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身受益的人生哲理#
亞里斯多德:「求知是人類的本性。」
人與動物最大的區別,就是會學習利於生存之外的知識,會尋找人生的意義。
動物渾渾噩噩,就如同程序設定好的一樣去生存。餓了就吃,吃了就睡。就連交配繁衍也是按照季節性的變化,以利於生產,利於撫育幼獸的規則去實行。他們知道肉好吃,但是不會去思考肉為什麼好吃,被吃的對象會不會痛苦,就如同鬣狗進食都是活吃,我們人類看著感覺殘忍無比,與它們而言,規則如此罷了。
人就不同,作為萬物之靈,我們早已不必為吃飽肚子憂心。我們不僅僅是適應自然,我們還改造自然。我們有大把的時間來思考人生的意義,尋求額外的知識。我們想知道我們從何而來,向何處去,假如有一個來處,我們為什麼要從那裡來,假如有一個去處,我們為何要往那裡去,一切的知識都是為此產生。因為我們有思想,有自我,我們就會探尋真理,我們想要知道善何以為善,惡何以為惡。
亞里斯多德:「吾愛吾師,但吾更愛真理。」
我們尊師重教,因為我們想要獲取知識,人是沒有生而知之的。一個沒有知識的人,不知生死、不知善惡、不知美醜,與動物何異?想要獲取知識,就必然需要有人教導。我愛我的老師,因為老師讓我學習到人為什麼是人,我為什麼是我,教會我們學習的方法,教會我們思考人生的意義。
但是,老師也是人,老師也不總是全都對的,道理不是一成不變的,因時代的變化而變化。愛老師不等於盲從老師,如果你因為愛老師而否定真理,便是陷老師於不義,陷自己於不智。
亞里斯多德:「藝術模仿自然。」
這世間最美的是什麼?是自然,是自然而然的美。但是我們是人,不是上帝,我們不能創造自然,我們只能模仿自然。我們愛美,崇尚美,我們表現生活,創造美,也只能從自然中而來。矯揉造作脫離自然的,都是一時之病態,不能長久。便如現今之書法藝術中的「醜書」,誰會認為幾根不長不短的枯枝擺在地上是美呢?誰願意把這樣的作品掛在牆上向人展示呢?
亞里斯多德:「人本自由,為自己的生存而生存,不為別人的生存而生存。」
每一個人都是自由的,不依附誰,也不會被誰依附。地球不會因為缺了誰就停止轉動,生活也不會因為少了誰就過不下去。
每一個人的生存都是為了自己生存,不是為了別人生存。不管是你撫育幼兒還是贍養老人。
賦予幼兒是人之天性,是為了你自己的血脈傳承,不是為了這個幼兒。
贍養老人,亦是人之本性,是天經地義。如果你不贍養老人,你老了,誰來養你?
更何況,你的父母亦是你,你是他們生命的延續,是他們血脈的傳承,你是他們身上掉下來的肉。他們是過去你,你是他們的未來。贍養他們,就是善待以前的你。
所以,贍養老人亦是為了自己,而不是為了老人。
以上就是「鑫姐」的一點想法,如果你有不同的看法,留言與我討論吧。鑫姐接受一切批評,不同的思想總能碰撞出絢爛的火花。如果你認同我的觀點,點個讚吧。
本文由「鑫姐有思想」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