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總能聽到隕石撞地球這樣的傳說,隕石墜落地球上之後去了哪裡
我們都知道月球上有很多隕石坑,用普通的天文望遠鏡很容易就能看到它們,其實在我們地球上也有不少隕石坑,只是地球表面有大氣層和水流,風化和水蝕現象比較嚴重,即便有隕石砸出坑來,時間長了也就不容易辨認出是隕石坑了。為什麼當隕石撞擊了地球,墜落在地球上之後,我們能看到的僅僅的是一個隕石坑,那麼隕石去了哪裡呢?
在有世界各地的隕石坑還是非常多的,也有很多的人慕名而去想觀摩一下隕石坑是什麼樣子的,難道隕石撞擊完地球之後就莫名其妙地消失了嗎?人們探索月球開始在月球上也有大大小小的隕石坑,只有坑卻看不到隕石,那麼這些撞擊完地球和月球之後的隕石到底去了哪裡呢?難不成與隕石會隱身?
探險隊首次直接探測希克蘇魯伯隕石坑最引人注目的特性之一——「隕石坑峰環(Peak Ring)」。雖然峰環在太陽系大型撞擊產生的隕石坑中很常見,但是科學家們還不能完全解釋隕石坑峰環的形成。
在希克蘇魯伯,研究人員將尋找證據來解釋,一個直徑14千米的小行星是如何將巖石推向地表以下20-30公裡從而形成一個坑洞的。他們認為,當一顆隕石以非常高的速度碰撞地球時,會導致地殼暫時像液體一樣,最初形成瞬態隕坑(像石塊落入湖水表面的凹面),同時隕坑裡的巖石向上反彈,最高能達到地表以上10公裡處,之後向四周濺射下落,形成隕石坑峰環(Peak Ring)。
該項目的聯合首席科學家,來自倫敦帝國學院的地球物理學家 Joanna Morgan表示:「這是非常令人震驚的!所有的一切僅僅發生在毀滅性的幾分鐘內!」如果兩個月的勘探都按計劃進行,鑽探將達到隕石坑以下1500米的地方。鑽孔機將先穿透構成墨西哥灣底部的碳酸鹽巖,最終到達記錄下6600萬年前毀滅性撞擊的斷層的「撞擊角礫巖(Impact Breccias)」。
至少十幾個其他鑽孔和一些石油開採井已經勘探了希克蘇魯伯隕石坑陸地上的部分。其中包括2001至2002年一個大型國際科學聯盟在隕石坑邊緣附近進行的 1511米深的鑽探。結合勘測數據和這個地區地震報告分析發現,這些破碎的巖石形成嵌套環狀全在同一個時期。
對隕石坑的核心進行探索,也有助於確認在天體撞擊毀滅生命的同時,是否能孕育出新的生命。當小行星擊碎地殼,熱量和水將流經這些支離破碎的巖石。微生物可能在這個潮溼而又溫暖的棲息地生存、繁衍。因此微生物學家將檢測隕石坑核心是否存在古代生物的DNA或者其它生物特徵。Gulick表示:「我們可以直接在小行星撞擊點觀察生命如何在災難之後復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