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樹也要卡路裡!好肥才能種好茶!
在湄潭縣高原春雪有機茶業有限公司群豐茶葉種植基地的茶園淺耕追肥應用中,5月26日施肥,6月5日便看到明顯效果。「我們的茶葉專用肥為高濃度產品,使用後對茶芽密度、百芽重、茶芽長度、產量和胺基酸含量等方面都有良好的表現。」中國農業技術推廣協會常務理事、國家高級農藝師、貴州磷化集團高檔化肥研究所副所長田樹剛介紹。近日,在遵義湄潭舉辦的全省茶產業大會上,作為國內高端茶葉營養供應商的貴州磷化集團推出定製化特種功能肥「茶之福」,以己之所長為貴州「乾淨茶」保駕護航,助力我省茶產業高質量發展。
量身定製 品質效益「雙提升」茶產業的健康發展,是一項系統性工程,茶葉營養則是其中至關重要的環節,充足的養分供應是茶葉高產優質的物質基礎。在茶葉的實際種植過程中,因選肥不當、使用方法不正確等,不僅會造成土壤板結、地力衰退、植株生長不良,還會導致茶葉「質」和「量」「雙低」。於是,滿足茶葉營養,關鍵在於「精準施肥」。「我們不僅根據作物的營養喜好制定專業配方,還根據目標產量來制定施肥方案,還會提供配套的技術服務,磷化集團推出的『茶之福』就是為貴州省茶產業『量身定製』。」田樹剛介紹到。茶葉專用肥的使用,性價比高,降低了貴州茶生產消耗。據介紹,目前茶葉專用肥生產成本從原來超過2300元每噸降到2100元每噸,降本效果已通過銷售價格下降直接體現在農戶使用端;按幹茶產量在200kg每667平方米左右的茶園,茶葉專用肥平均用量僅100-120kg每畝,較常規複合肥減少10-15kg每畝左右。「企業服務好產業,產業效益好了,企業也會受益;不僅如此,產業的發展又帶動當地農民脫貧致富,實現『三贏』的發展生態圈。」貴州磷化集團旗下化肥營銷主體單位甕福農資公司總經理鄧軍表示。
因地制宜 產品產業「雙發展」加大科研投入,建立「企業+科研院所+產區基地」的三級技術創新平臺。根據我省茶葉的需肥特點,結合茶葉品種、樹齡(幼齡、成齡)、土壤肥力狀況、目標產量等,經過創新方式生產,磷化集團已開發出普遍適用於貴州茶葉用肥的三大品類解決方案,即兩款茶葉專用肥配方(高塔硝硫基複合肥)、茶葉專用高端水溶肥料、中藥材生物活性酶改良劑製備有機肥源。值得一提的是,磷化集團與貴州益全佳科技有限公司開展技術合作,研發生物活性酶生長營養劑。通過生物活性酶的應用,廣闢有機肥源,對增加茶園土壤有機質,改良土壤,提高肥料利用率有良好的作用。茶產業得以健康發展,肥料產品可作為磷化集團在高端茶葉肥料市場的有益補充。磷化集團與省農科院茶科所共同起草編制了《貴州茶園施肥技術規程》,以正確的肥料品種、用量、施肥時間和使用方法,全方位指導茶葉種植,提高施肥效率,提升茶葉品質和產量。「接下來,磷化集團還將結合現有的茶產業領域研究成果,加大對貴州各個茶產業重點市場的調研,精準研發與茶產業配套的肥料產品。」貴州磷化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楊三可在全省茶產業發展大會上說。
科技服務 線上線下「雙驅動」好原料才能造出好肥料,好肥料才能種出乾淨好茶。磷化集團擔起我省推廣茶葉專用肥的重任,為我省茶產業發展提供了營養供應保障,也解決了技術服務的「最後一公裡」問題。如今,磷化集團在全省範圍內已經大量開展了試驗示範工作,到目前為止,配合茶葉綠色防控工作,已完成了湄潭600畝、思南300畝、臺江500畝高原茶場專用肥的試驗示範基地建設。接下來還將在安順、甕安、畢節、興義、六盤水等茶葉產區大量開展茶葉專用肥的示範推廣。除此之外,磷化集團還組建了配套的農化技術專家團隊,能夠在茶葉種植過程中提供專業的技術服務及解決方案。從今年的5到12月,還計劃在全省範圍內舉辦40場次茶葉種植技術培訓活動,切切實實地手把手指導前端種植。線下做培訓,線上再發力。由磷化集團對接客戶,以大數據為支撐,利用公共社交行動網路平臺,引導茶農使用磷化集團自主開發的「福農寶」、「誠信購」等APP和小程序開展網購活動,掌握肥料需求,並第一時間開展各種作物的種植、施肥諮詢等農化服務,同步提供氣象信息、種植情況、需求情況、化肥價格變化、主要農副產品價格變化等增值服務,擴展銷售渠道,依託政府平臺,與各縣、區級茶辦(農辦)、茶葉專業合作社對接,開展直銷工作。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金忠秀
編輯 唐怒嬌
編審 劉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