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首屆成都市特色鎮(街區)建設和川西林盤保護修復規劃設計方案徵集活動評審會在成都落幕。活動自去年12月開始,在全球範圍內對溫江區岷江桂雨小鎮等6個特色鎮(街區)和新津縣興義鎮菜棚子林盤等16個川西林盤項目進行方案徵集。評審結果將於近期公示。
首屆徵集活動創新設置公眾組和專業組兩個組別。其中,公眾組的徵集對象為6個川西林盤,不要求應徵人具備任何專業資質,皆可報名參加;專業組方案徵集對象為6個特色鎮和10個川西林盤,要求應徵人具有相應的資質或職業資格。方案以「國際範、天府味、可落地」為總體要求,擬以規劃設計點亮鄉村,助力公園城市的鄉村表達,推進城鄉融合發展。
國家勘察設計大師、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教授何昉表示,「像川西林盤這種不可複製的特色文化,不僅需要去了解它的外在形式,還應該深入挖掘它的內涵。」何昉建議在規劃設計中還應該加強對生態和風景園林等方面的研究。對於特色鎮,他認為目前的特色鎮應徵對象生態基底不錯,特色鎮應該要注重自然系統研究,打造多樣性的野生系統。他說,「成都平原的野生花木系統很發達,文化傳承和產業研究都可以以此切入,作為公園城市的成都,可以將打造野生系統作為生態文明的一種特色,紮根在這裡,發展在這裡,成為全國的榜樣。」
【來源:四川觀察】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