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淨茶,貴州制!全省茶園病蟲害綠色防控片區培訓會在思南舉行

2020-12-05 天眼新聞

8月11日,由貴州省農村產業革命茶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的貴州省茶園病蟲害綠色防控片區培訓會在思南縣舉行,省人大財經委、省農業農村廳、貴州大學、省農科院有關領導,銅仁、遵義、黔南、黔東南四個市(州)以及石阡、印江、松桃、沿河等23個茶葉主產縣(市)農業農村局分管領導、植保站站長,茶企代表等100餘人參會。

專家現場介紹波斯菊以草養草綠色防控原理。

當天上午,與會人員現場觀摩了思南白鷺茶葉有限公司茶葉種植基地歐盟有機茶園綠色防控技術實施區和常青種養專業合作社茶葉種植基地綠色防控情況。 

培訓會上,思南縣副縣長張曲重點介紹了該縣茶園綠色防控的推廣及運用,省植保植檢站研究員談孝鳳、貴州大學教授金林紅作了關於茶園生態健康管理、茶園病蟲害防控技術的專題報告。省農業農村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省農村產業革命茶產業領導小組副組長胡繼承作主題發言。

據了解,2012年以來,貴州已經連續六次召開全省茶園病蟲害綠色防現場會,將質量安全視為貴州茶產業的生命線。  到2020年,貴州茶園面積700萬畝,連續7年全國第一,茶葉質量安全決定著產業發展成敗。

觀摩會上,省農業農村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省農村產業革命茶產業領導小組副組長胡繼承強調綠色防控的重要性。

省農村產業革命茶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謀劃提出全省茶產業發展「守正創新、正本清源、確立地位」的總體思路,其中,「守正」就是要守住中國茶園面積第一大省,守住乾淨茶、生態茶、綠色茶的品質。今年受新冠疫情影響,全國上半年出口茶葉量同比下降了1.65%,而貴州茶出口卻逆勢上揚,1-6月,從貴陽海關出口茶葉0.11萬噸、0.33億美元,同比分別增20.3%和96.3%,這都是乾淨茶帶來的成效。 

2019年,我省實行病蟲害統防統治面積217.03萬畝,推廣以草抑草、以草治草面積20.36萬畝,建立林-灌-草立體生態系統示範點162個,推廣面積57.8萬畝。今年,全省要開展全程綠色防控集成技術示範面積100萬畝以上,推廣應用面積300萬畝以上;示範區總體防控效果達到80%以上,化學農藥使用量下降30%以上。

培訓會現場。

下半年,我省還要深入開展以茶園為主的草甘膦等除草劑專項整治行動、以查處催芽素和違禁農藥為重點的茶葉質量安全專項檢查,全面實施茶園「清園行動」,推動貴州茶產業標準化、規模化發展,突出貴州茶綠色、生態、健康、安全的品牌核心競爭力,走出一條以茶保生態的高質量發展新路。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樊園芳

編輯  步芝梅

編審  徐嘉民

相關焦點

  • 綠色防控為貴州「乾淨茶」保駕護航
    在貴州高原春雪有機茶業有限公司茶葉基地,值保無人飛機在茶園上空盤旋;茶樹間種植有驅避害蟲植物--香茅草;顯花植物--紫蘇為天敵提供蜜源……近日,全省茶產業發展大會參會代表走進湄潭縣茶園,紛紛表示意識到在茶園裡運用合理的綠色防控技術對茶樹健康生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貴州在推進乾淨茶產業體系上邁出堅實步伐
    去貴州喝乾淨茶」在今年貴州茶產業博覽會期間,廣東、山東的客商繼去年之後,再次包高鐵、飛機前來「赴會」,四川、廣西客商組建車隊來到貴州湄潭,各地客商紛至沓來,「搶奪」黔茶商機。在大力推廣生態文明建設的今天,貴州在夯實產業發展的基礎上,把「乾淨黔茶·全球共享」的發展理念貫穿到新時代茶文化的發展內涵中,堅持生態無汙染、乾淨安全的底線原則為標準。
  • 貴州乾淨茶產業體系從小變大由大到強
    ——全面開展病蟲害綠色防控,大力推廣「林中有茶、茶中有林」的生態建園模式。——國內高端茶葉營養供應商的貴州磷化集團推出定製化特種功能肥「茶之福」。——組織開展以茶園為主的草甘膦等除草劑專項整治行動、以查處催芽素和違禁農藥為重點的茶葉質量安全專項檢查,督促各地開展質量安全風險排查。
  • 貴茶一枝花 貴肥來當家
    近日,在遵義湄潭舉辦的全省茶產業大會上,作為國內高端茶葉營養供應商的貴州磷化集團推出定製化特種功能肥「茶之福」,以己之所長為貴州「乾淨茶」保駕護航,助力我省茶產業高質量發展。量身定製 品質效益「雙提升」茶產業的健康發展,是一項系統性工程,茶葉營養則是其中至關重要的環節,充足的養分供應是茶葉高產優質的物質基礎。
  • 市植保站:舉辦政策解讀及病蟲害監測防控培訓會
    近日,市植保站舉行《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條例》解讀暨草地貪夜蛾監測防控技術培訓會,我市部分職業農民、種糧大戶代表參加培訓。培訓會上,市植保站工作人員詳細解讀了《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條例》,使廣大種植戶在防治中有法可依,有規可尋,同時,專家技術員還從草地貪夜蛾幼蟲、成蟲的識別方法、防治技術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解。種糧大戶 馮震(今天通過華陰市植保站對這《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條例》有所了解,也學到了一些關於病害的有關政策條例。
  • 全國農技中心關於印發果菜茶等作物重大病蟲害和草地螟防控技術...
    農技植保〔2020〕45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植保(植檢、農技)站(局、中心),天津市、遼寧省農業發展服務中心,廣東省農業有害生物預警防控中心,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技推廣總站: 為切實做好2020年農作物重大病蟲害防控工作,紮實推進農藥減量增效,助力農業綠色高質量發展,我中心組織制定了《2020年馬鈴薯重大病蟲害防控技術方案》《
  • 中國古丈有機茶發展高峰論壇在長沙舉行
    新湖南客戶端4月21日訊(記者 劉亞群 通訊員 石立新 匡皓)今天下午,「舌尖山水、古丈毛尖」中國61古丈有機茶發展高峰論壇在長沙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茶葉界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品茶論茶,共同為古丈茶產業的發展出謀劃策。
  • 貴州「甕安歐標茶」暢銷海內外
    甕安縣委宣傳部供圖中新網貴州甕安7月7日電 (記者 劉鵬袁超)記者7日從甕安縣委宣傳部獲悉,「甕安歐標茶」深受海內外市場青睞。數據顯示,2018年,甕安縣投產茶園產幹茶共13150噸,實現總產值13.5億元人民幣,生產的綠茶、紅茶、白茶、黃金芽、碾茶等主要產品遠銷杜拜、摩洛哥、日本、英國等國家和地區。
  • 陳宗懋院士談茶葉質量安全和綠色防控
    陳宗懋院士創建了茶葉中農藥殘留控制和茶園昆蟲化學生態學兩個新興茶學領域,率先提出用茶湯的農藥殘留水平來制定茶葉中殘留標準,取得國際公認。 陳宗懋院士主持制訂和修訂農藥殘留國際與國家標準10多項,近年來創立了茶園水溶性農藥替代技術及茶園綠色防控新技術體系。
  • 設施農業生產病蟲害綠色防控及安全用藥技術
    隨著綠色及無公害農產品的不斷實施,老百姓越來越重視餐桌上的飲食安全,無公害蔬菜日趨受到人們的信賴。科學安全使用農藥,是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關鍵,但在蔬菜生產中,由於各類化學農藥的普遍使用,病蟲害抗性日趨嚴重,同時對人民身體健康也造成一定程度影響。那麼,在設施農業生產病蟲害防治上如何才能做到準確科學有效呢? 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則至關重要。
  • 福建省2017年茶樹主要病蟲害發生和防治
    5-6月溫溼度適宜,夏茶期食料豐富,是我省低海拔茶園病蟲害發生的一個高峰期。各地植保部門應加強監測,及時發布病蟲情報,抓住關鍵期指導茶農適時科學防控,積極推廣綠色防控技術和專業化統防統治,選用高效、低毒、無殘留、無出口限制的農藥,注意用藥安全間隔期與安全用藥次數。
  • 上海首次書店(思南書店「LRB」片區)考察實錄
    大致兩面半的書牆做了幾個單一的分類(歷史、經濟和政治等),大多都沒有對應的介紹(如果沒有LRB的招牌,大家可能會覺得這只是一個外文圖書區)。這裡很可惜的是LRB品牌雖然過來了,但是缺少了真正的活力,那就是書評的互動。在倫敦的LRB書店和這裡的片區裝飾一樣,而且店也不大,一邊是底層+地下層的書店區,一邊則是蛋糕咖啡區。
  • 威寧選手在貴州省採茶技能競賽全省總決賽中榮獲銀手指獎
    4 月 26 日,2020年貴州春季鬥茶大賽·採茶技能競賽全省決賽頒獎儀式在清鎮市紅楓山韻茶場隆重舉行。來自威寧爐山鎮香爐山茶園的參賽選手陳豔經過層層選拔,獲得銀手指獎。陳豔的獲獎證書威寧農業農村局茶產業辦公室負責人陳仲國介紹,為積極響應貴州省脫貧攻堅「衝刺90天打贏殲滅戰」號召和全省採茶技能競賽活動的相關要求,推廣綠茶「雙手採摘」技術,提升茶農採茶技能水平,切實提高茶農收入,促進茶產業提質增效。
  • 草莓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
    草莓病蟲害的綠色防控堅持「預防為主、全程控制」「治早、治小、治準」的原則,將生物、生態、物理等防控技術結合起來,同時在生產過程中禁用高毒、高殘留的農藥,既控制有害生物發生危害,推進農藥減量使用,又能提升草莓產品質量,進一步降低病蟲抗藥性、食品安全、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環境等方面的風險
  • 雲南思茅有機茶產業呈現強勁生命力
    目前,思茅區建成綠色茶園17萬畝,其中有機茶園認證與轉換面積5.3萬畝;按照「茶+有機肥+配方肥」「茶+有機肥」「茶+自然生草+綠肥」三個模式,推廣1.7萬畝有機肥替代化肥示範項目,實現化肥減量17.8%,園區內75%的茶園達到國家標準園水平。 這次疫情讓消費者的健康意識普遍提高,茶葉因為健康的產品屬性,會得到更多消費者的認可,茶葉會加快回歸大眾消費市場。
  • 江蘇南通十字花科蔬菜主要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
    江蘇南通十字花科蔬菜主要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王錫娥十字花科蔬菜是南通市崇川區常見的一類蔬菜,種植品種有西蘭花、大白菜、甘藍、青菜和蘿蔔等,常發生的病蟲害主要有軟腐病、黑腐病、霜黴病、菜粉蝶、斜紋夜蛾、甜菜夜蛾、蚜蟲和煙粉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