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實文學《生命的騎跡》首發 講述用單車挑戰極限的勵志書

2020-11-25 鳳凰網

2014年2月23日15:30,《生命的騎跡》新書首發式在中關村圖書大廈五層多功能廳隆重舉行。青海省委常委、宣傳部長、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學會會長、青海湖國際詩歌節主席、著名詩人、作家吉狄馬加,原詩刊主編、著名詩人葉延濱,三O一醫院心內科行政副主任、心血管專家郭軍,著名詩人商澤軍,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社長林傑、總編輯羅勇等領導和嘉賓到會並致辭。

《生命的騎跡》的作者李輝是一位青年詩人,曾在《詩刊》等發表詩歌600餘首,參加過第24屆青春詩會、青海湖國際詩歌節。同時也是一位超級體育愛好者,僅為踢足球就付出四次骨折的代價。2009年,李輝不得不接受心臟支架手術,並一度有過思想壓力。

心臟功能正常的冠心病患者,究竟能否進行正常的體力活動和體育運動呢?李輝決定利用帶薪休假的時間,挑戰生命極限。2013年5月11日清晨,李輝帶著心血管裡的三枚支架,從黃河三角洲腹地的山東濱州出發,一路向西,橫跨山東、河南、陝西、甘肅、寧夏、青海,11天半艱辛跋涉2155公裡,累計爬高11121米,平均每天騎行187公裡、爬高967米,於5月22日17:50到達目的地青海湖,完成了「從黃河入海口到三江源頭、從魯北平原到青藏高原」的極限挑戰,創造了接受支架手術後的冠心病患者一次連續騎行距離最長、累計爬升最高、速度最快、運動強度最大的世界紀錄。全國冠軍、自行車教練唐建昊說,李輝的騎行速度和強度令人震撼,一般的業餘高手也很難達到。李輝用自己的勇敢、堅毅,創造了生命的奇蹟!

經過幾個月挑燈夜戰,李輝完成了這部扣人心弦、樂在騎中的紀實文學集《生命的騎跡:三枚心臟支架伴我單車挑戰極限》。他用母語鋒利的手術刀,深度剖析自我,將支架手術的前前後後和千裡單騎、挑戰極限的難忘經歷一一呈現。既有冠狀動脈造影的生理感受和細節描寫,又有騎行途中人雞大戰的精彩故事和一路上終生難忘的深刻感念。

《生命的騎跡》由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此前,山東省作協已將該書列為重點扶持作品。在此次首發式上,吉狄馬加、郭軍、葉延濱都給予很高的評價。吉狄馬加認為李輝這次騎行充分體現了個體生命堅韌不拔的頑強拼搏精神和中華兒女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倡導了全民健身的運動理念和低碳出行的環保理念,開創了冠心病患者接受支架手術後進行高強度運動的先例,他稱這本書為「一本勵志明目的好書」。郭軍主要從醫學的角度分析了這本書的意義,他說:「作為李輝曾經的主治醫師,我們為他而驕傲。我們是醫生,用雙手給人治病,治的是人身體上的病。而李輝不僅完成了這次極限挑戰,並且寫下了這本書。這是一本『治病的書』,給予患者心理上的良方、好藥。」葉延濱讚揚了這本書的「正能量」,他說:「一個心臟裡安放了三枚支架的詩人,千裡單騎,挑戰極限,李輝用行動寫了一首大詩。《生命的騎跡》向讀者輸送正能量,引人思考,讓人感受到生命的意義,生活的美好。

《生命的騎跡》李輝正在進行籤售

中國登山隊隊長、首個完成」7+2「壯舉的中國人王勇峰為本書作序,稱讚李輝的這次騎行挑戰是」一次驚心動魄的攀登「;中國射擊隊總教練、奧運冠軍王義夫,著名圍棋國手曹大元、魯迅文學院副院長李一鳴、著名詩人商澤軍寫下推薦語。王義夫說:命運從來不會同情弱者,像李輝一樣勇敢前行,你一定能創造人生的奇蹟!

今天,這本被寄予厚望的《生命的騎跡》終於面世了。我們期待更多的人能從中汲取生命的力量。
 

相關焦點

  • 勵志新書《靈魂的重量》首發 感悟林常平傳奇創業經歷
    人民日報客戶端8月4日訊(記者 郭超 盧立雄)近日,長篇紀實小說《靈魂的重量》新書發布會在廣東舉行,該書由著名軍旅作家李本深創作,用細膩的筆觸講述了福建著名民營企業家
  • 勵志新書《靈魂的重量》首發 感悟著名企業家林常平傳奇創業經歷
    人民日報客戶端8月4日訊(記者 郭超 盧立雄)近日,長篇紀實小說《靈魂的重量》新書發布會在廣東舉行,該書由著名軍旅作家李本深創作,用細膩的筆觸講述了福建著名民營企業家、福建鑫磊工貿集團董事長林常平的傳奇人生,歷時兩年幾經易稿而成,由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
  • 名家視點|張幼琪:寫給歷史的時代報告·貴州地質紀實文學大觀
    由此,我們有理由說,關於貴州這幾十年的跨越式發展,貴州地質紀實文學理應成為不可不讀的佳作。貴州地質紀實文學,是寫給歷史的時代報告。……從講述地礦的那些故事,看到地質業推動貴州跨越式發展的腳步,有科技、有新興產業,當然,還有創造了這一切的人們,這是地質紀實文學中對貴州如何進行跨越式發展的最重要解讀。
  • 劉先平紀實文學《追夢珊瑚》欲喚起大眾海洋意識
    《追夢珊瑚》是中國當代大自然文學之父劉先平的最新力作,是一部描寫我國珊瑚礁科考和保護的紀實文學作品。該書生動展現了我國科學家們為保護和恢復珊瑚礁生態系統所做的艱苦卓絕的奮鬥,既有他們長年累月冒著生命危險考察珊瑚的精彩實錄,又有繁育、移栽珊瑚的奇思妙想。書中還附有大量精美圖片,展示了多彩而神秘的珊瑚世界,同時也展現了我國海疆特別是南海海域豐富的海洋資源。
  • 2015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文獻文學,十年一書
    她推崇「文獻文學」,用與當事人訪談的方式寫作紀實文學,記錄了二次世界大戰、阿富汗戰爭、蘇聯解體、車諾比事故等人類歷史上的重大事件。《紐約時報》曾評論阿列克謝耶維奇的作品裡,「每一頁都是奇異而殘忍的故事」,她的作品不是虛構的,卻比虛構的文學更加讓人難以置信。
  • 用燃燒的文學激情書寫神秘的可燃冰
    近期出版的長篇報告文學《燃燒的冰:我國首次海域可燃冰試採成功紀實》(以下簡稱《燃燒的冰》),全景式呈現可燃冰開採臺前幕後的感人故事。該書的兩位作者,均在自然資源領域有著豐富的工作經歷:第一作者陳國棟現為中國自然資源作家協會主席,長期在自然文學的大地上深耕細作,曾出版《生命在大地上閃光》《大地情中國夢》等作品。另一位作者王晶是一位80後,近年來有多篇文學作品見諸各類報刊。
  • 因為一部《哥德巴赫猜想》開始紀實文學創作
    何建明短篇新作聚焦科學家新民晚報記者 徐翌晟文學與科學的發展總是結伴而行、相互促進。為了挖掘弘揚可利黴素發明者王以光教授的科學精神,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長何建明專門創作了《六十年的準備只為了今天》《那束光芒拯救黑暗中的生命》等短篇紀實文學作品,向全社會宣傳「王以光式」的科學精神。
  • 京城名記劉衛兵新著《我們這30年》首發
    新華社記者劉衛兵新著《我們這30年——一個記者眼裡的中國改革開放》首發暨籤售活動日前在北京西單圖書大廈舉行。該書由外文出版社出版發行。全書共14萬字,230多張紀實圖片。由原外交部部長李肇星、新華社總編輯何平作序。
  • 極限運動是挑戰人類潛能,但不能挑戰生命底線
    據景區通報,5月12日,北京某文化傳媒公司在天門山景區拍攝極限運動短紀錄片,劉某在飛行過程中偏離路線,降落傘未打開,導致悲劇發生。資料圖 新華社記者白禹攝近些年極限運動蓬勃發展,各地爭相舉辦極限運動比賽。
  • 用「騎單車」方式研究倫理問題
    日前,在素雅的書房裡,82歲的邱仁宗向記者講述了他的治學之路以及對生命倫理學的思考。社會現實激發研究熱情1952年,清華大學外語系畢業的邱仁宗「陰差陽錯」地被分配到協和醫學院當助教。1978年,邱仁宗調到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從此正式走上生命倫理學研究之路。當時,試管嬰兒、腦死亡、安樂死、器官移植等涉及生命倫理的事件層出不窮,更加激發了他對這個領域的研究熱情。他撰寫了我國第一本生命倫理學著作,使國內很多人第一次認識到這門學科的重要性。此外,他還為政府相關部門提供政策諮詢,促成了一系列醫學倫理法規在中國的誕生。「放風箏」還是「騎單車」?
  • 極限挑戰6免費觀看完整版 極限挑戰6在線觀看免費全集
    東方衛視大型星素結合勵志體驗節目《極限挑戰6》即將在本周日晚(7月5日)21點檔播出第九期,雷佳音、嶽雲鵬、王迅、賈乃亮、郭京飛、鄧倫、彭昱暢在上海展開一場追擊戰。為了不讓「追擊者」賈乃亮知道自己的位置,成員們共同合作找到所有密碼箱關閉定位,而在躲避賈乃亮的過程中,嶽雲鵬不小心被鎖在了魔術箱裡。
  • 在沙漠之巔,看見第六季《極限挑戰》熊熊燃燒的「團魂」
    昨晚,東方衛視《極限挑戰》第八期以「沙漠兄弟情」為主題,講述了一個關於團結、突破和無畏的故事:茫茫大漠中,黃沙綿延起伏,灼熱如影隨形,鮮豔的旗幟看似很近,卻需要翻越很多個沙丘才能抵達。一路上,極挑男團彼此攙扶,相互打氣,靠著「不拋棄,不放棄」「一起拼,一定贏」的信念,一步一個腳印地詮釋著他們的誓言:「我們六個人在一起,才是最珍貴的!」
  • 丹麥環保沒有極限 太陽能電動單車Solar Bike可望問世
    丹麥環保沒有極限 太陽能電動單車Solar Bike可望問世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對最重視環保與節能的丹麥來說,一切「沒有最環保、只有更環保」。素有「腳踏車王國」之稱的丹麥,首都哥本哈根的交通工具主要為單車及地鐵,而現在,丹麥設計師體現了丹麥「環保沒有極限」的精神,將單車結合太陽能發電,研發出一款不須充電的電動車Solar Bike。
  • 讀電子書送螞蟻森林能量 阿里文學邀你一起種樹
    同時,由螞蟻森林和阿里文學聯合推出的「螞蟻森林 低碳閱讀」活動正式上線。包括《流浪地球》《大江大河》《我們仨》《東宮》《小王子》等數萬本出版書的電子版都將參與到本次活動中。截至目前,螞蟻森林全球用戶超4億用戶,累計減排308萬噸,守護公益保護地6.9萬畝,累計種植真樹5552萬棵,總面積超76萬畝。在今年的春種活動中,斷貨已久的胡楊也將重新上線。
  • 當自己想要頹廢時,需要幾部勵志的電影,拯救一下自己的心靈!
    但確實是一部好看的值得深思的勵志電影。第二部、《飛馳人生》影片裡可以看出張弛對夢想的追求,對現實的不滿。飛馳人生講述了一位曾經叱吒風雲的賽車老將決定重返車壇但是卻窘境連連狀況百出的故事。曾經在賽車界叱吒風雲、如今卻只能經營炒飯大排檔的賽車手張馳決定重襲返車壇,在職業生涯的尾聲挑戰年輕一代的天才,他想聚齊昔日的搭知檔們,召喚神龍,再現光輝歲月,不料卻遭現實狠狠打臉,狀況百出。雖然有著喜劇的外殼,但是影片中講述要勇於追尋自己的夢想,堅持自己熱愛的東西,不放棄。
  • 繽紛斑斕的文學景觀
    老中青作家一同守護文學的尊嚴2020年,中國文壇數代作家共同發力,老中青共同銳意進取,形成一道道令人感佩的蓬勃景觀。106歲老作家馬識途的《夜譚十記》,用自己的百年人生豐富經歷為底色,以蜀中方言講舊社會的三教九流奇人異事,自成一體,自高一格。
  • 成員再次換血的《極限挑戰6》,還是很有化學反應
    ,《極限挑戰》在此時播出也選擇了致敬醫護人員的主題,以綜藝視角為幾個月以來的疫情阻擊戰做了一個回顧。 總體看下來,《極限挑戰》保持了和上一季一樣的,用輕鬆娛樂的方式關注民生的風格。致敬醫護人員的主題結合目前全面復工的節點也十分有意義。 以疫情做切口,用綜藝視角講述國民故事 全國範圍逐漸復工的當下,《極限挑戰》的「復工」也是以疫情為大背景開始的。
  • 《決勝荒野之華夏秘境》收官,挑戰極限類綜藝如何決勝市場?
    類型綜藝的「荒野」與「決勝」《決勝荒野之華夏秘境》的熱播,將挑戰極限類節目再次推至大眾關注下。去年主打都市夜景追跑競技秀的《追我吧》以高以翔身亡的慘痛宣告永久性停播,以生命為代價的警鐘敲響,綜藝節目的高強度、高難度和高風險也一度成為敏感詞,挑戰極限類綜藝路向何方也成為市場關注的重點。市場從來不掩飾對挑戰極限類節目的青睞。
  • 嚮往的生活第二季極限挑戰專場是哪一期 嚮往的生活2男人幫什麼...
    嚮往的生活第二季已經播出了六期節目,據悉第九期是極限挑戰專場,嘉賓是黃渤、羅志祥、王迅、張藝興、孫紅雷、黃磊。兩檔節目齊聚,這是要鬧翻天的節奏啊!網友:這倆節目是要變成一家人的節奏!》》》
  • 《極限挑戰》第二季回歸 孫紅雷搞笑「撞臉」萌寵
    原標題:《極限挑戰》第二季回歸 孫紅雷搞笑「撞臉」萌寵 其中,東方衛視王牌真人秀《極限挑戰》第二季將於本周日正式登場。在昨天滬上舉行的首期看片會上,這檔強調劇情性的大型勵志體驗真人秀收穫了不少好評,「男人幫」之一的孫紅雷也亮相助陣,還幽默調侃自己在節目中「撞臉」萌寵的橋段,「說不定將來我也養一隻,真的像!」   為找人,各出大招   第一季《極限挑戰》以強劇情,成功吸引了一批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