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樹主要病蟲害的防治與管理

2021-01-08 金稻穀農技

油茶病害種類大約有30多種,其中主要有軟腐病、炭疽病、茶餅病、煤汙病、爛腳病、半邊瘋、根腐病等。#種植#

1、軟腐病

分布在,中國亞熱帶地區均有不同程度發生。主要為害油茶葉片和果實,也能侵害幼芽嫩梢。受害油茶樹葉片、果實大量脫落,嚴重影響生長和結果。油茶軟腐病在成林中常塊狀發生,單株受害嚴重。  

油茶軟腐病對油茶苗木的危害尤為嚴重。在病害暴發季節,往往幾天內成片苗木感病,引起大量落葉,嚴重時株病率達100%,嚴重受害的苗木整株葉片落光而枯死。

症狀:葉上病斑多從葉緣或葉尖開始,也可在葉片任何部位發生。侵染點最初出現針尖樣大的黃色水漬狀斑,幾個小病斑可擴大聯合成不規則形大病斑。侵染後如遇連續陰雨天氣,病斑擴展迅速,邊緣不明顯,葉肉腐爛,呈淡黃褐色,形成「軟腐型」病斑。這種病葉常在二三天內紛紛脫落。侵染後如遇天氣轉晴,病斑擴展緩慢,棕黃色至黃褐色,中心褐色,邊緣明顯,形成「枯斑型」病斑。這種病葉不易脫落,有的可留樹上越冬。  

葉片感病5~7天後,在適宜的溫度、溼度條件下,病斑上陸續產生許多近白色、淡黃色乃至淡灰色的蘑茹型分生孢子座。病害能侵染未木質化的嫩梢和幼芽。受害芽或梢初呈淡黃褐色,並很快凋萎枯死,呈棕褐色,可留樹上越冬。條件適宜時其上可產生大量蘑菇型分生孢子座。

感病果實最初出現水漬狀淡黃色斑點,斑點逐漸擴展成為土黃色至黃褐色圓斑,與炭疽病初期症狀相似,但軟腐病病斑色澤較淺。侵染後如遇陰雨天,病斑迅速擴大,圓形或不規則形,病部組織軟化腐爛,有棕色汁液溢出。如遇高溫乾旱天氣,病斑呈不規則開裂。

軟腐病發病規律:當日平均氣溫回升到10℃以上,越冬菌絲開始活動,雨後陸續產生蘑茹型分生孢子座,是病害的初侵染源。氣溫在10~30℃間,蘑菇型分生孢子座均能發生侵染,但以15~25℃發病率最高。

超過25℃發病率顯著下降。蘑菇型分生孢子座的傳播和侵染都需要雨水及高溼的環境,因此適宜侵染的溫度範圍內,空氣溼度與病害發生的關係十密切。據試驗在不保溼條件下,相對溼度低於98%。

便不能發生侵染。在林間只有陰雨天才能滿足這一條件。所以油茶軟腐病只有在陰雨天發生。每次中到大降雨後,林間相繼出現許多新病株、新病葉。雨量大,雨日連續期長,新病葉出現多。反之則病葉少。4~6月是南方油茶產區多雨季節,氣溫適宜,是油茶軟腐病發病高峰期。10~11月小陽春天氣,如遇多雨年份將出現第二個發病高峰。

2、炭疽病

分布及為害部位:全省分布,主要為害油茶葉片和果實。受害油茶樹葉片、果實大量脫落。

症狀:病果初生黑褐色的斑點,以後擴大成圓形、中央灰黑色、邊緣黑褐色的病斑,嚴重時全果變黑,其上生黑色小點,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盤。雨後或經過露水溼潤,盤上產生黏性粉紅色的分生孢子膿。病果一般在10左右即脫落,少數不脫落的病果常沿病斑中部開裂,種仁散落。

葉上病斑常沿葉緣發生,多呈半圓形,黑褐色,邊緣紫紅色,後期病斑中心灰白色,內輪生小黑點。

嫩梢病斑橢圓或梭形,初為黑褐色,後轉黑色,部分以上枯死。春季,樹下部萌櫱上病斑較多老枝病斑梭形或不規則形。花蕾病斑多在基部鱗片上,不規則形,黑褐色或黃褐色,後期灰白色,上有黑點。

炭疽病發生規律:病害終年都有發生。果實炭疽病一般發生於5月初,8-9月為發病盛期,並引起嚴重的落果現象,而且可以延續到霜降前後。

氣象因子的變化與病害的發展有著密切 的關係 ,其中以溫度為主導因子。溼度和雨量在一定的溫度基礎上,起著促使病害發展的作用。初始發病溫度為18-20℃,最適溫度27-29℃。夏秋間降雨量大,空氣溼度高,病害蔓延迅速。

油茶林立地條件 與病害的發生也有關係,陽坡、山脊和林緣比陰坡、山窩和林內的發病重;土壤瘠薄和衝刷嚴重的茶山上發病也重。油茶的不同品種對病害的感染程度也不同,目前我國大面積栽培的普通油茶最易感病,而小葉油茶則比較抗病,攸縣油茶為高抗品種。

3、油茶葉腫病

又叫葉腫病、茶桃。危害油茶芽、嫩葉、子房及幼果,對產量影響極大,嚴重發生時導致大量嫩稍枯死和落葉。該病子房和幼果發病時膨大如桃,一般直徑5-8釐米,大的可達12釐米以上,因而稱為「茶桃」,葉芽受害後,往往幾個葉片腫大、變成肥耳狀,故又名「茶桃」。

該病病菌是細粒外擔菌,擔子孢子成熟後,借風傳播,浸染寄生感病部位,一年發生一次。病菌的越冬場所,是前1年受到伎染的花芽和葉芽,病菌以菌絲狀態潛伏在植物組織內越冬。第2年春季,帶菌的組織發病。

病部的表皮破裂後飛放出成熟的擔孢子,借風雨傳播進行每年一次的侵染。有些成熟較早的擔孢子,侵入嫩芽和新葉後,當環境條件適合發病時,也可在當年春季在葉片上產生小型腫脹塊斑。

4、茶苞病

5、油茶半邊瘋

又叫油茶爛腳瘟、白皮乾枯病、油茶區均有發生。屬於真菌性病害, 病病原菌是碎紋伏革菌(Corticium scutellare Brek. et Curt.)。

該病多在枝、幹基部或中部傾斜面的下方發後,樹皮腐爛,木質部呈乾枯狀,灰褐色,呈膏似的膜狀菌絲體,最後病部下陷,形成潰瘍,呈長條狀。該病在老林和萌芽林內發生較多,青壯油茶林發生較少;陰坡和山窩發生較多,陽坡和山頂發病很少;密林發病多,稀林發病少。蔭蔽處病斑發展快,7-8月氣溫高時病斑發展快,到9月病斑擴大到最大。

6、根腐病

主要發生於4-5月和9-10月,7-8月是重病株死亡期。病原菌適宜生長於pH值為4左右的土中,特別是土壤粘重、排水不良時,適宜於感染部位和根部土壤越冬,主要從傷口或幼嫩表皮侵染。

7、煤煙病

在我國各油茶產區都有分布。感病油茶枝葉表面生一層黑色煙塵狀物,使之不能正常進行光合作用和氣體交換。受害輕的生長不良,落花落果,並使茶籽的產量和品質降低。煤汙病流行年份,油茶籽減產10%~25%。也在春季發病,此病害的發病高峰期與刺綿蚧和黑膠粉蝨的排蜜高峰期 (3--4 月和9--l0 月 ) 一致。

煤煙病症狀: 葉、枝上最初出現黑色煙塵狀斑點,圓形或不規則形,較稀薄,在葉上多自葉正面主脈兩側產生,後逐漸擴展並增厚,葉背面也有發生,形成一層黑色煙塵狀菌苔,厚可達0.4mm。

菌苔表面粗糙,或呈絨毯狀。在病菌分生孢子器大量產生時,菌苔上可見密生的鬃毛狀突起物,高可達1mm,在缺乏營養或環境條件不適時,菌苔收縮乾裂,可自葉面剝落。煤炱菌常借同翅目昆蟲排出的蜜露為營養來源,故病枝葉上常可見有這類昆蟲為害。

8、白娟病

症狀:病害多發生於接近地表的苗木莖基部或根頸部,初期皮層出現暗褐色斑點,隨後擴大呈塊狀腐爛病斑,不久即在其表面產生白色絹絲狀菌絲體,天氣潮溼時,可蔓延至地面,並沿土表伸展。最後在病株根莖部及附近的淺土中,出現油茶籽狀小菌核,初呈白色,後變淡紅色、黃褐色,終至茶褐色。

苗木被害後,水分和養分輸送受阻,以致生長不良,葉片逐漸變黃凋萎,最後全株直立枯死。病苗容易拔起,其根部皮層腐爛,表面有白色絹狀菌絲層及小菌核產生。

1:1:100波爾多液配製,1斤硫酸銅,1斤塊狀生石灰,100斤水。用90斤水化開硫酸銅,10斤水化開生石灰,然後將90斤的硫酸銅溶液緩緩倒入10斤石灰乳中,並同時劇烈攪拌,即成,配置後立即使用。

二、蟲害種類

大約有50多種,其中主要有金龜子、象鼻蟲、油茶茶梢蛾、油茶織葉蛾、油茶藍翅天牛、油茶蠟蟬、油茶袋蛾、白蟻等。

1、藍翅天牛

每2-3年一代,每年4月下旬羽化,5月中下旬產卵於枝幹中下部,刻痕明顯,有特點,便於識別。幼蟲孵化後沿形成層啃食一周或半周,時間2-3月,然後深入木質部為害。

2、茶梢蛾

3、油茶織葉蛾

在我省1年一代,以高齡幼蟲在被害枝內越冬,第二年4月開始化蛹,5月上中旬開始羽化,成蟲把卵產在嫩梢上1-6葉節間,粒產,每處l粒。6月下旬幼蟲盛發,8月上旬後開始見到枯梢。

初孵幼蟲從葉腋處鑽入芽鞘,向下鑽蛀,5天後梢部4-6片葉開始萎凋,l-2齡幼蟲為害小枝,3齡後從小枝進入側枝或主幹處為害,常蛀到近地面處,枝幹的陰面蛀有一列排洩孔3-5個,幼蟲棲息在最下一個孔的下方 。

4、油茶金龜子、象鼻蟲

金龜子一年發生一代,4月和5月是嚴重危害期,成蟲出土後,白天潛藏在樹冠下土層中,下午4時以後出土上樹危害,5月下旬至6月上旬成蟲入土產卵,不再危害,有趨光性和假死性。

5、油茶相思擬木蠹(du)蛾

以幼蟲鑽蛀枝幹成坑道,咬食枝幹外部時,常吐絲綴連蟲糞和樹皮屑形成隧道,幼蟲白天匿居坑道中,夜間鑽出,沿隧道啃食隧道前端的樹皮。1年1代,4月上旬至5月下旬化蛹, 4月下旬至6月中旬羽化。幼蟲5月中旬後出現 。

6、油茶袋蛾

為害症狀:湖南一年1代,幼蟲取食樹葉、嫩枝皮及幼果。大發生時,幾天能將全樹葉片食盡,殘存禿枝光幹,嚴重影響樹木生長,開花結實,使枝條枯萎或整株枯死。

病蟲害防控:油茶病蟲害防控要在做好苗木檢疫及林地病蟲害監控的基礎上,採取物理、化學及生物措施進行綜合防治。

7、防控措施:

①冬墾夏鋤。冬墾翻土,夏秋除草,消滅病原菌、越冬蟲卵,清除與油茶有共生病蟲害的雜草灌木等。

②整枝修剪。疏理密枝、陡長枝、夏秋梢,清除病蟲株、枝、葉、果等,集中燒毀,保持林地、樹體通風透光,防止病蟲害蔓延擴展。

③人工捕殺幼蟲、燈光誘殺成蟲。

④人工剷除地衣、苔蘚類及菟絲子等寄生植物。

三、油茶管理措施

1、越冬休眠期管理(12月、1月、2月)

整形修剪:在茶果採收後到春梢萌發前修剪:先剪下部,後剪中上部,先修冠內,後修冠外,要求小空,內飽外滿,左右不重,枝葉繁茂,通風透光,增大結果體積:一般剪去乾枯枝、衰老枝、下腳枝、病蟲枝、蔭蔽枝、螞蟻枝、寄生枝等。

施肥:11月上旬以土雜肥或糞肥作為越冬肥,還可根據枝梢生長情況在10~11月份用0.2%的磷酸二氫鉀溶液葉面噴施,增加新梢木質化程度,有利越冬。

防病:冬季用3度的石硫合劑噴灑病株,可有效防治油茶煙煤病。

2、春梢萌芽、抽發期管理(3月、4月、5月)

施肥:薄施糞水或尿素,幼樹以氮肥為主,適當施磷鉀肥,以利新梢快速生長;成年樹以施氮肥為主。

防病:主要病害有油茶軟腐病和油茶根腐病。軟腐病在病害高峰前(5月下旬)用1%波爾多液預防,用多菌靈和託布津防治。根腐病發病後清除重病株,以熟石灰拌土覆蓋,或用50%退菌特、50%多菌靈等澆灌根莖處防治。

治蟲:主要蟲害有油茶蛀莖蟲、藍翅天牛、油茶綿蚧、茶籽象甲和油茶葉蜂。油茶蛀莖蟲在幼蟲期噴灑90%敵百蟲500倍液,成蟲噴灑90%敵百蟲1000倍液、20%樂果乳劑500倍液。將被害枝條剪去燒毀或在成蟲羽化期間早晨人工捕殺成蟲防治藍翅天牛。

油茶綿蚧可噴灑20%大力士水溶性液劑2000~3000倍液、20%久效磷水溶性液劑15OO~2000倍液,或用1度石硫合劑和亞胺硫磷、二溴磷、氧化樂果1000~15OO倍液,連噴2~3次。

茶籽象甲可用綠色威雷2OO~3OO倍液,在成蟲羽化前噴1次或用90%敵百蟲1000倍液噴殺,用40%氧化樂果和80%敵敵畏1:1對水1000倍液,噴施2~3次。 油茶葉蜂用4.5%綠丹微乳劑1500~2000倍液,或用2.5%敵百蟲粉劑,也可用90%敵百蟲1:2000倍液,或40%敵敵畏1:1000倍液噴霧毒殺。

3、夏季管理(6月、7月、8月)

修剪:促進結果母枝發育,對夏梢生長旺盛的樹,控制夏梢。

施肥:夏梢萌發前半月,幼林以氮肥為主,成林以磷鉀肥為主。

防病:主要病害有炭疽病和煙煤病。炭疽病6月底開始用1%的波爾多液,加2%的茶枯水,每10天噴一次,連噴4~5次。定期噴施1%的波爾多液預防,發病早期可用50%多菌靈等內吸性殺菌劑防治;夏季用0.3度的石硫合劑噴灑病株,可有效防治煙煤病。

治蟲:主要蟲害有葉娥、天牛、尺蠖和茶籽象甲。葉娥可用敵百蟲防治。天牛可用敵百蟲樹皮下注射。尺蠖幼齡幼蟲期可噴灑阿維菌素、敵百蟲、殺螟橙、殺螟腈、亞胺硫磷、二溴磷1000~15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500~3000倍液、敵敵畏1500~2000倍液,或魚藤精300~400倍液進行防治。

4、關鍵點

①選擇PH5.0—6.5不積水的坡地,選擇適當的方式開墾,保留表土。

②合理密植:60--90株每畝。

③選擇本地(省)品種及大苗(2年生),多品種混栽。

④正確取苗移栽,保成活率。

⑤前3年為幼林撫育關鍵期,注意整枝摘蕾、施肥除草和治蟲,促樹體生長並整型;盛果後2—3年墾復一次。

⑥整枝:一桿三枝九條梢;修剪:先下後上、先內後外、先大後小,保春梢去秋梢適當留夏梢,徹底剪除病蟲枝與枯死枝、重剪重疊枝、陡長枝、交叉過密枝、內堂枝、長勢弱的老枝。除萌:除去基部及樹幹上萌發的新梢。

⑦林地通風透光、排水通暢;樹體內外通透、無病蟲枝、枯死枝。

⑧純林面積不宜過大,少量間作無共生病害的經濟林木或營造隔離帶。

相關焦點

  • 鐵皮石斛主要病蟲害防治技術
    鐵皮石斛主要病蟲害防治技術 一、 疫病 該病發生在 8~10 月,主要為害整個植株,黑褐色的病斑首先出現在植株的基部,呈水漬狀在防治上,應加強水分管理,控制蔭棚內溼度;在梅雨季節要拉開蔭棚周圍遮陽網,進行通風換氣降溼,減少病害發生;發病嚴重的植株應該及時拔除並帶出蔭棚進行焚燒處理;藥劑可用波爾多液或代森錳鋅進行防治。二、 炭疽病 該病發生在 7~8 月,主要為害植株葉片。
  • 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是指對危害農作物及其產品的病、蟲、草、鼠等有害生物的監測與預報、預防與控制、應急處置等防治活動及其監督管理。第三條 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實行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堅持政府主導、屬地負責、分類管理、科技支撐、綠色防控。
  • 保山市召開萬壽菊病蟲害防治現場會
    原標題:我市召開萬壽菊病蟲害防治現場會目前,我市萬壽菊移栽工作已經結束,工作重心已轉入中耕管理。市農業農村局於日前組織12個萬壽菊種植鄉鎮農科站長、業務人員和輔導員到界頭鎮召開萬壽菊病蟲害防治現場會。會議對近期萬壽菊病蟲害防治工作作了安排布置;對近期萬壽菊發生的病蟲害作了介紹,並針對不同病蟲害危害症狀及防治方法作了詳細講解及現場指導培訓。近期,我市植保站通過對不同海拔鄉鎮種植的萬壽菊進行調查,發現均不同程度都有病蟲害發生。
  • 總結病蟲害防控 為明年病蟲害防治做準備
    今年以來,江蘇省當地農作物深受病蟲害的侵擾,為農業生產造成大量損失。在近日召開的江蘇省農藥協會七屆二次理事會上,楊榮明站長回顧了今年江蘇省病蟲害發生特點及防治概況,並且分析了2018年我省病蟲害發生趨勢,提出防治策略。
  • 草莓常見病蟲害及防治方法
    現在種植草莓的農民朋友越來越多,但要保證草莓的質量,就必須做好草莓常見病蟲害的防治工作。1.蚜蟲害蟲主要吸收草莓的幼葉、花、心葉和背面的汁液,受影響的葉子捲曲、變形和變形,草莓的生長受到阻礙。防治方法:病蟲害發生後,可使用10%吡蟲啉潤溼性粉劑進行噴霧防治,效果良好。
  • 松江區2020年11月蔬菜主要病蟲害的發生及防治
    多數病蟲害的發生開始減少;保護地蔬菜霜黴病為主要病害。部分特早熟的春播作物開始進入育苗階段,具體病蟲發生情況和防治措施推薦如下:一、十字花科蔬菜病蟲害的防治繼續加強對十字花科蔬菜霜黴病的防治,甜菜夜蛾和斜紋夜蛾等害蟲為發生末期,需注意田間發生動態進行防治。
  • 合陽縣城市管理執法局園林綠化中心開展冬季白蠟蚧病蟲害防治工作
    主要危害小葉女貞、金葉女貞、大葉黃楊等園林植物。其以成蟲、若蟲在寄主枝條上刺吸為害,造成樹勢衰弱,生長緩慢,甚至枝條枯死,被稱為「植物的牛皮癬」,是一種很難防治的蟲害。 今年由於氣候潮溼多雨,合陽縣綠化帶部分區域突發白蠟蚧蟲害,而且呈現蔓延的趨勢。
  • 加強病蟲害防治 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司法部、農業農村部負責人就...
    問: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農業生產經營者在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工作中主要承擔什麼責任?答:《條例》對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農業生產經營者的防治責任作出明確規定。一是要求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加強對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工作的組織領導。二是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負責農作物病蟲害防治的監督管理工作,其他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做好防治相關工作。
  • 江浙一帶切花菊病蟲害防治技術
    江浙一帶切花菊病蟲害防治技術陳 煒隨著菊花生產規模的擴大,病蟲害危害也逐年加重。不同地區自然氣候條件不同,病蟲害的管理不同。筆者經過 10 多年在江浙一帶種植生產切花菊經驗,觀察記錄得出以下病害、蟲害防治經驗。
  • 西瓜種植,科學管理與病蟲害防治,確保西瓜高產優質
    4 後期管理4.1肥水曾理植株種植後3d應仔細查看幼苗的成活情況,如果出現死苗就要進行補種。在首茬西瓜長至拳頭大小時可以施加1次膨瓜肥,促進其快速膨大,一般每667m西瓜地施加硫酸鉀型複合肥15kg、硫酸鉀6kg0西瓜的膨大期一定要保證供水的均衡性,通常10d澆1次水。
  • 西瓜病蟲害防治技術
    隨著市場對西瓜的需求不斷提升,西瓜種植總面積也跟著不斷發展,針對西瓜種植,病害蟲防治可不能少,下面就讓小編為你們講解一下對於西瓜的病蟲害防治技術吧!對於西瓜種植病蟲害應堅持不懈的進行防患於未然,已綜合性預防的標準進行,根據科學研究的種植方法,避免病害產生,減少病蟲害的傷害,確保西瓜產量和品質。西瓜的前期常見的病蟲害,有立枯病、小苗猝倒病,後期常見病蟲害有枯萎病、蔓枯病、病疫、白粉病等。
  • 如何防治牛大力的病蟲害?用什麼辦法?
    牛大力生長粗壯,由於野生鑄就了牛大力,抗病蟲害能力比較強,在實際的種植過程當中,只要稍加防治,就可收到,比較好的防治效果。防治牛大力病蟲害,我們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對牛大力造成厲害的病蟲害一般有,牛大力根腐病,銹病,白粉病,炭疽病,葉枯病,霜黴病,根結線蟲病,蚜蟲
  • 西瓜病蟲害無公害防治技術,西瓜病蟲害較多,這些防治措施要掌握
    西瓜的病蟲害是影響西瓜生產的大敵。受害的植株果實小、品質差,有的則失去商品價值,收益大減。1、苗期病害西瓜的苗期病害主要有猝倒病、立枯病等,其防治方法可參考本書無公害蔬菜育苗技術部分有關內容。其防治方法為:(1)加強栽培管理採用無病新土配製營養土,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對苗床精心管理以培育壯苗。坐果後果實下面最好鋪草墊瓜,防止果實直接與土壤接觸。伸蔓期澆水宜小水暗灌,地面保持見幹見溼。田間零星發現病葉或病株時,要及時剪除或拔除。
  • 園林植保信息-9月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和養護管理-九月份山東園林...
    園林植保信息-- 9月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和養護管理 9月份天氣情況 本月有白露和秋分兩個節氣,天氣漸轉涼,氣溫在30°
  • 紅絨球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上盆管理當紅絨球根系長到 3 ~ 4cm 時可移栽上盆。盆栽常用盆口 27cm 的盆栽種。每盆種 1 株,由於紅絨球對環境要求不嚴,但喜陽光、炎熱乾燥氣候,在栽培管理上要根據其生長特性做好澆水、施肥、摘心修剪、光照、溫度等技術工作。
  • 開展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工作
    2020年8月初,市城管局下屬單位市園林局對全市園林綠化苗木進行了病蟲害防治基礎調查。經調查,目前市區綠化苗木主要病害為白粉病、煤汙病 ;侵染性病害多發植物主要為黃楊、叢生紅葉李,貼梗海棠等;蟲害為蚜蟲、蚧殼蟲、金龜子、春尺蠖、葉峰等;侵染性蟲害多發植物主要為柳樹、紅葉李、刺玫等。8月19日開始,為有效防治病蟲害的擴散、蔓延,市園林局組織12名工作人員對市區蟲口發生密度大,侵染性較重的 21條道路的行道樹及分車綠化帶苗木進行葉峰蟲害防治。
  • 園林綠化病蟲害防治產學研一體化體系取得成效
    園林綠化病蟲害防治產學研一體化體系取得成效 來源: 市市政和園林局 發布時間:2020-12-01 字體:[ 大 中 小 ] 11月28日,南通市園林綠化管理處邀請了市市政和園林局、市財政局及市植保專家對11月底合同到期的2020年度「
  • 甜櫻桃病蟲害的生物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是利用有益生物防治甜櫻桃病蟲害的有效方法。生物防治的特點是不汙染環境,對人、畜安全無害,無農藥殘留問題。但該技術難度比較大,研究和開發水平比較低,目前應用於防治實踐的有效方法比較少。在果園自然環境中有400多種有益天敵昆蟲資源和促使害蟲致病的病毒、真菌、細菌等微生物,各果園可因地制宜,選擇適合自己的生物防治方法。
  • 秋紫蠟的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秋紫蠟的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1  秋紫蠟的繁殖技術秋紫蠟種苗和大規格苗木的繁殖多採用嫁接的方法,以白蠟為砧木,優良秋紫蠟品種作接穗。肥水管理:嫁接7d後,砧木與接穗基本癒合,開始澆1次透水。 5月上旬中下開始追施 N 、P 、 K複合肥10~15kg· 667m- 2 ,全年可追施2~3次,結合施肥及時澆水。澆水後或降雨後適時鬆土、除草保墒,9 月後控制肥水。落葉後。停止施肥。病蟲害防治:待接穗萌發後,及時防治美國白蛾、青刺蛾等害蟲。
  • 柑橘5種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
    柑橘5種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吉山花瑤自媒體網絡首發]柑橘等芸香科植物是我國重要的水果,在氣候相對潮溼溫暖的地區廣泛種植。長期以來,柑橘生長遭受著病蟲害的威脅。利用科學技術防治柑橘病蟲害,有助於提高柑橘產量,保障柑橘產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