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頭奇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2021-01-19 笨爸爸

黑頭奇鶥

學名:Heterophasia melanoleuca,英文名:Black-headed Sibia

黑頭奇鶥是雀形目鶲科奇鶥屬的小型鳥類,又叫黑耳奇鶥。它的鳴聲清脆悅耳,富有變化。黑頭奇鶥主要分布在緬甸、中國西部及中部、泰國北部和印度支那。

黑頭奇鶥體長20—24cm的有長尾巴的灰色奇鶥。雌雄羽色相似。體多灰色,頭、翅膀和尾巴都為黑色。下體白色,僅胸和兩脅沾灰色。尾巴呈凸狀,具有灰色的端斑,外側尾羽端斑為白色。

黑頭奇鶥主要以鞘翅目、直翅目、膜翅目(蜂)、蜻蜓目(蜻蜓)等昆蟲、昆蟲幼蟲和蟲卵為食,也吃植物果實和種子。

黑頭奇鶥主要棲息於海拔1200-2500m 的山地闊葉林和針闊葉混交林中,成對或者結成小群在樹枝上悄然移動,頻繁地在樹枝間跳來跳去或攀緣在枝頭,有時也下到林下灌叢或竹叢中活動和覓食。

黑頭奇鶥已被列入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相關焦點

  • 「五嶽之尊」巖巖泰山十首詩詞:曠然小宇宙,一覽眾山小
    孟子說:「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這話的意思很明白:登東山,只能俯視魯國;登泰山,就能俯視天下。於是,杜甫就在《望嶽》中化用此句,就有了「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一名句。然而,在詩仙李白的眼裡,「登泰山小天下」是不夠過癮的,他在《遊泰山》詩中以更有高度、更超越的口氣說:「曠然小宇宙」。這就是李白。
  • 是水深火熱還是一覽眾山小,住過的這麼說
    住33樓頂層的優點:1、廣闊的視野,帶你領悟什麼是"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33樓是超高層了,視野是真的好。看窗外,一種俯視整個城市的感覺。對於喜歡看風景,又懶得爬山的人來說,住33樓美圖不用跑山就能感受杜甫"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心境。
  • 全國最小的山是塊石頭
    詩聖杜甫《望嶽》中有名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贊言東嶽泰山的雄偉瑰奇之態。但是泰山所在的山東,還有另一座山,當地人笑稱稱它為「巍巍靜山」,聳立在田間地頭,讓人有想「超越」它的衝動。東西長1.24米,南北寬0.7米,山峰距離地表0.6米。
  • 中國這座山,年收入超50億!神秘事件震驚世人、黃山泰山都不及它!
    其中五嶽便是他們的寵兒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這一句古詩便讓多少人 對於泰山有著無限的嚮往
  • 朱婷的好姐妹袁心玥曬出新照:一覽眾山小,一切都是浮雲!
    這麼大瓶的水,在他們手裡都顯得和我們的小瓶一樣[捂臉],按照她所處環境,山,她自己還配了個音,噸噸噸,莫非往山東方向?#袁心玥# 顯然袁心玥登山喝水,是在祝福自己轉會的事情早點搞下來啊。期待袁心玥和朱婷匯合在天津女排,拿到女排聯賽總冠軍。
  • 登黃山,天下無山:曉破日出,天光乍現,「美」自此有了它的歸宿
    如果不是親自登臨黃山,黃山於我,只不過最初的寥寥幾句:黃山,天下第一奇山。看自然風光,賞千年奇松怪石。五月歸來不看山,黃山回來不看嶽。後來,曉破日出,天光乍現。奇松怪石、霧凇沆碭、雲海波譎、日出日落,都在黃山有了那個稱作「美」的歸宿。
  • 張家界海拔最高的山,是國家森林公園,年接待遊客量高達300萬次
    天門山以前被稱為雲夢山,是張家界海拔最高的山,為了國立森林公園,天門洞源於自然奇觀,天門山海拔157.9米,與山下市區相比高1300米以上,更高聳立著山的威岸。天門山險峻雄偉,自古以來被稱為張家界的天然畫,站在嵯峨的高山上,置身於古樹環繞的綠海之中,俯視山下連綿起伏的連綿山峰,俯視因高度而降低的張家界市區,忽然覺得一股豪氣升天了,真成了詩人筆下的「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 霹靂布袋戲角色人物誌之巧龍半駝廢 X 軒龍凌絕頂
    所以在下選擇了一位最經典也是目前最具有爭議性的角色來作為這個系列的終結,這個角色就是葉小釵的恩師巧龍半駝廢,當然他很可能還有另一個更加輝煌的名字,軒龍凌絕頂。敘事的不明確給軒龍的角色增添變故然而在新劇當中出現的凌絕頂就十分突兀了,由於敘事的不明確一度讓戲迷們認為他是現在時人,他與賀紹鴻之間的關係也沒有多好,但脾氣還是像往常一樣臭,只不過心裡反差的那一部分是被同修的江鷗子老爺爺說出來的
  • 因為山在那,我們要去攀登,今日登頂珠峰熱點
    今天,我和大家討論了一個話題「山在那」。央視新聞網截屏「請根據話題,思考一下,談一談,你對『山在那』感受或啟發。」他回答道『因為山就在那裡!』,令人無不欽佩,也成為登山界的名言;更令人感到惋惜的是,他在1924年6月8日第二次登頂珠峰峰頂時壯烈犧牲。」「如果我用這個人物事件作為引入,並且提出『因為山在那,我需要仰望。』這就變成了怎樣的開頭?」我繼續引導。「這是運用先說事實,在總結分析的方法。」有同學大聲說道。是的,今天,我們學著運用先擺事實,再講道理的方法來談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