鯉魚背,素有第二箭扣的險譽,整個路段就像一條鯉魚,有魚頭,魚背,魚尾,在我看來,最能體現鯉魚背路險的地方,還得說魚尾!
沿著河防口長城一直走,可以看到遠處的山峰,那就是鯉魚背,經過修繕完整的一段長城,再經過一段破損嚴重的殘長城,再往前走,長城的痕跡已消失。只剩下光滑圓滾的巨石!那就是所說的鯉魚背! 鯉裡背,由兩段5米左右的山頂的粗粒花崗巖組成,因其形狀酷似鯉魚背而得名。驢友一般走其中的一段而繞一段,其寬度狹窄,且表面光滑,兩邊地勢險要,通過此段,非常危險,藉助繩索可確保安全。
這個斷崖有些險,尤其是馬上到頂的時候,腳無處可踩,手無法抓住,還好可以藉助繩索
這是下山路段,前人備了梯子,這裡險是因為有碎小石子,踩不住會滑下來
【線路強度】穿越線路: 河防口-夾扁樓-單面牆-鯉魚背-實心樓-神堂峪(官地村),GPS記錄裡程6.88公裡,累計上升約731米。
【參考資料】
河防口在北京市北部,懷柔縣城關鎮北15公裡。因河設防,故名。為長城重要關口之一。關口海拔110米。河東岸村中有城堡,明代永樂年建關,屬薊鎮石塘路管轄。城堡南北長250米,東西寬160米,開南門,門額上書「河防」2字,城堡及關口附近長城已於1953~1963年拆毀,城堡匾額尚存。通111國道。
河防口村最主要的產業為紅肖梨。懷北國際滑雪場位於河防口的九穀口上建造。現已成為北京的旅遊勝地之一。據《長城關堡錄》載:「河防口關為亓連口東第二關,口外為連雲棧,又北為沙嶺兒,隘窄不能容馬,防守較易。地勢窪下,山路崎嶇,物產不豐。旅店三家,居民百餘戶。永樂年建關,有堡」。現存有明隆慶四年(公元1570年)五月刻三神祠碑1座。
歷史上神堂峪為京畿要塞,修建於明萬曆年間的屯兵城堡遺址保存完好,歷經滄桑的古長城,雄風猶存,為人們尋幽訪古提供了良好的場所。 風景堪比箭扣!一步一險,處處刺激!夾扁樓到神堂峪關只隔一座大山。但是中間是憑山險禦敵而沒有修長城。某些段落需要局部攀巖。鯉魚背到東高樓之間頗有自古華山一條路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