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浩瀚的宇宙,豐富多彩的隕石被某些隕石利益組織與代理人故意曲解和否定。隕石的真偽只因為出於商業利益的需要,出於控制隕石數量的需要,將現實中地球上存在的99%的隕石予以否定。大千世界中,被隕石利益組織認可的隕石僅為1%,這樣的情形就集中在可以輕易辨別的經典隕石的範疇。那些隕石利益組織與代理人們因此而賺的盆滿缽滿!
事實上,大量的隕石存在於地球的各個角落。隕石的隕落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隕石的真偽不以人們的態度而改變。隕石可以因隕落環境與保存條件的因素喪失自己的熔殼特徵,卻不會改變自己獨特的形態與內涵。特別是一些物質元素較純粹的隕石,當它們孤立存在時,很少有人會認為它們是隕石,只有當這些物質以隕石礦物的顆粒形態出現在隕石母體當中時,才會被人們所認可。
判斷隕石有兩個要素:
其一:隕石的空氣動力學形態與外部的撞擊切削痕跡
隕石經過爆炸燃燒後,具有空氣動力學的形態特徵。在熔變的前提下,隕石的飛行方向與隕落方式,令隕石具有鮮明的方向性;在高空、高溫、熱熔的條件下,隕石會因為多次爆炸產生的碎片與撞擊,而產生特定的痕跡——撞擊切削!這是地球巖石所沒有的特定痕跡。
其二:隕石內部的特殊元素與振動頻率(能量)
不同地外來源的隕石具有一些特殊元素的成分,這樣的元素數據是經過近百年全球隕石研究機構分析總結的。而不同地外來源的隕石,因其內部元素含量的不同,其自身的振動頻率表現也不相同。並非所有隕石都具有特殊的元素和固定的頻率,人類對於隕石的認知尚處於基礎階段。
通常情況下,隕石愛好者的檢測和檢驗結果也並非是確定無疑的。檢測機構與檢驗員的經驗和能力,也影響檢測結果的真實性。選取檢測的點與部位非常重要,以隕石母體檢測還是以母體中隕石礦物的檢測;以新鮮斷面與帶有經典熔殼做檢驗點,其結果差異巨大。

正確的做法是:隕石愛好者根據疑似隕石的外部特徵去觀察是否具有高溫熱熔特點,是否具有空氣動力學形態,是否具有撞擊切削特徵。在這個基礎上,決定是否有必要去做進一步的分析研究。將種類罕有,數量稀少的經典隕石適應高端需求者的交易;將喪失隕石熔殼的隕石通過創意和思維,賦予文化內涵,創造適應所有人需要的隕石產品,兩條腿走路,隕石文化與產業的道路才會寬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