輸、展覽等活動的,應當採取措施防止其逃逸、擴散。

第二十三條 農作物病蟲害發生時,農業生產經營者等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及時採取防止農作物病蟲害擴散的控制措施。發現農作物病蟲害嚴重發生或者暴發的,應當及時報告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

第二十四條 有關單位和個人開展農作物病蟲害防治使用農藥時,應當遵守農藥安全、合理使用制度,嚴格按照農藥標籤或者說明書使用農藥。

農田除草時,應當防止除草劑危害當季和後茬作物;農田滅鼠時,應當防止殺鼠劑危害人畜安全。

第二十五條 農作物病蟲害嚴重發生時,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應當按照農作物病蟲害預防控制方案以及監測預報情況,及時組織、指導農業生產經營者、專業化病蟲害防治服務組織等有關單位和個人採取統防統治等控制措施。

一類農作物病蟲害嚴重發生時,國務院農業農村主管部門應當對控制工作進行綜合協調、指導。二類、三類農作物病蟲害嚴重發生時,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應當對控制工作進行綜合協調、指導。

國有荒地上發生的農作物病蟲害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組織控制。

第二十六條 農田鼠害嚴重發生時,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採取統一滅鼠措施。

第二十七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應當組織做好農作物病蟲害災情調查匯總工作,將災情信息及時報告本級人民政府和上一級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並抄送同級人民政府應急管理部門。

農作物病蟲害災情信息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商同級人民政府應急管理部門發布,其他組織和個人不得向社會發布。

第二十八條 國家鼓勵和支持保險機構開展農作物病蟲害防治相關保險業務,鼓勵和支持農業生產經營者等有關單位和個人參加保險。

第四章 應急處置

第二十九條 國務院農業農村主管部門應當建立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應急響應和處置機制,制定應急預案。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根據本行政區域農作物病蟲害應急處置需要,組織制定應急預案,開展應急業務培訓和演練,儲備必要的應急物資。

第三十條 農作物病蟲害暴發時,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立即啟動應急響應,採取下列措施:

(一)劃定應急處置的範圍和面積;

(二)組織和調集應急處置隊伍;

(三)啟用應急備用藥劑、機械等物資;

(四)組織應急處置行動。

第三十一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在各自職責範圍內做好農作物病蟲害應急處置工作。

公安、交通運輸等主管部門應當為應急處置所需物資的調度、運輸提供便利條件,民用航空主管部門應當為應急處置航空作業提供優先保障,氣象主管機構應當為應急處置提供氣象信息服務。

第三十二條 農作物病蟲害應急處置期間,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據需要依法調集必需的物資、運輸工具以及相關設施設備。應急處置結束後,應當及時歸還並對毀損、滅失的給予補償。

第五章 專業化服務

第三十三條 國家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鼓勵和扶持專業化病蟲害防治服務組織,鼓勵專業化病蟲害防治服務組織使用綠色防控技術。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專業化病蟲害防治服務組織的規範和管理,並為專業化病蟲害防治服務組織提供技術培訓、指導、服務。

第三十四條 專業化病蟲害防治服務組織應當具備相應的設施設備、技術人員、田間作業人員以及規範的管理制度。

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需要辦理登記的專業化病蟲害防治服務組織,應當依法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申請登記。

第三十五條 專業化病蟲害防治服務組織的田間作業人員應當能夠正確識別服務區域的農作物病蟲害,正確掌握農藥適用範圍、施用方法、安全間隔期等專業知識以及田間作業安全防護知識,正確使用施藥機械以及農作物病蟲害防治相關用品。專業化病蟲害防治服務組織應當定期組織田間作業人員參加技術培訓。

第三十六條 專業化病蟲害防治服務組織應當與服務對象共同商定服務方案或者籤訂服務合同。

專業化病蟲害防治服務組織應當遵守國家有關農藥安全、合理使用制度,建立服務檔案,如實記錄服務的時間、地點、內容以及使用農藥的名稱、用量、生產企業、農藥包裝廢棄物處置方式等信息。服務檔案應當保存2年以上。

第三十七條 專業化病蟲害防治服務組織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為田間作業人員參加工傷保險繳納工傷保險費。國家鼓勵專業化病蟲害防治服務組織為田間作業人員投保人身意外傷害保險。

專業化病蟲害防治服務組織應當為田間作業人員配備必要的防護用品。

第三十八條 專業化病蟲害防治服務組織開展農作物病蟲害預防控制航空作業,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向公眾公告作業範圍、時間、施藥種類以及注意事項;需要辦理飛行計劃或者備案手續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

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三十九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和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對負有責任的領導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未依照本條例規定履行職責;

(二)瞞報、謊報農作物病蟲害監測信息,授意他人編造虛假信息或者阻撓他人如實報告;

(三)擅自向境外組織和個人提供未發布的農作物病蟲害監測信息;

(四)其他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行為。

第四十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侵佔、損毀、拆除、擅自移動農作物病蟲害監測設施設備或者以其他方式妨害農作物病蟲害監測設施設備正常運行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恢復原狀或者採取其他補救措施,可以處5萬元以下罰款;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一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處5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擅自向社會發布農作物病蟲害預報或者災情信息;

(二)從事農作物病蟲害研究、飼養、繁殖、運輸、展覽等活動未採取有效措施,造成農作物病蟲害逃逸、擴散;

(三)開展農作物病蟲害預防控制航空作業未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公告。

第四十二條 專業化病蟲害防治服務組織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拒不改正或者情節嚴重的,處2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罰款;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一)不具備相應的設施設備、技術人員、田間作業人員以及規範的管理制度;

(二)其田間作業人員不能正確識別服務區域的農作物病蟲害,或者不能正確掌握農藥適用範圍、施用方法、安全間隔期等專業知識以及田間作業安全防護知識,或者不能正確使用施藥機械以及農作物病蟲害防治相關用品;

(三)未按規定建立或者保存服務檔案;

(四)未為田間作業人員配備必要的防護用品。

第四十三條 境外組織和個人違反本條例規定,在我國境內開展農作物病蟲害監測活動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責令其停止監測活動,沒收監測數據和工具,並處1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並處5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章 附  則

第四十四條 儲存糧食的病蟲害防治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

第四十五條 本條例自2020年5月1日起施行。

相關焦點

  • 「條例宣講」內蒙古自治區《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條例》宣傳月啟動...
    「條例宣講」內蒙古自治區《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條例》宣傳月啟動儀式暨赤眼蜂生物防治玉米螟現場觀摩會在興… 2020-07-10 21: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條例》5月1日起施行_政策解讀_首都之窗_北京市...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日前籤署國務院令,公布《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自2020年5月1日起施行。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工作,農作物病蟲害防治事關農業生產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和生態環境安全。
  • 二類農作物病蟲害有哪些?江蘇率先發布名錄
    交匯點訊由江蘇省農業農村廳根據《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制訂的《二類農作物病蟲害名錄》於12月28日正式公布,這也是全國首個發布二類農作物病蟲害名錄的省份。 《條例》於2020年5月1日起施行,第四條要求農作物病蟲實行分類管理。
  • 加強病蟲害防治 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司法部、農業農村部負責人就...
    3月26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籤署第725號國務院令,公布《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條例》,自2020年5月1日起施行。日前,司法部、農業農村部負責人就《條例》有關問題回答記者提問。問:請簡要介紹一下《條例》的出臺背景。答: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工作。
  • 《江蘇省二類農作物病蟲害名錄》公布
    根據《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條例》有關規定,為加強農作物病蟲害分類管理,在農業農村部公布的一類病蟲基礎上,我廳組織制定了《江蘇省二類農作物病蟲害名錄》,現予公布。
  • 防治草地貪夜蛾等病蟲害 5月1日起這一條例實施
    新京報訊(記者 王俊)近年來,隨著氣候變化、耕作栽培方式改變和農作物複種指數提高,農作物病蟲害呈多發、頻發態勢,重大農作物病蟲害時有發生,如2019年草地貪夜蛾入侵,嚴重威脅我國玉米生產安全。近期《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公布,自2020年5月1日起施行。今天(4月7日),司法部、農業農村部負責人就《條例》答記者問。
  • 聽說,農作物病蟲害也開始分級了,屬於這三個級別的要警惕
    據小編最新了解,根據2020年出臺的《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條例》,農作物病蟲害根據特點及其對農業生產的危害程度分為三類:一類常年發生面積特別大或者可能給農業生產造成特別重大損失的農作物病蟲害,其名錄由國務院農業農村主管部門制定、公布。
  • 氣象精細服務農業病蟲害防治
    在復工復產的關鍵時刻,由農業農村部和中國氣象局聯合發布的農氣提示,如同一聲「發令槍」,拉開從南到北針對農作物病蟲害防治的攻堅戰。  氣象「瞭望塔」 助春耕「奪天時」  「今年我國農作物重大病蟲害總體呈偏重發生態勢。」
  • 總結病蟲害防控 為明年病蟲害防治做準備
    今年以來,江蘇省當地農作物深受病蟲害的侵擾,為農業生產造成大量損失。在近日召開的江蘇省農藥協會七屆二次理事會上,楊榮明站長回顧了今年江蘇省病蟲害發生特點及防治概況,並且分析了2018年我省病蟲害發生趨勢,提出防治策略。
  • 臺灣農作物病蟲害防治進展
    防治爆發性的病蟲災害,除了施用速效性農藥進行抑制外,別無其它急救辦法。最早用於病蟲害防治的藥劑為無機和植物性農藥二種,無機農藥有砒劑、銅劑、石灰硫磺、黃磷等,植物性農藥有魚藤精、除蟲菊和尼古丁等。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新式合成農藥突飛猛進,為尋求有效的防治藥劑,臺灣大量引進島外的新農藥。首先應用的有機殺蟲劑是DDT,但由於當時價格太高,主要用於家庭害蟲防治。
  • 市植保站:舉辦政策解讀及病蟲害監測防控培訓會
    近日,市植保站舉行《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條例》解讀暨草地貪夜蛾監測防控技術培訓會,我市部分職業農民、種糧大戶代表參加培訓。培訓會上,市植保站工作人員詳細解讀了《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條例》,使廣大種植戶在防治中有法可依,有規可尋,同時,專家技術員還從草地貪夜蛾幼蟲、成蟲的識別方法、防治技術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解。種糧大戶 馮震(今天通過華陰市植保站對這《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條例》有所了解,也學到了一些關於病害的有關政策條例。
  • 《陝西省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檢疫條例》明日...
    西部網訊(記者 李卓然)「12月1日起,《陝西省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檢疫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實施。」同時,《條例》明晰了防治原則、工作機制和防治責任。條例第三條規定,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檢疫工作堅持預防為主、強化檢疫、科學治理、依法監管的原則,實行政府負責、部門協同、社會參與、聯防聯控的機制。《條例》第十一條、第十二條規定了監測預防責任,第三章規定了政府、相關部門和單位、林檢機構、生產經營者的檢疫責任,第三十五條規定了治理責任。
  • 2021年農作物病蟲害發生趨勢預測來了
    2020—2021年度全國植保植檢重大信息 2021年 農作物重大病蟲害發生趨勢是怎樣的? 農作物病蟲害怎樣防治? 有哪些綠色防控技術?
  • 2021年農作物病蟲害發生趨勢預測來了,趕緊收藏
    2021年,農作物重大病蟲害發生趨勢是怎樣的?農作物病蟲害怎樣防治?有哪些綠色防控技術?農藥需求有什麼變化?2021年農作物重大病蟲害發生趨勢預估從全局來看,由於病蟲害發生基數高,作物布局、種植制度和氣候條件總體有利,2021年我國農作物主要病蟲害仍維持重發態勢。
  • 西瓜病蟲害防治技術
    隨著市場對西瓜的需求不斷提升,西瓜種植總面積也跟著不斷發展,針對西瓜種植,病害蟲防治可不能少,下面就讓小編為你們講解一下對於西瓜的病蟲害防治技術吧!對於西瓜種植病蟲害應堅持不懈的進行防患於未然,已綜合性預防的標準進行,根據科學研究的種植方法,避免病害產生,減少病蟲害的傷害,確保西瓜產量和品質。西瓜的前期常見的病蟲害,有立枯病、小苗猝倒病,後期常見病蟲害有枯萎病、蔓枯病、病疫、白粉病等。
  • 趙斌要求抓好秋收農作物重大病蟲害防控工作保豐收
    21日,全省農作物重大病蟲害防控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召開。會上簽訂了農作物重大病蟲害防控責任狀,鹹寧、仙桃兩市作了典型發言。副省長趙斌要求,各地要大力抓好以水稻為主的秋收農作物重大病蟲害防控工作,確保實現今年糧食增產2億公斤的目標。
  • 農業農村部公布一類農作物病蟲害名錄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公告第333號根據《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條例》有關規定,為加強農作物病蟲害分類管理,我部組織制定了《一類農作物病蟲害名錄》,現予公布。附件:一類農作物病蟲害名錄 農業農村部2020年9月15日一類農作物病蟲害名錄一蟲害(10)種1.草地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 (Smith)
  • 《陝西省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檢疫條例》正式實施
    自今年12月起,《陝西省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檢疫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實施。近年來,陝西省秦嶺地區松材線蟲病危害嚴重,已威脅到森林資源和生態安全。結合陝西實際,陝西省人大在國家《植物檢疫條例》和《森林病蟲害防治條例》基礎上出臺條例,一是界定了條例的適用範圍;二是明晰了防治原則、工作機制和防治責任;三是強化了政府責任、聯防聯控機制、預防措施和法律責任。
  • 陝西:用法治手段加強林業有害生物防治
    本報訊(記者 周生來)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手段加強陝西省林業有害生物防治。11月30日,記者從陝西省人大獲悉,《陝西省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檢疫條例》(以下簡稱《條例》)12月起正式實施。《條例》共七章六十條,嚴格遵循了《立法法》《森林法》等法律、法規及國家有關政策,並結合陝西省實際情況,旨在保護森林資源,維護生物安全和生態安全,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界定了條例的適用範圍,條例第二條明確:在陝西省行政區域內從事林業有害生物的預防、檢疫、治理及其監督管理等活動,適用本條例。
  • 生物防治病蟲害的尖兵
    今年6月,「天人生態」將聯合青海草原站,利用無人直升機和白僵菌產品實施大面積的草原毛蟲防治項目。松材線蟲病有松樹「癌症」之稱,每年造成的經濟損失近500億元。大量使用化學農藥防治,會使害蟲產生抗藥性,不僅防治效果差,而且嚴重汙染水土資源,破壞生態環境。「天人生態」另闢蹊徑,研究滅殺傳播松材線蟲的媒介昆蟲——松墨天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