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在健康營養的宣教下「控油、少油」已經成為了我們每個人的都關注的話題,但是真正實行起來好像很困難,因為少油的菜真的不香。同時脂肪也是人類每天飲食中三種重要的營養素之一,它是供給人體熱能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並且是人體所需的必需脂肪酸、脂溶性維生素(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和維生素K)和磷脂的重要來源。所以完全不吃也是行。
那有什麼辦法既能讓菜吃的香,而且還能保證我們攝入營養健康用油呢?那今天我就給大家分享一下我在日常用油的小妙招吧!
在說小妙招之前,我先要和大家來說說我們常用的食用油有哪些特性,就知道我為什麼要這麼用油了。我統計了一下平時我們常吃的食用油一般都是大豆油、葵花籽油、玉米油、橄欖油、亞麻籽油、動物油脂等。我們把常吃這些油歸一下類:一類是植物性油脂,一類是動物性油脂,而動物性油脂味道雖好,但是由於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含量比較高,並不建議大家食用。所以我們要健康用油就要從植物油脂中想辦法了。
我們每天需要不同的營養和必須的脂肪酸,我給大家做了一個表統計
從這張表上就能看出,各品種的油類中含有的脂肪酸的不一樣了。那麼這些脂肪酸在我們體內的有什麼作用呢,哪個對健康更有益呢?
1、飽和脂肪酸:自然界中不存在完全的飽和脂肪酸。固態的脂肪多存在於動物脂肪,植物油中同樣含有飽和脂肪酸,但含量較低,飽和脂肪酸能耐高溫,易貯藏,不容易氧化,加熱後可產生香味,較易刺激人的嗅覺,若過度攝取易引起各類心血管疾病。
2、單不飽和脂肪酸:以油酸(ω-9脂肪酸)為代表,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
3、多不飽和脂肪酸:以亞麻酸(ω-3脂肪酸)與亞油酸(ω-6脂肪酸)為代表,在體內很重要的生理功能,它們在體內的平衡對於穩定細胞膜功能、調控基因表達、維持細胞因子和脂蛋白平衡、抗心血管病、促進生長發育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所以從以上的分析就能看出,每種脂肪酸對我們都有健康作用,多不飽和脂肪酸相對會更健康一些。所以我們也要全面的攝入,也就是說我們什麼油都要吃點,但是都吃肯定要超標,那我們該怎麼辦呢?那我們能不能把油混合著吃呢?其實在市面上就有這樣的混合油,也有1:1:1這樣的概念油品銷售,因為這樣的調和油把脂肪酸比例已按營養健康標準配製好,營養均衡。但是對於我們大多數的消費者來說,價格相關會比較高。那有沒有省錢的辦法呢?這就是我平時用的方法:
其實單品有對於消費大眾來說相對價格優惠,同時,因為購買的油品因為存儲的不當,容易會氧化,打開包裝時間過長容易有哈喇味,所以我們建議購買油品的時候,不要購買大桶油,可以小桶,多次購買。
所以在家購買油品的時候,可以選擇小桶購買,同時考慮到不同脂肪酸的油類,所以我建議大家可以這樣備食用油:
①每天必須用油:亞麻酸(ω-3脂肪酸)與亞油酸(ω-6脂肪酸),這類油目前在市場上銷售最多的,購買渠道多的就是亞麻籽油
②需要多吃的油:ω-9脂肪酸這類代表油就是橄欖油了;
③需要控制的油:這類的油就是我們每天用來炒菜的大豆油、菜籽油、玉米油、葵花籽油。
第③類油品質多,我們可以小瓶交叉購買,這樣能達到對油脂攝入的均衡。
《中國膳食指南》建議我們每天烹調油的用量不超過25-30g,那放到我們個人上,應該如何計算自己的每天需油量呢?在這裡給大家一個計算方式:一個人每天膳食油脂的總攝入量以每千克體重維持在1~2克為宜,但是一般根據這個計算方法都是會超過膳食指南的標準,所以我們為了自己的健康還需要控制調整,以指南為準。在食用的時候有以下建議:
1、建議:早餐用亞麻籽油、晚餐用橄欖油,午餐可以用大豆油、葵花籽油、菜籽油等;
2、可能現在還有很多朋友在食用一些保健類的油品,但是要記住一點,不管使用任何油品,為了我們健康一天的總量不要超過建議量。否則就會適得其反。
3、多品種選擇,攝入更均衡。
這就是我日常生活中用油的方式,分享個大家,希望更給大家一個好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