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衛兵主持項目《南溪遙》獲國家「精瑞科學技術獎」:為川西林盤有...

2021-01-10 中國網·錦繡天府

中國網訊(張果 周國利) 2020年12月13日下午,第十七屆中華人民共和國精瑞科學技術獎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成都建築師劉衛兵主持的川西林盤聚落更新項目《南溪遙》以全生命周期的設計理念、先進的綠建分析理論脫穎而出,獲得本屆「精瑞科學技術獎•更新與改造設計獎」。此前的11月,在2020世界人居建築規劃設計方案競賽活動中,《南溪遙》以古蜀文化風韻和傳統生態智慧的當代表達摘得「2020世界人居•建築金獎」。

近日,中國網在成都拜訪了雙獲國家級獎項的《南溪遙》主創設計師劉衛兵。「我非常高興接連得到獲獎消息,這兩個重要獎項給了我多年堅持的肯定和信心,我由衷地感到欣慰。世界人居建築金獎從建築文化的角度,國家精瑞科學技術獎從建築科技創新的層面,《南溪遙》獲雙獎意義重大」。

在拿到「世界人居•建築金獎」後,接到赴西安參加國家「精瑞科技獎」答辯通知時,劉衛兵正在布展國際創意設計周的川西林盤館,「我有點興奮,」劉衛兵說,「現在有很多優秀的高大上的建築科技,南溪遙就一個鄉土小院,能讓這個真正的川西鄉土項目入圍複評,很激動。」

在設計中採用了各種川西傳統空間的劉衛兵對家鄉的「林盤」一往情深,「是故鄉給了我創新的靈感和動力,」劉衛兵說,「林盤有竹林、院壩、穿鬥房、簷廊等豐富的宜居元素。傳統營造和鄉風民俗是我的鄉愁記憶,當我進行美術創作和建築設計的時候,這些傳統建築文化元素自然沁入我的作品之中,甚至決定了我事業的方向。」

在回答「您設計作品中的什麼地方打動了兩個大獎的評審委員會」時,劉衛兵說:「我想最主要的是我的作品中的文化特質和綠建更新。前一個建築文化獎,授予的理由就是文化。我的作品是川西林盤聚落,也是古蜀文化的承載,但《南溪遙》採用更當代的、更親近自然的姿態。另一個科技獎,我運用先進的IES綠建分析和被動節能的低技策略去滿足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願景。二者殊途同歸:提升林盤的人居質量,展現了川西獨特的文化和智慧。同時我的設計與創新都是基於千年都江堰形成的生態系統,我是想讓作品留有歷史的記憶、注入鮮活的生活、著眼未來的可能。」

在此之前,對於劉衛兵獲得聯合國「全球人居環境設計獎」的花溪村,極力保留歷史肌理,一些人對缺乏當代性提出質疑。對此,劉衛兵說:「那是汶川大地震災後重建的理性必須,也是對歷史、人文和環境的搶救。過後的8年,我一直在反思,包括留學英國去探尋可持續發展之路,我想知道川西林盤究竟存在哪些缺陷和不足,明白其中哪些寶貴的傳統經驗可以堅持、發揚。」

對於《南溪遙》此次摘得兩個國家級獎項的體會,劉衛兵說,「沒有文化的創新不能耐人尋味,而沒有科技的創新只能流於外在的粉飾,都留不住人。我想《南溪遙》利用了獨特的川西林盤人居文化,做了優化微氣候和室內環境的創新嘗試。我會繼續努力為川西林盤的有機更新探索一條新路」。

相關焦點

  • 專訪劉衛兵:精瑞科學技術獎堅定了我探索的方向
    精瑞科學技術獎是經國家科技部、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批准設立的中國人居與城市建設領域最具權威性、專業性與示範性的獎項。相比以往,今年的精瑞獎更多關注存量更新與運營項目,以及數字經濟對行業發展轉型有深刻影響的創新實踐案例的發掘與獎勵。
  • 劉衛兵:川西林盤是獨特的可持續生態系統
    他以自己規劃都江堰花溪村的災後重建為例,揭示了林盤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奧妙,該設計曾在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大會上獲「全球人居環境規劃設計獎」,贏得了國際國內專家們的高度肯定。為深度探究設計師的思想理念,進一步了解川西林盤的生態系統情況,中國網「雲」上採訪了遠在英國留學的劉衛兵先生。
  • 中國著名建築師劉衛兵:「安逸」就是川西林盤的滋味兒
    大會舉辦的《2018全國特色小鎮和美麗鄉村優秀建築規劃作品展》中,劉衛兵帶領四川大衛設計選送的《中國川西林盤聚落有機更新系列》名列首位。劉衛兵作為國內鄉村建築設計下鄉的倡導者,不僅曾被邀請到聯合國世界城市論壇、中國美麗鄉村論壇等發表演講,其作品也獲得了全球人居環境規劃設計獎、中國民族建築事業傑出貢獻獎等獎項。
  • 劉衛兵 | 林盤,最重要的是保住那股鄉土氣息
    川籍建築師劉衛兵主持設計的《蜀韻田源——中國川西林盤聚落有機更新》,在日前公布的2018全國特色小鎮和美麗鄉村優秀規劃建築設計方案作品競選中榮獲全國第一,他撰寫的論文——《河流孕育的古蜀聚落》被評選為「中國民族建築研究會第二十一屆學術年會」優秀論文。
  • 劉衛兵:留住林盤,成都才有歷史
    為促進中國可持續城市與人居環境良性發展,大會正式成立了中國城市發展研究會可持續城市專業委員會。長期從事鄉村設計實踐的著名建築師劉衛兵被聘為創會理事,作為成都市鄉村振興戰略「十大工程」之一的川西林盤保護修復工作的發起人,他關注民生,積極倡導當代建築對地域文化的體現,其設計理念備受關注。近日,中國網記者就成都如何更好地邁向可持續發展的世界城市,獨家專訪了劉衛兵先生。
  • 先鋒人物劉衛兵 : 我在田壩頭做設計
    本屆峰會以「鄉村振興、美麗共享」為主題,融入了扶貧攻堅、文旅創新、農旅融合等元素,充分展示和宣傳各地美麗鄉村建設成果。峰會組委會特別舉行頒獎儀式,12位來自全國各省市在中國美麗鄉村建設中做出突出貢獻的人士,被授予「鄉村振興先鋒人物」榮譽稱號,成都建築師劉衛兵代表四川獲此殊榮。
  • 水墨酣暢,氣韻生動——劉衛兵繪畫作品欣賞
    現為四川省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建築學會資深會員,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歷史文化專家組成員,聯合國環境規劃署SBCI(可持續建築與氣候倡議組織)成員,英國建築研究院BRE-GLOBAL(國際綠色建築評估機構)成員。曾獲得全球人居環境規劃設計獎、中國民族建築文化保護獎、中國建築學會建築創作金獎、中國民族建築事業傑出貢獻獎。
  • 市政協委員劉衛兵:加強川西林盤保護 助推成都鄉村振興
    成都全搜索新聞網(記者 高旭 朱海丹 劉雨)2月26日報導 「從2012年開始,我就一直在堅持關注川西林盤,這一次看到川西林盤保護修複寫入了羅強市長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這讓我十分欣慰。」市政協委員劉衛兵在做客市政協十五屆一次會議網絡訪談間時表示,川西林盤具有重要的生態價值、經濟價值和文化價值,需要科學地開發利用。「川西林盤可以說是四川以及成都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具有地方文化特徵的產業形態和居住形態。我們應該抓住川西林盤作為古蜀文化和農耕文明結晶一個鮮活的載體,利用這個契機大力發展鄉村振興戰略。」
  • 川西林盤+大熊貓IP「潘兜的林盤」綜合體落戶
    成都日報2021-01-17 07:46「潘兜的林盤」綜合體項目效果圖藏身天府新區腹地,川西林盤式建築,獨具特色的熊貓主題文化……日前,四川天府新區舉行2021年1月份重大項目集中簽約暨集中開工儀式,在20個集中簽約項目中,「潘兜的林盤」籤約落戶天府新區鄉村振興功能區
  • 專訪首屆AIA中國建築獎得主劉衛兵:建築是有靈魂的
    來自中國成都的著名建築師劉衛兵憑藉作品《布後》獲得首屆AIA中國建築獎。此前,該作品曾獲中國建築學會人居生態國際方案競賽建築金獎。以蜀文化精神為核心,創作出有藝術品質、有市場價值、有傳統意義的地標性建築。       首屆AIA中國建築獎結果公布的一周後,中國網記者在四川省大衛設計公司對劉衛兵進行了專訪,以下為對話實錄。
  • 成都建築師劉衛兵的設計哲學:留住四川的故事和鄉愁
    這一執念、原則和情感,也注入了他的多項設計中,助力他攬下不少國際大獎,如:全球人居環境規劃獎、AIA中國建築獎……作為成都市政協委員,劉衛兵連續6年提交《川西林盤保護及開發》提案,助力川西林盤的保護和修複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使其成為成都鄉村振興戰略的抓手。
  • 保護川西林盤 盤活鄉村經濟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農業大國,經過千年的歷史演變,我們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創造了多樣性的鄉村景觀,作為川西地區具有代表意義的鄉村景觀,川西林盤以其文化、生態及景觀脫穎而出。
  • 川西林盤,蜀地無二的精神原鄉
    為充分保護修復「川西林盤」這種天府文化、成都平原農耕文明和川西民居建築風格的重要載體,成都市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對成都市鄉村振興作出「走在前列、起好示範」的重要指示,全面貫徹四川省省委構建「一幹多支、五區協同」區域發展新格局戰略部署,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統領,以完善科學規劃為引領,以加快產業功能區建設為載體,把特色鎮(街區)建設和川西林盤保護修復作為鄉村振興戰略 「十大重點工程」
  • 川西林盤哪個最值錢?9個林盤公布GEP
    今天(22日),在道明鎮竹藝村一個會議廳,成都市川西林盤生態價值核算項目成果發布會暨培訓會舉行。現場發布《川西林盤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核算技術規範》(簡稱「《技術規範》」)、《川西林盤綠色發展指南》(簡稱「《發展指南》」)。
  • 從「鮮道·幸福裡」看成都川西林盤的「再造」
    這裡是崇州市白頭鎮大雨村的「鮮道·幸福裡」林盤項目,7月上旬召開的成都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建設動員會暨「西控」工作推進會將首個參觀點位選址於此,並提出要在川西林盤形成各具特色的消費場景和生活場景,提高引人、聚流、活商等作用的發展思路。
  • 成都鄉村網紅打卡地誕生的背後:川西林盤的生長邏輯
    新華網鄭瑋 攝  8月20日,成都市加快生態價值轉化推動鄉村振興現場推進會召開,提出要堅持以綠道為紐帶,以特色鎮和川西林盤為載體,以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為路徑,圍繞營造高品質生活場景、新經濟消費場景,加速推動生態價值轉化,努力詮釋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的鄉村表達。  川西林盤建設是成都生態價值轉化的一個關鍵環節。
  • 點亮鄉村 川西林盤「定製方案」評審會落幕
    7月11日,首屆成都市特色鎮(街區)建設和川西林盤保護修復規劃設計方案徵集活動評審會在成都落幕。活動自去年12月開始,在全球範圍內對溫江區岷江桂雨小鎮等6個特色鎮(街區)和新津縣興義鎮菜棚子林盤等16個川西林盤項目進行方案徵集。評審結果將於近期公示。
  • 成都市新都區三河村:川西林盤裡如何玩轉產業"魔方"?
    這天,他們的「冠軍工作室」正式揭牌,為斑竹園鎮足球音樂小鎮增添一個新品牌。  與此同時,三河村保護修復的7個川西林盤正在實施中。已經完工的董家院子、周家院子,茂林修竹,白牆灰瓦。  「董家院子林盤已聚集了6個文創項目,總投資達到4500萬元。」三河村支書譚傑透露,可口可樂公司正以「鄉村振興合伙人」身份,在三河村落地該公司全國第一個可口可樂鄉村形象店「可樂時光裡」。
  • 成都特色鎮、川西林盤全球徵集方案完成評審 將於近期公示
    四川在線記者 雷倢7月13日,記者從成都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獲悉,首屆成都市特色鎮(街區)建設和川西林盤保護修復規劃設計方案全球徵集活動專業組川西林盤項目應徵方案評審會在成都舉行。評審活動由中國工程院吳志強院士、莊惟敏院士,中國科學院段進院士等領銜的評審委員會,以「線上+線下」的方式,對公眾組應徵人及9個專業組應徵人就6個特色鎮、16個川西林盤項目提交的規劃設計方案進行評審,評審結果將於近期公示。
  • 成都1000個川西林盤告訴你什麼叫「岷江水潤、茂林修竹」
    按照《方案》,我市將把林盤作為特色鎮的延伸和組成部分,圍繞特色鎮布局林盤保護修復點位,採用「特色鎮+林盤+產業園」「特色鎮+林盤+農業園區」「特色鎮+林盤+景區」三種建設模式推進林盤保護修復;依託天府綠道,環城生態區、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等特色資源,結合田園綜合體建設等項目,統籌推進林盤保護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