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特色鎮、川西林盤全球徵集方案完成評審 將於近期公示

2021-01-10 川觀新聞SCOL

四川在線記者 雷倢

7月13日,記者從成都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獲悉,首屆成都市特色鎮(街區)建設和川西林盤保護修復規劃設計方案全球徵集活動專業組川西林盤項目應徵方案評審會在成都舉行。

評審活動由中國工程院吳志強院士、莊惟敏院士,中國科學院段進院士等領銜的評審委員會,以「線上+線下」的方式,對公眾組應徵人及9個專業組應徵人就6個特色鎮、16個川西林盤項目提交的規劃設計方案進行評審,評審結果將於近期公示。

川西林盤示意圖

為助力成都市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2019年12月,由成都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成都市農業農村局主辦的首屆成都市特色鎮(街區)建設和川西林盤保護修復規劃設計方案全球徵集活動啟動。

活動得到了海內外規劃設計機構及規劃設計愛好者、獨立設計師、大學生們的熱烈響應。公眾組方面,雖然一定程度上受到新冠疫情影響,截至應徵文件遞交截止時間,仍有來自國內外的共174個自然人、法人獨立或組成設計團隊、聯合體,提交了應徵方案。專業組方面,主辦方從90家規劃設計機構組成的58名應徵人中,遴選出共20家國內外一流規劃設計機構組成的9個聯合體。9個應徵人拿到「評審入場券」,現場(線上)論道特色鎮建設和川西林盤保護修復。

3名院士+16名海內外專家

創新線上+線下聯動評審

從6月29日到7月11日,在成都市交子國際酒店會議室內,一塊屏幕連接起成都與北京、上海、日本、荷蘭、瑞典、法國、西班牙等國家與地區,評審會以「線上+線下」結合的創新形式舉行。

各應徵人通過設計方案和圖紙,結合動畫、視頻、PPT等方式向線上及線下的專家講解本次應徵方案的規劃設計理念、設計方法、方案策略及實施路徑等內容。尤其是一些由中外規劃設計機構組成的聯合體,則分別在荷蘭、瑞典、法國等國家與現場連線,在線講解方案,聽取評審專家意見。同時,一些因疫情影響無法趕到成都會場的專家也通過線上視頻的方式參與評審。

「我們的活動從開始到結束,始終貫穿著創新」,主辦方相關負責人介紹,活動不僅創新「專業+公眾」新模式,讓專業組、公眾組各自的特長能夠充分展現。同時,在推進過程中,為了降低疫情對活動的影響,主辦方以雲踏勘、雲會議等多種方式幫助應徵人掌握、了解本次應徵對象的場地情況、文化特色、自然風貌等全面的資料。在評審階段,現場呈現的方案的規劃設計理念有創新、研究方法有創新、評審的方式也有創新。

除了創新的活動形式,本次評審委員會的陣容亦不可謂不「豪華」。3名院士和來自中國、德國、日本、法國、西班牙的專家組成的評審委員會,都是建築、規劃、策劃等相關領域的領軍人物。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大佬」們,對成都的特色鎮和川西林盤有許多觀點不謀而合。「無論方案是改造還是建設,最重要的是保護當地生態環境,同時要深刻理解所在林盤現有特徵」,莊惟敏表示,「最重要是解決農村空心化、勞動力外流、以及產業失衡和農業之間失衡的問題。好的規劃設計要讓當地居民在林盤中更好地生產、生活、同時增加收入。」

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教授、專業組特色鎮項目應徵方案評審會委員何昉認為,自己最看重的是對地方特色文化的研究。「像川西林盤這種不可複製的特色文化,不僅需要去了解它的外在形式,還應該深入挖掘它的內涵」,何昉建議在規劃設計中還應該加強對生態和風景園林等方面的研究。對於特色鎮,他認為目前的特色鎮應徵對象生態基底不錯,特色鎮應該要注重自然系統研究,打造多樣性的野生系統。他說,成都平原的野生花木系統很發達,文化傳承和產業研究都可以以此切入,作為公園城市的成都,可以將打造野生系統作為生態文明的一種特色,紮根在這裡,發展在這裡,成為全國的榜樣。

專業組特色鎮項目應徵方案評審會主席吳志強院士表示,自己特別青睞於將歷史文化保護得很好的方案,尤其是充分考慮特色文化、道路、肌理、建築、原住民等協調發展的方案。同時,如何讓傳統的小鎮、林盤恢復生機與活動,也是他非常看重的。「每個小鎮要有它特別的產業扶植起來,還要考慮開發、建設、運營等方面的問題」。

注重傳承,鼓勵創新

營造農商文旅體新場景

什麼樣的方案能成為優勝方案?評審會上,主辦方認為優勝方案應該注重塑造公園城市鄉村表達新形態,圍繞成都本土文化特色及資源稟賦進行統籌創新,尊重原生田園風光、原真鄉村風貌,結合鄉村振興示範走廊等沿線布局,發揮綠道串聯特色鎮、川西林盤、景區園區、重要節點的作用,彰顯「國際範」「天府味」,著力展現岷江水潤、茂林修竹、美田彌望、蜀風雅韻的秀美畫卷。

此外,優勝方案還應踐行城鄉融合發展新理念,採取「特色鎮+林盤+農業園區」「特色鎮+林盤+產業園」「特色鎮+林盤+景區」3種模式,推動林盤轉變為承接城市功能,延伸城市形態的廣闊腹地。

同時,優勝方案還應採取「策劃規劃+設計營造」新方法,堅持先策劃後規劃,不設計不建設,策劃好產業,塑造好空間,設計好建築,傳承好文化,塑造不同特色的林盤風貌。

優勝方案還應落實林盤規劃設計新要求,緊扣「國際範、天府味、可落地」九字方針,突出地域性、時代性、獨創性、生態性,既注重傳承保護,又鼓勵創新創意,以創意設計和美學表達詮釋林盤特質、刷新林盤「顏值」。充分對接場地地形地貌、當地原住民意願、土地資源狀況、商業營運模式等因素保證方案的可落地性。

注重營造農商文旅體新場景,優勝方案應秉持「一個精品林盤聚落催生一個規上服務業企業」的理念,以場景營造為產業功能植入提供空間場景和市場體驗,推動社會治理和服務下沉到林盤聚落,形成引人、聚流、活商效應,促進農商文旅體形態融合、價值疊加、優勢互補,讓每個林盤都成為城鄉融合發展體驗區、創新創意企業孵化地。

相關焦點

  • 首屆成都特色鎮(街區)和川西林盤設計徵集活動應徵方案評審圓滿完成
    人民網成都7月13日電 (王軍)7月10-11日,首屆成都市特色鎮(街區)建設和川西林盤保護修復規劃設計方案全球徵集活動專業組川西林盤項目應徵方案評審會在成都舉行。至此,圍繞公眾組、專業組從6月29日持續到7月11日的應徵方案系列評審會全部結束。
  • 修復川西林盤全球徵集方案 優秀案例驚豔了豪華評審陣容
    昨天,成都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發布消息稱,7月10日-11日,首屆成都市特色鎮(街區)建設和川西林盤保護修復規劃設計方案全球徵集活動專業組川西林盤項目應徵方案評審會在成都舉行。至此,圍繞公眾組、專業組從6月29日持續到7月11日的應徵方案系列評審會全部結束。
  • 點亮鄉村 川西林盤「定製方案」評審會落幕
    7月11日,首屆成都市特色鎮(街區)建設和川西林盤保護修復規劃設計方案徵集活動評審會在成都落幕。活動自去年12月開始,在全球範圍內對溫江區岷江桂雨小鎮等6個特色鎮(街區)和新津縣興義鎮菜棚子林盤等16個川西林盤項目進行方案徵集。評審結果將於近期公示。
  • 川西林盤和特色鎮全球徵集設計方案出爐
    川西林盤和特色鎮全球徵集設計方案出爐 2020-09-30 23: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川西林盤和特色鎮規劃設計方案全新出爐!公園城市鄉村表達新範式
    日前,成都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成都市農業農村局發布公告,歷時大半年的首屆成都市特色鎮(街區)建設和川西林盤保護修復規劃設計方案全球徵集活動優勝獲獎方案正式出爐,從來自全球的20家一流規劃設計機構和世界各地的174個公眾組應徵人中,最終評選出了24個優勝、獲獎方案。
  • 川西林盤和特色鎮未來什麼樣?24個方案 繪出鄉村新圖景
    11月7日,歷時大半年的首屆成都市特色鎮(街區)建設和川西林盤保護修復規劃設計方案全球徵集活動有了最新結果,24個優勝、獲獎方案出爐,主辦方為獲獎者頒獎。下一步,主辦方將助推優勝方案落地實施,打造川西林盤的文旅新名片。
  • 助力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建設 成都為24個特色鎮(街區)和川西林盤方案...
    、成都市農業農村局主辦的首屆成都市特色鎮(街區)建設和川西林盤保護修復規劃設計方案全球徵集活動總結會暨新時代全國鄉村規劃師制度高端對話在成都市大邑縣安仁鎮舉行,特邀嘉賓、優秀鄉村規劃師、優秀方案規劃設計單位代表等數百人齊聚一堂,共話鄉村振興。
  • 川西林盤,蜀地無二的精神原鄉
    著眼提升特色鎮(街區)建設和川西林盤保護修復規劃設計水平,本著「先策劃後規劃、不設計不建設,以策劃發現美、以規劃表達美、以設計彰顯美」的原則,成都市計劃分3年分批開展特色鎮(街區)建設和川西林盤保護修復規劃設計方案全球徵集活動。
  • 成都1000個川西林盤告訴你什麼叫「岷江水潤、茂林修竹」
    昨日,記者從市農委獲悉,《成都市川西林盤保護修復工程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正式出臺,將充分依循傳統川西林盤「田、林、水、院」空間格局,統籌實施山水林田湖整治,塑造「中國川西林盤聚落」,在川西壩子逐步呈現「岷江水潤、茂林修竹、美田彌望、蜀風雅韻」的錦繡畫卷。  統籌山水林田湖 三種模式統籌推進  什麼是川西林盤修復?
  • 藝術邂逅川西林盤 點亮成都人的生活 為期一個月的成都首屆天府...
    封面新聞記者 秦怡 雷遠東 攝影報導金黃的稻田上,設計大師的作品聳立;曠野之中,行人緩緩穿行,去探索藝術與川西林盤的完美邂逅。夜幕降臨,成都邛崍卻愈發奪目了起來,幾個年輕小夥組成的樂隊輕快地彈唱,音樂律動著每一顆自由的靈魂。
  • 從「鮮道·幸福裡」看成都川西林盤的「再造」
    這裡是崇州市白頭鎮大雨村的「鮮道·幸福裡」林盤項目,7月上旬召開的成都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建設動員會暨「西控」工作推進會將首個參觀點位選址於此,並提出要在川西林盤形成各具特色的消費場景和生活場景,提高引人、聚流、活商等作用的發展思路。
  • 成都鄉村網紅打卡地誕生的背後:川西林盤的生長邏輯
    新華網成都8月23日電(鄭瑋)崇州竹藝村、溫江幸福田園、蒲江明月村……近兩年,成都一個個明星林盤如雨後春筍般相繼「發芽」,成長為網紅打卡地。為何成都的鄉村能「長」出這麼多熱門地標?其背後是成都將綠水青山變為金山銀山的科學探索。
  • 川西林盤+大熊貓IP「潘兜的林盤」綜合體落戶
    成都日報2021-01-17 07:46「潘兜的林盤」綜合體項目效果圖藏身天府新區腹地,川西林盤式建築,獨具特色的熊貓主題文化……日前,四川天府新區舉行2021年1月份重大項目集中簽約暨集中開工儀式,在20個集中簽約項目中,「潘兜的林盤」籤約落戶天府新區鄉村振興功能區
  • 劉衛兵主持項目《南溪遙》獲國家「精瑞科學技術獎」:為川西林盤有...
    成都建築師劉衛兵主持的川西林盤聚落更新項目《南溪遙》以全生命周期的設計理念、先進的綠建分析理論脫穎而出,獲得本屆「精瑞科學技術獎•更新與改造設計獎」。此前的11月,在2020世界人居建築規劃設計方案競賽活動中,《南溪遙》以古蜀文化風韻和傳統生態智慧的當代表達摘得「2020世界人居•建築金獎」。
  • 劉衛兵:留住林盤,成都才有歷史
    中國網:在實現川西林盤的保護和傳承上,你們還有什麼具體舉措?       劉衛兵:近期,林盤工作委員會準備聯合成都市政府,擬舉辦首屆中國(成都)川西林盤國際文化藝術節,讓更多人領略到古蜀文明的魅力。
  • 川西林盤哪個最值錢?9個林盤公布GEP
    今天(22日),在道明鎮竹藝村一個會議廳,成都市川西林盤生態價值核算項目成果發布會暨培訓會舉行。現場發布《川西林盤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核算技術規範》(簡稱「《技術規範》」)、《川西林盤綠色發展指南》(簡稱「《發展指南》」)。
  • 中國著名建築師劉衛兵:「安逸」就是川西林盤的滋味兒
    在著名建築師劉衛兵眼裡,成都平原是一個中國農耕自流灌溉體系中傳統聚落保留得最完整的一塊土地,川西林盤正是這個盆地裡的真正人文餘緒,「把鄉村營造工作室放進田間小院,能沾地氣,能與從土上長出的老建築對話」,在談到林盤創新,他說:「」就像果樹嫁接,你得先保住原有的粗枝老乾必須有生命力,新的果實才會有好
  • 保護川西林盤 盤活鄉村經濟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農業大國,經過千年的歷史演變,我們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創造了多樣性的鄉村景觀,作為川西地區具有代表意義的鄉村景觀,川西林盤以其文化、生態及景觀脫穎而出。
  • 石羊鎮朱家灣林盤成功創建成都市第二批AAA級林盤景區
    按照《成都市A級林盤景區等級劃分與評定細則(試行)》《成都市A級林盤景區等級評定管理辦法(試行)》要求,通過成都市林盤景區評審專家的現場檢查、綜合評審及網上公示,朱家灣林盤已成功創建成都市第三批AAA級林盤景區。
  • 劉衛兵 | 林盤,最重要的是保住那股鄉土氣息
    在田野鄉間,他設置大衛鄉村營造工作室;多年來,為保護川西林盤,他以政協委員的身份奔走呼籲。目前,作為成都平原重要景觀、鄉愁民情的農業遺產,川西林盤保護修復工作已列入成都市鄉村振興戰略的「十大工程」之一而備受關注。中國網記者近日就如何更好地保護、挖掘和研究川西林盤重要的生態價值、經濟價值和文化價值,獨家專訪了劉衛兵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