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是貴州茶葉的底色,更是貴州茶園的基本色。
在貴州高原春雪有機茶業有限公司茶葉基地,值保無人飛機在茶園上空盤旋;茶樹間種植有驅避害蟲植物--香茅草;顯花植物--紫蘇為天敵提供蜜源……近日,全省茶產業發展大會參會代表走進湄潭縣茶園,紛紛表示意識到在茶園裡運用合理的綠色防控技術對茶樹健康生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綠色防控是貴州「乾淨茶」最重要的環節,也是確保茶葉質量安全最行之有效的技術手段。隨著茶葉種植面積的持續擴大,貴州茶產業發展重點向質量提升轉變。 貴州不斷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四個最嚴」要求,死守舌尖上的安全。
曠光彪 攝
綠色防控 突破茶園治理壁壘
每一杯好茶背後都有一片優質茶園做支撐。 ——納雍縣霧翠茗香循環農業示範園區已初步形成了以茶葉基地為核心、以沼氣為基礎、以畜禽養殖為輔助的農業產業鏈。 ——鳳岡縣實施「畜—沼—茶—林(花、果)」生態建園模式,實行病蟲害統防統治面積217.03萬畝。 ——松桃縣在新植茶園或幼齡茶園推廣行間種植白三葉草、鼠茅草等,以草抑草、以草治草。 …… 近年來,貴州省全面開展病蟲害綠色防控,去年,貴州大學建立茶樹病蟲草害綠色防控基地35個,採集優勢天敵種群3個,篩選病害綠色防控技術5套,推行茶樹病蟲害草害綠色防控技術模式4種,開展技術培訓15500人次。 目前,依託貴州大學宋寶安院士團隊、省茶葉研究所植保團隊、省植保植檢站等專家技術力量,研究集成了以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相結合的茶園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已在23個茶葉主產縣開展了試驗示範。 科學高效、環境友好、操作簡便,茶葉技術專家團隊活躍在田間地頭,將技術傳遞到千家萬戶,打通科技服務的「最後一公裡」。 「綠色、環保、安全是讓茶產業發展下去的基石,遵循『生態為根、農藝為本、應急防控為輔』的綠色防控理念,不斷促進產業提質增效。」貴州大學綠色農藥與農業生物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教授金林紅說。
農殘控制 促進茶葉安全提質
從茶園到茶杯,茶的質量安全不可小覷。 今年,鳳岡縣何壩鎮一茶葉基地有0.6畝茶林使用了草甘膦除草劑,鳳岡縣綜合行政執法局要求基地對使用過草甘膦的茶園進行無害化處理,並按《農藥管理條例》第60條規定對該公司罰款8000元;湄潭縣馬山鎮聚合村四名茶農在自家茶園違規使用草甘膦等化學除草劑,湄潭縣綜合行政執法局依據相關規定,對四名茶農處以3200元罰款。 「寧要草,不要草甘膦!」貴州以零容忍的態度守住貴州茶乾淨底線。 特別是貴州有了全國第一的茶園面積和高關注度後,全面防控質量安全的隱患與壓力倍增,貴州仍全力嚴守質量安全紅線,嚴格質量安全管理。 去年,下發了黔農辦發〔2019〕58號文件,先後組織開展以茶園為主的草甘膦等除草劑專項整治行動、以查處催芽素和違禁農藥為重點的茶葉質量安全專項檢查,督促各地開展質量安全風險排查。 自2012年以來,貴州茶葉在國家農業農村部質量安全情況檢測中連續8年合格,居全國前列。 「我們以質量安全為保障,推動綠色發展,按照歐標、有機、綠色標準,堅決打擊違規使用農藥和除草劑行為,發現一處查處一處。」貴州省農業農村廳農安處副處長蔡興洪說,用實際行動呵護貴州茶的乾淨。
曠光彪 攝
智慧農業 推動現代農業發展
科技技術引領現代農業發展新航向。 在貴州高原春雪有機茶業有限公司茶葉基地,一架值保無人飛機在茶園上空盤旋,「滿載20kg,每小時精準作業150畝,這架無人機可以自動規劃航線和噴量。」工作人員介紹說,植保無人機具有精準施藥效果好、節水節藥能力強、省時省力效率高等優點。 貴定縣178個智能物聯網太陽能殺蟲燈已投入使用,覆蓋面積約1萬畝,每畝可提高500元產值。該殺蟲燈添加無線通訊模塊,將殺蟲燈的運行狀態和採集數據實時上報雲端,足不出戶便可遠程查看。 …… 如今,在貴州的各大茶園裡,一個個「黑科技」助力構建起綠色防控體系,大大節省了人力和農藥成本,茶葉品質也得到明顯提升。 另外,依託大數據優勢,貴州在全國率先創建了全程可追溯的貴州省茶葉質量安全雲服務平臺。貴茶集團建立的全程可追溯系統從前端的茶園管控、到生產過程、再到精製拼配、包裝銷售均實現了可追溯。 「數據集成,產品追溯,科學管控,品質提升」,茶葉質量安全的信息化建設讓產品全程可控,讓消費者全方位了解到一杯茶生產全過程,進而確保貴州茶葉質量安全的公信度和核心競爭力,貴州茶產業逐步成為貴州農業現代化進程中的閃亮名片。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金忠秀
編輯 唐怒嬌
編審 劉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