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上午,在張家界天門山失聯6日的翼裝飛行女大學生劉某被找到,可惜已經遇難。據景區通報,5月12日,北京某文化傳媒公司在天門山景區拍攝極限運動短紀錄片,劉某在飛行過程中偏離路線,降落傘未打開,導致悲劇發生。
近些年極限運動蓬勃發展,各地爭相舉辦極限運動比賽。不過限於經濟和身體條件,特別是對運動員心理素質的超高要求,極限運動始終是小眾運動。因為風險大,即便經驗豐富、心理強大的運動員,在面對特殊情況時,也難免失去控制、發生意外。因天氣原因、個人失誤、裝備出問題而導致的慘劇多次發生,被稱為「世界極限運動之最」的翼裝飛行運動死亡率高達30%。2013年10月8日,張家界也曾發生一起翼裝飛行事故,一名外國選手不幸身亡。
極限運動是在挑戰人類潛能,但不能挑戰生命底線。據媒體報導,不幸遇難的這名翼裝飛行員曾在國外經過系統的翼裝飛行專業訓練,有數百次翼裝飛行和高空跳傘經驗。按說這並非一次難度最大的飛行,但由於劉某沒有按慣例攜帶手機、GPS等設備,不僅導致她在空中無法判斷飛行速度、風力風向等,也給搜尋搜救工作帶來了極大困難。
從事極限挑戰需要無畏的勇氣,但必須避免無謂的犧牲。劉某不幸遇難令人痛心,同時也發出警醒,加強對極限運動的管理刻不容緩,在鼓勵促進其發展的同時,堅決守住安全底線。比如,將翼裝飛行的風力、風向、能見度等標準細化量化,強制賽前裝備檢查、飛行員心理和精神狀態測試等。不可預知的風險誰都無法絕對避免,但對可預知的風險必須採取各種方式全力避免,給極限運動者拴上一根保險繩。
(原標題:給極限運動拴一根保險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