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萬物都遵循「循環、平衡」之理,無一例外,就好像天平一樣,當一端過重時,就會失去平衡,可能會引發一系列不好的、糟糕的事情。我們的大自然同樣也適用這個理論,大自然始終在維持一個微妙的平衡,這個平衡不能打破,我們也一直謹慎、小心地守護者,因為一旦將平衡打破,我們將會面臨大自然的報復。
可實際上,我們一直都處於試探的邊緣,人類的發展避免不了會造成環境的破壞,現在地球上的空氣、水流、土壤都被各種汙染物侵染著,這其中和人類又很大的關係。人類在肆意破壞環境的同時,也是在打破這來之不易的平衡,平衡失去之後,大自然就會通過另外的方式警示我們,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全球變暖,這個問題也是老生常談了。
這幾天,我們能清晰地感受到很多地區都迅速降溫,似乎已經有了冬天的味道,但其實這樣的寒冷不能維持一整個冬天,大概再過幾天,這樣刺骨的天氣又會消失,溫度有所上升,又將回到適宜的溫度。溫度上升已經成了不可逆的趨勢,根據《科學》雜誌發表的論文來看,上面說到:「就算人類在接下來的時間裡不向大氣中排放溫室氣體,也不能阻止全球變暖的趨勢,地球的溫度依舊會在2100年的時候上升0.5℃,而這小小的0.5℃將會導致全球的海平面上升10cm」。由此可見,全球變暖速度的加快有人類的影子,可是人類卻沒有辦法阻止和應對。
不過,在網絡上還有人發出類似這樣的言論,他們認為最近溫度迅速下降,而且也有研究表明,地球的溫度將會在未來不斷下降,原因是地球可能進入「冰河時代」,屆時全球變暖就不再是難題了,地球也能夠自我痊癒。那麼地球真的會如他們所說自行降溫嗎?
科學家提出的假設主要是根據太陽活動確立,太陽活動會影響地球溫度的變化,只要太陽活動變小,散發的熱量表少就能夠推測地球溫度會下降。那麼真的是這樣嗎?
太陽極小期
科學家在觀察太陽的時候,被出現在太陽上的異常情況而吸引。發現太陽表面的黑子有明顯減弱的跡象,甚至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隱藏起來,就好像消失了一般,這種情況是我們研究太陽到現在都很少發現的。太陽黑子和熱量有關,可以簡單地理解為太陽黑子越多,太陽散發的熱量就越多,地區能接收到的熱量就越多,從而影響地球溫度,反之地球接收的熱量就會減少,溫度進而降低。
所以太陽黑子也是科學家觀察太陽活動的重要因素,也是我們研究地球溫度的關鍵環節,科學家開始研究這種現象的規律,最後得出了太陽活動的兩個周期,即極小期和極大期,而此次出現的情況正是極小期。既然太陽出現了極小期,那是不是就是說地球的溫度會下降?
眾所周知,地球上的所有溫度都是太陽所給予的,只要太陽給的多,溫度自然就高了,給的少了,溫度就低了,從這點來看,太陽活動決定著地球是成為烤爐還是冰窖。太陽進入極小期後,地球能接收到的紫外線會降低,光強減弱,整個地球會進入冷冰冰的時代,全球溫度會因此下降很多。如果太陽極小期進入了峰值,甚至還會使地球進入「冰河時代」。
關於這個現象,有不少人拍手稱快,認為這是一件好事,地球降溫後,我們就不用擔心溫室效應了,可事實真的如此嗎?
太陽進入極小期後,是不利於人類發展的,會給地球造成極大的影響,尤其是人類的生存。因為夏季周期會因此變暖,糧食欠收,會出現缺糧的情況。此外,還會出現很多意外情況,甚至會影響交通、通信等,而且等到極小期過去之後,地球的溫度又會逐漸上升,回到原來的水平,甚至還會有所上升,這對人類而言可不是一件好事啊。
雖然說太陽活動變弱,確實能夠影響地球的溫度,地球可能也會因此降溫,但是這樣的降溫對人類並不是好事,而且地球沒出現一次大變化都會有大量的生物死亡,這是不利於人類的發展的。地球是我們的「母親」,我們需要善待之,攜手一起,為保護地球、保護環境貢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