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落到地面形成隕石坑的隕石母體,都在撞擊過程中瓦解了。
世界上有很多巨大的隕石坑,比如位於美國亞利桑那州的巴林傑隕石坑,直徑有1240米;位於我國遼寧鞍山市的岫巖隕石坑,直徑有1800米。
細心的朋友可能會注意了,在這些隕石坑處,都看不到大塊的隕石,只有科學家從土壤中提取出來的特殊元素;之所以沒有隕石,有這麼幾點原因:
一、融化瓦解
隕石母體進入地球大氣層時,較高的相對速度使得隕石和空氣發生摩擦,產生上萬度的高溫,這樣的溫度下足以氣化任何物質。
所以只有較大質量的隕石母體,才有可能落到地面上形成隕石坑;隕石在和地面撞擊的瞬間,還會產生極高壓力和溫度,巨大的能量釋放把隕石融化後徹底瓦解,最後留下一個隕石坑。
此時隕石母體已經不存在,整塊隕石的物質,要麼被氣化,要麼融化物和隕石坑周圍物質融為一體,或者被巨大的衝擊力拋灑至四周。
二、被人拾走
每年都有數百萬噸隕石落入地球大氣層,其中絕大部分落入海洋和兩極;小質量的隕石母體根本無法到達地面,只有極少部分隕石穿過大氣層後還有固體剩餘。
所以隕石本身具有一定科研價值,比如著名的「艾倫·希爾斯84001隕石」,就是科學家在南極發現的,於1億多年前落到地球,經過科學家分析,該隕石內保存的氣體成分,和火星的大氣成分完全吻合。
正是因為隕石的特殊性,所以隕石的市場價格也很高,在隕石坑附近散落的隕石碎塊,基本都被人拾走。
好啦!我的內容就到這裡,喜歡我們文章的讀者朋友,記得點擊關注我們——艾伯史密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