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記者劉衛兵新著《我們這30年——一個記者眼裡的中國改革開放》首發暨籤售活動日前在北京西單圖書大廈舉行。該書由外文出版社出版發行。全書共14萬字,230多張紀實圖片。由原外交部部長李肇星、新華社總編輯何平作序。
《我們這30年——一個記者眼裡的中國改革開放》作者劉衛兵
作者劉衛兵是新華社高級記者,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客座教授,長期從事中央新聞攝影採訪。近幾年劉衛兵先後出版了3本紀實文學作品和一本攝影集,其著作《回望20年》獲第四屆徐遲報告文學獎優秀作品獎。2007年,在《隨訪連戰的日子》新書發布會現場,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盛希貴教授盛讚他為「圖文並重的真正踐行者」。
1993年末,北京宣武門外大街,即將拆遷的胡同老建築
首發式現場同時舉辦了劉衛兵的小型攝影展覽,展出約40幅照片,是他20多年親歷、採訪中拍攝的黑白和彩色照片。包括許多記錄北京城市生活變遷的照片,如:《北京告別糧票》、《父母搶購降價貨》、《「熊貓」廣告羞怯上公交》、《面向97》、《中美入世談判結束》、《鞏俐和張藝謀出席政協會》、《堵車的困惑》,以及人們熟知的《總理為農民討工錢》和《習近平為外賓撿眼鏡》等。
1998年1月,北京大雪,民工蹬車送貨
《我們這30年——一個記者眼裡的中國改革開放》,書中的照片和文字引人入勝:糧票退出舞臺,搶購降價貨、第一次選美夭折,進城的農民工、中美世貿談判,總理為農民工討工錢,98南北方水災,非典襲來,兩次大地震思考……沒有堂而皇之的理論和空談,一張張圖片、一端端故事,時間與空間,紀實與懷舊,個人與社會、感受與反思,改革開放30年家國變遷和發展、進步的歷史躍然紙上。
來自北京以及山東、江蘇、陝西、江西等地的讀者約二百人參加了首發暨籤售活動,現場銷售圖書300餘冊。等待籤售的讀者排成長隊。並向讀者贈送了200冊「劉衛兵攝影作品」精美檯曆。很多讀者仔細觀看展覽,品味生活的變遷。不少讀者購買了數本贈送朋友,一些家長帶著孩子來感受書香。
首發式上,作者劉衛兵簡單講述了該書創作過程。劉衛兵認為,改革開放改變了中國,也改變了每一個中國人人的命運。改革開放30年是中國人夢想成真的30年。作為媒體人,能夠親歷和記錄這一史詩般的變革,是一種幸福和快樂。
一任平生風兼雨,苦樂年華作生涯。作為改革開放30年親歷者和新聞攝影的忠實守望者,劉衛兵對現實社會保持了「只如初見」的觀察、記錄、探究和思考,盡力還原歷史的真實面貌。《我們這30年》會告訴讀者很多,同時也留給讀者很多想像的空間。正如書中提出的問題:「再過30年,我們的生活會變成什麼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