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農作物病蟲害發生趨勢預測來了,趕緊收藏

2020-12-05 中國農科新聞網

2021年,

農作物重大病蟲害發生趨勢是怎樣的?

農作物病蟲害怎樣防治?

有哪些綠色防控技術?

農藥需求有什麼變化?

一起來看看!

2021年農作物重大病蟲害發生趨勢預估

從全局來看,由於病蟲害發生基數高,作物布局、種植制度和氣候條件總體有利,2021年我國農作物主要病蟲害仍維持重發態勢。其中,草地貪夜蛾、水稻「兩遷」害蟲、草地螟等遷飛性害蟲,小麥赤黴病、小麥條銹病、稻瘟病、馬鈴薯晚疫病等流行性病害對糧食生產威脅大。預計全國農作物病蟲草鼠害發生面積可達62億畝次,防治面積可達70億畝次。

1. 草地貪夜蛾

根據2019—2020的全國大範圍監測調查結果,草地貪夜蛾在我國的發生為害仍具有明顯的區域性。從發生面積看,西南、華南等周年繁殖區,發生面積佔比在80%以上,長江中下遊、江淮等遷飛過渡區,發生面積佔1~2成,北方重點防範區發生面積佔比不足1%。

從發生縣點分布看,2019—2020年見蟲縣共計1,645個,2019年有26個省1,541個縣,2020年有27個省1,423個縣,兩年均發生縣佔發生縣數的80%。

預計2021年草地貪夜蛾在西南、華南、長江中下遊和江淮地區呈重發態勢,需重點防控;南方成蟲發生期,遇適宜的東亞季風或颱風事件,可助力蟲源北遷,西北、黃淮、華北和東北需加強防範;預計全國發生面積為2,000萬畝以上,防治面積為3,000萬畝次以上。

2. 稻飛蝨

2021年稻飛蝨在華南、江南和長江中下遊稻區將偏重至大發生,南方其他稻區中等發生。預計全國發生面積為3.5億畝次,防治面積為4.5億畝次。

3. 稻縱卷葉螟

2021年稻縱卷葉螟在江南、西南東部和長江下遊稻區將偏重發生,華南、西南西部和江淮稻區中等發生。預計全國發生面積為2.1億畝次,防治面積為2.5億畝次。

4. 小麥赤黴病

小麥赤黴病是典型的氣候型病害,發生面積在年際間劇烈波動。2001—2010年的10年年均發生面積為6,000萬畝左右,2011—2020年的10年年均發生面積為7,300萬畝左右。即近10年來,赤黴病大流行頻率明顯提高。

由於近年來小麥與稻/玉米長期輪作,田間菌源豐富,品種普遍不抗病,常發區抽穗揚花期易遇連陰雨天氣,2021年小麥赤黴病在長江中下遊、江淮麥區將大流行,在黃淮南部麥區偏重流行,其他麥區中等流行。預計全國流行面積9,000萬畝,需預防控制面積為2億畝次。

5. 小麥條銹病

由於甘肅隴南等地秋苗發病早而普遍,湖北、河南南部冬季氣溫正常或偏高,有利於病害冬繁,2021年小麥條銹病將總體偏重發生,重發區域主要在湖北和陝西大部、河南中南部、甘肅南部、四川沿江沿河流域、新疆伊犁河谷和塔城盆地等麥區。預計全國發生面積為6,000萬畝,防治面積為7,000萬畝次。

6. 草地螟

自2018年起,草地螟已進入第4個暴發周期,上升勢頭明顯。

內蒙古多地查到越冬繭,四子王旗等地蟲源量較高;蒙古、俄羅斯等境外蟲源區有大規模遷入可能。2021年內蒙古及其周邊重發可能性大。預計全國成蟲發生面積可達5,000萬畝,幼蟲發生面積3,000萬畝,需防治面積5,000萬畝次。

2021年農作物病蟲害防治農藥需求預估

近年來,化學農藥使用的總用量持續下降。2011—2019年農藥使用總量(折百量)由31.3萬噸下降到26.3萬噸。各大類使用量各有變化:2011—2019年殺蟲劑、殺菌劑、除草劑三大類使用量合計佔比由96.0%下降到94.5%;其中,殺蟲劑佔比由40%下降到27%,殺菌劑佔比由24%增長到26%~27%,除草劑佔比由31%增長到41%;封閉除草、拌種藥劑類的農藥品種使用量上升明顯。

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成為主打農藥。近7年來(2013—2019年)微毒、低毒農藥新登記數量佔年度新登記總量的年均值為96.6%,其中有3年達到了100%。

2020年我國農藥使用總量為26萬噸左右(折百量,估測值)。預計2021年農藥使用量需求與2020年基本持平。這是由於病蟲害防治的農藥使用剛性需求旺盛,一方面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的總體要求,一方面是重大病蟲害重發趨勢明顯,預防性和應急性防控要求高;一些重要病蟲草害抗藥性問題突出;隨著植保無人機的迅猛發展,與植保無人機相匹配的有關農藥品種和助劑上升空間較大。

1. 殺蟲劑

按照農藥使用量零增長的總體要求,以及綠色防控和專業化防治面積增加,預計2021年殺蟲劑使用量將基本持平;品種間波動較大,有機磷、氨基甲酸酯類用量下降,替代品種(如氯蟲苯甲醯胺、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用量上升。

根據抗性治理建議,不同殺蟲劑品種的使用量將各有變化。

褐飛蝨防治用藥建議:各稻區停止使用吡蟲啉、噻蟲嗪、噻嗪酮等產生高水平抗性的農藥品種,嚴格限制吡蚜酮、呋蟲胺的使用次數(每季水稻最好只使用1次),交替輪換使用三氟苯嘧啶、烯啶蟲胺等藥劑。

二化螟防治用藥建議:在浙江、江西、湖南等產生高水平抗性的地區停止使用氯蟲苯甲醯胺、阿維菌素;在中等抗性以下地區限制氯蟲苯甲醯胺、阿維菌素、三唑磷、毒死蜱等藥劑使用次數;輪換使用乙基多殺菌素、雙醯肼類藥劑。

棉蚜防治用藥建議:停止使用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丁硫克百威、吡蟲啉等藥劑,輪換使用雙丙環蟲酯等不同作用機理藥劑。

西花薊馬防治用藥建議:在北京、雲南等產生高水平抗性的地區停止使用乙基多殺菌素,輪換使用蟲蟎腈、噻蟲嗪等不同作用機理藥劑。

氯蟲苯甲醯胺對草地貪夜蛾、棉鈴蟲、蘋果蠹蛾、黏蟲等蟲害防效較好,需求量增加。

2. 殺菌劑

預計2021年殺菌劑使用量將基本持平或略增。

根據各作物病害防治需求,某些品種使用量增加:水稻病害用藥品種沒有大的變化;小麥流行性病害防治需求較高,新型殺菌劑使用量將增加,如防治小麥赤黴病的丙硫菌唑、氟唑菌醯羥胺等;小麥莖基腐病在麥區個別地區有偏重發生的趨勢,相應品種的用藥量會有所增加;各地經濟特色作物種植面積加大,對殺菌劑用藥量將產生一定影響,如在柑橘主產區,防治柑橘潰瘍病的銅製劑、春雷黴素需求量將加大。

3. 除草劑

由於土地流轉、託管等規模化經營進程加快,除草劑用藥方式由插後封閉逐漸轉變為苗後莖葉處理,除草劑使用量將繼續上升,伴隨惡性雜草抗藥性問題將日益突出。

根據抗性治理建議,不同除草劑品種的使用量將各有變化:

稻田抗性雜草呈上升趨勢,特別是在黑龍江、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7省大部分稻區,稗草種群對五氟磺草胺、二氯喹啉酸抗性頻率較高,建議在高水平抗性地區停止使用以上藥劑;防治稻田抗性稗草、千金子的氰氟草酯、噁唑醯草胺等品種需求量會增加。

麥田雜草中,播娘蒿、薺菜對苯磺隆,菵草、日本看麥娘對炔草酯、甲基二磺隆抗性頻率較高,建議在高水平抗性地區停止使用以上藥劑;防治麥田雀麥、節節麥以及抗性播娘蒿的除草劑品種需求量會增加。

玉米田苗後莖葉處理除草劑需求量會增加,特別是唑草酮,由於其對玉米的安全性及對禾本科雜草的出色防效,用量會大大增加。

大豆田封閉處理需求加大,氯酯磺草胺、乙草胺、噻吩磺隆、烯草酮用量將有所上升。

以苘麻為主要草相的地區,由於異噁唑草酮對多年生雜草防治效果非常理想,其用量有進一步增加的趨勢。

2021年植保機械化與社會化服務發展預估

總體上看,植保機械化進程加速,社會化服務形式進一步豐富。

植保無人機發展迅速,航化作業面積增加趨勢明顯,尤其在水稻病蟲害防治上所佔比重越來越大。

各類噴杆噴霧器逐步成為主要施藥機械,特別是在玉米、小麥、馬鈴薯、大豆、水稻、向日葵等主要作物種植區廣泛應用。

高效標準化大型噴杆噴霧機性能上得到普遍認可,但受整機價格高影響,購買主體為享受政府補貼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民很少購買。

各種專業化防治組織和植保專業合作社發展迅速,防治作業方式不斷變化,從專項防治病蟲害的小託管到耕、種、防、收全託管的各種服務形式並存。

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重點技術

1. 生態控制

發展農田景觀生態調控技術體系,在大時空尺度範圍內進行生態島、斑塊、廊道等多種生境的設計與布局,創造有利於天敵的環境條件,抑制害蟲種群,提升農業生態系統的控害保益功能,實現從靶標害蟲控制到作物-害蟲-天敵食物鏈的調控。

2. 免疫誘抗

目前推廣應用的植物免疫誘抗劑產品主要是氨基寡糖素類與蛋白質類,已登記產品141種(其中母藥35種)、企業120個。用於拌種、浸種、澆根和葉面噴施等,可以誘導植物抗病、抗逆,促進增產增收等,未來主要拓展其在保鮮、水果免套袋技術上的應用。

3. 「四誘技術」

光誘技術方面,重點推廣新型節能高效專用誘蟲燈,具有天敵逃生孔,最大限度避免對天敵的殺傷。

色誘技術方面,重點推廣新型全降解誘蟲板,逐步限用乃至淘汰不可降解的塑料板。

性誘技術方面,重點推廣智能自控高劑量信息素噴射裝置,以及專一好、持效期長的誘芯,大力推廣草地貪夜蛾、水稻螟蟲性誘劑、梨小食心蟲迷向劑等。

食誘技術方面,重點推廣實蠅類蛋白誘劑、棉鈴蟲利它素餌劑、盲蝽植物源引誘劑、稻縱卷葉螟生物食誘劑和花香誘劑、草地貪夜蛾食誘劑等。

4. 電解水技術

分為鹼性或酸性電解水,主要應用於防治保護地蔬菜的葉部病害,在防治稻曲病、小麥條銹病等方面也有一定效果。鑑於目前設備成本較高,下一步需要改進電解技術、降低應用成本。

5. 防蟲網阻隔技術

廣泛應用於水稻、果樹、蔬菜上的害蟲防治。尤其在保護地蔬菜上應用,可有效控制甜菜夜蛾、斜紋夜蛾、小菜蛾、甘藍夜蛾、黃曲條跳甲等20多種主要害蟲為害,還可阻隔蚜蟲、煙粉蝨、薊馬、美洲斑潛蠅等傳毒昆蟲媒介,達到防蟲兼控病毒病的效果。下一步,在水稻工廠化育秧和保護地蔬菜上進一步推廣應用。

6. 昆蟲天敵保護利用

繼續大規模推廣應用赤眼蜂、麗蚜小蜂、平腹小蜂等寄生性天敵昆蟲,主要用於防治玉米、水稻、蔬菜、果樹、棉花等作物害蟲。

重點推廣應用瓢蟲、小花蝽和捕食蟎等捕食性天敵昆蟲,用於防治小麥、玉米、 棉花、蔬菜、果樹、茶葉等作物害蟲。

7. 生物農藥應用

繼續推廣應用真菌類、病毒類和細菌類微生物殺蟲劑,重點產品為蘇雲金芽孢桿菌、短穩桿菌,白僵菌、綠僵菌、寡雄腐黴,以及核型多角體病毒、顆粒病毒和質型多角體病毒等。

繼續推廣應用含有萜烯類、生物鹼、酚類、類黃酮、甾體等有效成分的植物源農藥。

繼續推廣應用植物生長調節劑(芸苔素內酯等新型調節劑)、昆蟲生長調節劑(蛻皮激素、保幼激素等)和農用抗生素(井岡黴素、武夷菌素、阿維菌素、農抗120、多氧黴素和中生菌素等)等。

來源:全國農技推廣中心

編輯:張靜

相關焦點

  • 趕緊收藏!2021年農作物病蟲害發生趨勢預測來了
    2020—2021年度全國植保植檢重大信息 2021年 農作物重大病蟲害發生趨勢是怎樣的? 農作物病蟲害怎樣防治? 有哪些綠色防控技術?
  • 權威發布:2020年全國農作物重大病蟲害發生趨勢預測
    2019年全國主要農作物病蟲害總體發生平穩,輕於近年。據初步統計,全國主要病蟲害發生面積43億畝次,防治面積60億畝次。 草地貪夜蛾首次入侵,在我國華南、江南等地玉米產區發生1,620萬畝,防治面積2,271萬畝次,沒有造成明顯危害。
  • 重慶秀山縣2021年農作物主要病蟲草鼠害發生趨勢
    一、2021年農作物主要病蟲草鼠發生趨勢分析  根據我縣冬前病蟲越冬基數調查、歷年病蟲發生情況、作物品種布局、耕作制度並結合未來天氣預報進行綜合分析,預計2021年全縣主要農作物病蟲草鼠害發生程度總體為中等至偏重發生(3-4級),部分害蟲大發生(5級),總體上蟲害重於病害。
  • 內江市林業有害生物2020年發生情況及2021年發生趨勢預測
    一、2020年林業有害生物發生情況2020年全市主要林業有害生物發生面積71500畝,其中,重度發生1200畝,中度發生1500畝,輕度發生68800畝。二、2021年林業有害生物發生趨勢預測(一)發生趨勢總體預測根據我市森林資源現狀,結合近幾年發生趨勢,及各縣(市、區)監測、預測數據,經綜合分析,預測我市2021年主要林業有害生物發生面積約為
  • 農業部發布2007年全國農作物重大病蟲害發生趨勢
    根據農業部組織有關專家綜合分析和會商,預計2007年小麥條銹病、小麥蚜蟲、稻飛蝨、稻縱卷葉螟、水稻螟蟲、玉米螟仍將嚴重或偏重發生,小麥赤黴病、稻瘟病、稻曲病呈嚴重流行態勢,小麥吸漿蟲、水稻條紋葉枯病、粘蟲、棉鈴蟲在部分地區呈加重發生趨勢,蝗蟲、草地螟仍將中等發生,全年重大病蟲發生面積60億畝次,需要防治面積70億畝次以上。
  • 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 725 號《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條例》已經2020年3月17日國務院第86次常務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20年5月1日起施行。第四條 根據農作物病蟲害的特點及其對農業生產的危害程度,將農作物病蟲害分為下列三類:(一)一類農作物病蟲害,是指常年發生面積特別大或者可能給農業生產造成特別重大損失的農作物病蟲害,其名錄由國務院農業農村主管部門制定、公布;(二)二類農作物病蟲害,是指常年發生面積大或者可能給農業生產造成重大損失的農作物病蟲害,其名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制定
  • 遼寧省發布2020年下半年林業有害生物發生趨勢預測
    一、2020年下半年發生趨勢預測  根據各地區測報點與監測點對林業有害生物調查的數據及有關氣象資料分析,預計2020年下半年全省主要林業有害生物發生面積將會增加382萬畝,同去年比呈下降趨勢,全年預計發生面積將達到
  • 趙斌要求抓好秋收農作物重大病蟲害防控工作保豐收
    21日,全省農作物重大病蟲害防控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召開。會上簽訂了農作物重大病蟲害防控責任狀,鹹寧、仙桃兩市作了典型發言。副省長趙斌要求,各地要大力抓好以水稻為主的秋收農作物重大病蟲害防控工作,確保實現今年糧食增產2億公斤的目標。
  • 二類農作物病蟲害有哪些?江蘇率先發布名錄
    交匯點訊由江蘇省農業農村廳根據《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制訂的《二類農作物病蟲害名錄》於12月28日正式公布,這也是全國首個發布二類農作物病蟲害名錄的省份。 《條例》於2020年5月1日起施行,第四條要求農作物病蟲實行分類管理。
  • 2021年軟體開發趨勢預測
    對於軟體開發行業來說,2020 年是意義重大的一年,許多領域都取得了重大突破。本文將基於來自認證來源的數據、圖表和事實,根據過去來預測未來。 好消息是我們馬上就會擁有疫苗,終於可以滿懷樂觀和希望迎接新的 2021 年。對於軟體開發行業來說,2020 年是意義重大的一年,在許多領域都取得了重大突破。COVID-19 顯著加快了數位化轉型,而且 2021 年的數位化轉型趨勢會更明顯。
  • 2021-2027年中國霧霾治理行業調研與前景趨勢預測報告
    《2021-2027年中國霧霾治理行業調研與前景趨勢預測報告》針對當前霧霾治理行業發展面臨的機遇與威脅,提出霧霾治理行業發展投資及戰略建議。-2027年霧霾治理市場發展趨勢預測分析0    一、2021-2027年霧霾治理行業發展趨勢預測分析0      1、技術發展趨勢預測6      2、產品發展趨勢預測1
  • 2020年重大病蟲害預計發生面積約45億畝次,重於2019年
    導語: 近日,全國農技中心組織全國植保體系和科研教學單位有關專家,對2020年全國農作物重大病蟲害發生趨勢進行了分析會商綜合分析病蟲害發生基數、作物布局、種植制度和氣候趨勢等因素,預計2020年我國農作物重大病蟲害發生總體將重於2019年,累計發生面積約45億畝次。
  • 聽說,農作物病蟲害也開始分級了,屬於這三個級別的要警惕
    據小編最新了解,根據2020年出臺的《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條例》,農作物病蟲害根據特點及其對農業生產的危害程度分為三類:一類常年發生面積特別大或者可能給農業生產造成特別重大損失的農作物病蟲害,其名錄由國務院農業農村主管部門制定、公布。
  • 邢臺市2021年度林業有害生物發生趨勢預測
    2020年,全市林業有害生物發生面積47.6萬畝,主要病蟲有春尺蠖、美國白蛾、楊樹舟蛾、櫟粉舟蛾、懸鈴木方翅網蝽、國槐尺蠖等,發生面積與2019年相比略有下降,危害程度減輕,沒有形成大面積成災情況。根據2020年全市林業有害生物發生、防治和2020年氣候預測情況,結合越冬蟲(蛹)調查,預測2021年我市林業有害生物發生面積為53.36萬畝,與2020年相比發生面積略有增加,主要是櫟粉舟蛾增加較多。整體發生程度有可能加重,美國白蛾、春尺蠖、櫟粉舟蛾、楊小舟蛾、懸鈴木方翅網蝽和國槐尺蠖有局部成災的可能。
  • 21個2021年軟體開發趨勢預測
    好消息是我們馬上就會擁有疫苗,終於可以滿懷樂觀和希望迎接新的 2021 年。對於軟體開發行業來說,2020 年也是意義重大的一年,在許多領域都取得了重大突破。COVID-19 顯著加快了數位化轉型,而且 2021 年的數位化轉型趨勢會更明顯。一年以前,我寫了一篇文章來預測 2020 年的軟體開發趨勢。在軟體開發行業,一年幾乎就是一光年。
  • 拉尼娜現象衝擊農作物供應 機構:大宗商品通脹至少於2021年中期緩解
    原標題:拉尼娜現象衝擊農作物供應,機構:大宗商品通脹至少於2021年中期緩解   今年下半年以來,全球及國內玉米、豆粕等
  • 我省2020年冬季氣候趨勢初步預測
    吉林省氣象局召開冬季氣候預測新聞發布會 11月10日,吉林省氣象局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全省近期天氣氣候特點及冬季氣候預測情況。
  • 黑龍江氣象局發布2021年氣候預測趨勢
    黑龍江氣象局發布2021年氣候預測趨勢 2021-01-09 11:23:10來源:黑龍江省氣象局作者:黑龍江省氣象局   根據黑龍江省氣候中心發布最新預測
  • 2021年重要考試時間表,家長和學生趕緊收藏
    2020年是個非常不不凡的一年,由於疫情的原因高考延期了一個月,這可是見證歷史的一幕,不過這也給了考生更多的時間備考。 除了高考還有很多考試延期或者是取消,就比如公務員考試、教師資格證考試、英語考級等等。
  • 《江蘇省二類農作物病蟲害名錄》公布
    根據《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條例》有關規定,為加強農作物病蟲害分類管理,在農業農村部公布的一類病蟲基礎上,我廳組織制定了《江蘇省二類農作物病蟲害名錄》,現予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