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17年茶樹主要病蟲害發生和防治

2020-12-06 中國農資網

5-6月溫溼度適宜,夏茶期食料豐富,是我省低海拔茶園病蟲害發生的一個高峰期。各地植保部門應加強監測,及時發布病蟲情報,抓住關鍵期指導茶農適時科學防控,積極推廣綠色防控技術和專業化統防統治,選用高效、低毒、無殘留、無出口限制的農藥,注意用藥安全間隔期與安全用藥次數。

一、 茶假眼小綠葉蟬

茶樹最主要病蟲害之一。據尤溪、武夷山、福安、福鼎、華安、南靖等地近期調查,平均百葉蟲量為1-10頭,蟲梢率2%-14%,低於去年同期。該蟲正進入第一個蟲口高峰期(5-6月),預計偏重發生。

防治意見:

(1)及時分批採茶,可明顯降低蟲口密度。

(2)色板誘殺。可在琥珀色和黃綠色紙板上塗上機油和觸殺性殺蟲劑製成毒紙板,高於茶叢掛於茶園內進行誘殺。

(3)藥劑防治:當百葉蟲量達6頭以上時應進行全園防治,未達防治指標的可酌情挑治並注意保護天敵。藥劑可選用15%唑蟲醯胺懸浮劑、20%呋蟲胺懸浮劑、25克/升聯苯菊酯乳油、70%吡蟲啉水分散粒劑、500克/升丁醚脲懸浮劑、150克/升茚蟲威乳油等。

二、茶尺蠖與油桐尺蠖

茶尺蠖1年發生4-5代,是危害最嚴重的害蟲之一,有間隙暴發現象;油桐尺蠖1年發生3代,以夏、秋茶為害重,閩東、閩北茶區發生較重。福安市在社口鎮監測, 3月16日燈下始見蛾,3月25日茶園始見幼蟲、比去年提前5天,3月29日調查每平方米茶叢有1齡幼蟲2-3頭。福鼎市4月27日調查,低海拔茶園出現第一代幼蟲,零星發生,個別茶園每平方米達10頭以上、以2-3齡幼蟲為主。

防治意見:

(1)利用成蟲趨光性燈光誘殺。

(2)當茶尺蠖或油桐尺蠖每平方米蟲量達7頭時,在幼蟲低齡期藥劑防治。藥劑可選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劑、25克/升聯苯菊酯乳油、茶核·蘇雲菌懸浮劑等。

三、茶黑刺粉蝨

1年發生4代,一般第一代為主害代,一代幼蟲發生期在4月中旬至6月下旬,是防治關健期。預計上半年中等、局部偏重發生。福安市監測,3月27日茶園始見成蟲、比去年提前3天,4月5日百葉成蟲2-5頭,4月11日百葉成蟲9-12頭。大田縣監測,4月6日百葉成蟲3-6頭,4月13日百葉成蟲10-15頭。南靖縣5月1日調查,黑刺粉蝨平均蟲梢率22.7%,百葉成蟲18.3頭。

防治意見:

(1)在茶園應用頻振式殺蟲燈或懸掛塗有化學信息素的黃色粘蟲板進行誘殺。

(2)藥劑防治:當小葉種每葉蟲量達2-3頭或大葉種每葉蟲量達4-6頭時,於低齡若蟲盛發期及時防治,嚴重的茶園7天後再噴1次。藥劑可選用250克/升溴氰菊酯乳油、25克/升聯苯菊酯乳油、32%聯苯·噻蟲嗪懸浮劑等。

四、茶麗紋象甲

1年發生1代,5-6月間是成蟲為害盛期。武夷山市5月1日調查,每平方米有成蟲1.5頭;福鼎市近期調查,零星發生,有發生的茶園每平方米成蟲3-6頭;福安市近幾日調查,3個測報點目前都還沒有發現成蟲出土為害;南靖縣5月1日在南坑鎮調查,每平方米有蟲1.6頭。預計全省茶麗紋象甲中等、局部偏重發生。

防治意見:

(1)農業防治:結合茶園耕翻鬆土,殺滅土中的幼蟲和蛹;利用成蟲的假死性,人工鋪膜振落集中捕殺。

(2)藥劑防治:成蟲盛發期每平方米蟲量達15頭時藥劑防治。藥劑可選用25克/升聯苯菊酯乳油等。

五、茶橙癭蟎

全年最高峰在5-6月與9-10月,以夏、秋茶為害最重。安溪縣4月初調查,葉蟎類平均每葉有蟲4.3頭,高的每葉有15頭以上。福安市4月25日調查,橙癭蟎蟲葉率4%,每葉有蟲1.5頭。南靖縣5月1日調查,橙癭蟎蟲葉率2.2%,每葉有蟲2.7頭。

防治意見:於幼蟎、若蟎盛發期,當百葉蟲口密度超過10頭(或每平方釐米葉面積有蟲3-4頭)時藥劑防治。藥劑可選用99%礦物油乳油、0.5%藜蘆鹼可溶液劑等。

六、茶黑毒蛾

我省局部茶區為害嚴重,一年發生4代,第二代蟲量最大,夏茶受害最重。主要以幼蟲咬食葉片為害,其食量驚人,若不及時防治,在幾天內就會暴發成災,嚴重威脅茶葉的產、質量。

防治意見:

(1)利用成蟲趨光性燈光誘殺,利用高齡幼蟲假死性鋪膜振落集中捕殺。

(2)藥劑防治:於低齡幼蟲盛發期,第1代幼蟲每平方米達4頭或第2代幼蟲每平方米達7頭時藥劑防治。

七、茶餅病與茶炭疽病

茶餅病常發生於高海拔茶區,為害嫩梢葉,一般有3-5月和9-10月2個高峰期,在發病前或發病初期開始施藥,藥劑可選用1.5%多抗黴素可溼性粉劑、3%多抗黴素可溼性粉劑等。

茶炭疽病主要為害成葉、或老葉,高溫高溼有利發病,全年以梅雨季節和秋雨季節發生最盛,在發病前或發病初期開始施藥,藥劑可選用250克/升吡唑醚菌酯乳油、10%苯醚甲環唑水分散粒劑、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等。

相關焦點

  • 浙江省當前茶樹主要害蟲發生與防治
    當前茶樹主要害蟲有:小綠葉蟬、茶尺蠖、茶橙癭蟎、茶黑毒蛾、茶麗紋象甲等,地區間、地塊間發生情況差異大,各地要加強對茶園病蟲的調查,分類指導,及時做好防治工作,保障茶產品質量安全和茶園生態環境安全。小綠葉蟬:據西湖區6月2-3日調查,百葉蟲量平均4.8頭,幅度在0-17頭。
  • 松江區2020年11月蔬菜主要病蟲害的發生及防治
    多數病蟲害的發生開始減少;保護地蔬菜霜黴病為主要病害。部分特早熟的春播作物開始進入育苗階段,具體病蟲發生情況和防治措施推薦如下:一、十字花科蔬菜病蟲害的防治繼續加強對十字花科蔬菜霜黴病的防治,甜菜夜蛾和斜紋夜蛾等害蟲為發生末期,需注意田間發生動態進行防治。
  • 總結病蟲害防控 為明年病蟲害防治做準備
    已公開徵求意見的《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條例》對於植保植檢機構的屬性、農業經營主體對農藥的使用、植保社會化服務組織的行為規範等,將發揮重要的指導作用;未來也將與《植物檢疫條例》、《農藥管理條例》組成三駕馬車,為農作物病蟲害防治保駕護航。  據楊副站長介紹,2017年我省病蟲害呈現中等發生態勢,程度略輕於2016年;經初步統計,2017年的農藥使用量較2016年略減,製劑7萬多噸。
  • 油茶樹主要病蟲害的防治與管理
    該病子房和幼果發病時膨大如桃,一般直徑5-8釐米,大的可達12釐米以上,因而稱為「茶桃」,葉芽受害後,往往幾個葉片腫大、變成肥耳狀,故又名「茶桃」。該病病菌是細粒外擔菌,擔子孢子成熟後,借風傳播,浸染寄生感病部位,一年發生一次。病菌的越冬場所,是前1年受到伎染的花芽和葉芽,病菌以菌絲狀態潛伏在植物組織內越冬。第2年春季,帶菌的組織發病。
  • 胡蘿蔔主要病蟲害發生種類、發生特點與綠色防控技術
    胡蘿蔔主要病蟲害發生種類、發生特點與綠色防控技術羅集豐,王長龍基金項目:揭陽職業技術學院校內重點課題—— — 胡蘿蔔病蟲害統防統治與綠色防控融合探索。胡蘿蔔因營養豐富、嫩脆多汁而深受人們喜愛,市場需求量大,栽培面積廣,病蟲害發生為害普遍。
  • 鐵皮石斛主要病蟲害防治技術
    鐵皮石斛主要病蟲害防治技術 一、 疫病 該病發生在 8~10 月,主要為害整個植株,黑褐色的病斑首先出現在植株的基部,呈水漬狀在防治上,應加強水分管理,控制蔭棚內溼度;在梅雨季節要拉開蔭棚周圍遮陽網,進行通風換氣降溼,減少病害發生;發病嚴重的植株應該及時拔除並帶出蔭棚進行焚燒處理;藥劑可用波爾多液或代森錳鋅進行防治。二、 炭疽病 該病發生在 7~8 月,主要為害植株葉片。
  • 臺灣農作物病蟲害防治進展
    臺灣島溫暖的氣候條件,為爆發性病蟲害的發生提供了良好的「溫床」。防治爆發性的病蟲災害,除了施用速效性農藥進行抑制外,別無其它急救辦法。最早用於病蟲害防治的藥劑為無機和植物性農藥二種,無機農藥有砒劑、銅劑、石灰硫磺、黃磷等,植物性農藥有魚藤精、除蟲菊和尼古丁等。
  • 秋季茶樹防治害蟲技術
    夏末秋初,氣溫下降,多數害蟲的發生量有所回升,甚至出現大暴發現象,輕者影響秋茶產量,重者影響樹勢和翌年春茶生產,因此,必須做好防治工作。夏末秋初常見的害蟲主要有假眼小綠葉蟬、茶刺蛾、茶黑毒蛾等害蟲。
  • 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 725 號《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條例》已經2020年3月17日國務院第86次常務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20年5月1日起施行。總 理  李克強2020年3月26日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條例第一章 總  則第一條 為了防治農作物病蟲害,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農產品質量安全,保護生態環境,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制定本條例。
  • 茶樹小蓑蛾主要有哪些為害症狀?該如何防治?
  • 草莓常見病蟲害及防治方法
    現在種植草莓的農民朋友越來越多,但要保證草莓的質量,就必須做好草莓常見病蟲害的防治工作。1.蚜蟲害蟲主要吸收草莓的幼葉、花、心葉和背面的汁液,受影響的葉子捲曲、變形和變形,草莓的生長受到阻礙。防治方法:病蟲害發生後,可使用10%吡蟲啉潤溼性粉劑進行噴霧防治,效果良好。
  • 保山市召開萬壽菊病蟲害防治現場會
    原標題:我市召開萬壽菊病蟲害防治現場會目前,我市萬壽菊移栽工作已經結束,工作重心已轉入中耕管理。市農業農村局於日前組織12個萬壽菊種植鄉鎮農科站長、業務人員和輔導員到界頭鎮召開萬壽菊病蟲害防治現場會。會議對近期萬壽菊病蟲害防治工作作了安排布置;對近期萬壽菊發生的病蟲害作了介紹,並針對不同病蟲害危害症狀及防治方法作了詳細講解及現場指導培訓。近期,我市植保站通過對不同海拔鄉鎮種植的萬壽菊進行調查,發現均不同程度都有病蟲害發生。
  • 馬鈴薯發生病蟲害的原因是什麼?防治方式很重要,種植戶要掌握
    其實不論在種植任何的農作物時,種植戶們都不願意遇到病蟲害,因為它造成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甚至可以傷害到整個田裡的種植戶,所以必須要弄清楚自己所種農作物為什麼會發生病蟲害,同時也要學習些專業的防治方式。1、馬鈴薯病蟲害的原因造成馬鈴薯病蟲害的主要因素就是病毒感染,感染的方式分為多種,分別是觸碰傳毒、蟲類介體散播、馬鈴薯傳毒和土壤傳毒等幾種,最初的感染源是種植了帶有病毒的馬鈴薯,或是土壤裡有寄生的蟲害,而主要散播的是蚜蟲,另外還有一些外在的因素,比如農具、人和動物等。此外要是栽培的標準很差,也會引發大量的蚜蟲,這些都會給種植帶來危害,降低生產的水平。
  • 開展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工作
    2020年8月初,市城管局下屬單位市園林局對全市園林綠化苗木進行了病蟲害防治基礎調查。經調查,目前市區綠化苗木主要病害為白粉病、煤汙病 ;侵染性病害多發植物主要為黃楊、叢生紅葉李,貼梗海棠等;蟲害為蚜蟲、蚧殼蟲、金龜子、春尺蠖、葉峰等;侵染性蟲害多發植物主要為柳樹、紅葉李、刺玫等。8月19日開始,為有效防治病蟲害的擴散、蔓延,市園林局組織12名工作人員對市區蟲口發生密度大,侵染性較重的 21條道路的行道樹及分車綠化帶苗木進行葉峰蟲害防治。
  • 國家林業局就刺桐姬小蜂疫情及「十一五」森林病蟲害防治舉行新聞...
    2005-10-24 10:05:11魏殿生: 刺桐姬小蜂是2004年定名的定名的新種害蟲,在我國大陸是新記錄,臺灣認為是繼紅火蟻之後的又一重大外來有害生物。有關專家分析認為,刺桐姬小蜂在我國的發生至少有2-3年的時間。近年來在新栽植的植株上發生和危害嚴重,主要發生在城區和近郊。刺桐屬植物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栽培歷史,是我國優良的鄉土樹種和重要的藥用植物。
  • 茶樹常見害蟲:茶梢蛾,長白蚧的防治方法
    茶梢蛾發生規律與習性茶梢蛾在秦巴山區每年發生1代,以幼蟲在枝梢蟲道內越冬。第二年5-6月化蛹,6月-7月下旬,成蟲開始羽化產卵,卵產於茶樹中下部枝梢葉柄附近,7月上旬開始陸續孵化。幼蟲孵化後爬至葉背潛入葉內,在上下表皮間啃食葉肉,形成蟲斑。10月以後,幼蟲陸續從葉片移到枝梢上,從節間蛀入枝梢內危害並越冬,有時,轉移的時間可持續至第二年3月。
  • 2021年農作物病蟲害發生趨勢預測來了
    2020—2021年度全國植保植檢重大信息 2021年 農作物重大病蟲害發生趨勢是怎樣的? 農作物病蟲害怎樣防治? 有哪些綠色防控技術?
  • 2021年農作物病蟲害發生趨勢預測來了,趕緊收藏
    2021年農作物重大病蟲害發生趨勢預估從全局來看,由於病蟲害發生基數高,作物布局、種植制度和氣候條件總體有利,2021年我國農作物主要病蟲害仍維持重發態勢。稻縱卷葉螟2021年稻縱卷葉螟在江南、西南東部和長江下遊稻區將偏重發生,華南、西南西部和江淮稻區中等發生。預計全國發生面積為2.1億畝次,防治面積為2.5億畝次。4.
  • 生物防治病蟲害的尖兵
    三江源自然生態保護區是我國面積最大的自然保護區,當地廣闊的天然草場在畜牧業生產中從未使用違禁化學物質,但近年來碰到了一個大難題:草原毛蟲發生面積逐年增加,採用傳統的防治工具和方法已難以應對。這款無人直升機就是專為三江源的草原毛蟲防治而研製的,該公司以生物方法研製的白僵菌產品對草原毛蟲有著良好的防控效果。
  • 植物病蟲害生物防治技術的難點和思路
    大量的外物引入,很多病蟲害和微生物也隨之遷移入侵,使得本土植物日益減少,生態狀況進一步惡化。在使用生物防治技術的過程中還存在以下幾個問題。,由於缺乏人力、物力和資金的支持,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有著相對嚴峻的生物防治趨勢,無法準確開展植物病蟲害監測工作,不能及時將科研成果與植物生長的實際狀況聯繫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