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極限運動看人身安全

2021-01-08 冀蒙嘉澍606

(王朝燁)近日,一位女翼裝飛行極限運動愛好者在張家界天門山失去了寶貴的生命,這件事在網上引發了熱議,震驚了無數人。在極限運動在我國開始興起的背景下,她的逝去值得深思。

極限運動屬於典型的小眾化運動項目,它的難度大、危險性高、專業性強,在極限運動中任何一個微小的失誤都會被放大,都足以致命。這位極限愛好者同樣在活動前籤了「生死狀」免責聲明,並在生前籤了人體器官捐獻志願書。他們深知其危險性和安全的重要性。雖然這項運動的安全風險如此之大,但我們仍不能忽視它對人類自身和自然極限的挑戰,以及極富冒險精神和挑戰精神的魅力和價值。

而在這件事中,經驗上,在專業人員的眼裡,她低空翼裝飛行的經驗還尚且不足。在安全上,她並沒有做好極限運動前的準備工作,對當地地形都未進行研究、考察,並且對飛行路線進行嚴格規劃,設備也並不完備。

這件事情也體現出了:一是應該儘快加快立法。完善、細化相關法律法規,通過法律制度建立來明確極限運動組織者和參與者需要承擔的義務與責任,通過法律的完善來保護極限運動者的權利和生命的安全。二是應該建立和完善相關組織制度。通過設立相關組織,建立完備的極限運動的制度和安全機制,對極限運動者進行監督和指導,增加極限運動的安全保障。三是極限運動者要理性做好行前計劃。儘量選擇發展水平和安全規範較高的目的地,儘量選擇相對成熟的線路和產品,根據自身身體素質和健康狀況量力而行。在挑戰極限之前應該做好,挑戰前的準備工作,「量力而行,安全第一」。

相關焦點

  • 安全應成極限運動的底色
    事情的來龍去脈仍未明確,但類似這樣的戶外運動乃至極限運動不時發生事故,值得反思。今年上半年,一名翼裝飛行的女孩在湖南張家界失聯,最終確認死亡。近年來,經濟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為人們參與極限運動提供了基礎;快節奏、豐富多彩的生活,提高了人們的感覺閾值,促使不少人去探索未知、挑戰自我。正因此,高山滑雪、蹦床、衝浪、攀巖等運動越來越受到歡迎。
  • 安全才是運動的極限!
    女大學生翼裝飛行失聯遇難,資深人士提醒極限運動愛好者——安全才是運動的極限!近日,張家界天門山景區女翼裝飛行員在飛行時偏離路線最終遇難的事件引發了社會各界的關注,有關極限運動為何既危險又迷人、參與者如此玩命究竟有無必要的討論更是甚囂塵上。
  • 追求刺激,勿忘「安全繩」——部分極限運動體驗館亂象調查
    記者調查發現,大眾對室內極限運動項目安全意識不足,一些場館缺少運動指導、規避安全責任,行業內缺乏規範標準,從業人員水平參差不齊,存在安全低、維權難、監管亂等亂象。危險四伏的「蹦」與「滑」在江西南昌一家極限運動體驗館,記者看到場館內蹦床、跳臺、攀巖、滑道等項目一應俱全。工作人員聲稱自開業以來沒發生過重大安全事故,場館可同時接待80至100名顧客。
  • 人類的運動極限在哪裡
    這些運動健兒們用自己的超越,實踐著「更快、更高、更強」的奧林匹克宣言。   隨著在各項賽事上,地區紀錄被打破、全國紀錄被打破、世界紀錄被打破,人們不禁生出這樣的疑問:人體運動到底有沒有極限?又是什麼決定著人類的運動極限呢?
  • 不必理解極限運動,尊重自由選擇即可
    (11月9日《北京青年報》)極限運動是只屬於極少數人的運動,其具備超高難度、極高風險、失敗率非常大等特點,普通人往往敬而遠之,甚至看到都感覺害怕,而對於極限運動愛好者來講,則是無比刺激的挑戰,越是難度大的項目,他們挑戰的興趣越濃厚。極限運動難度係數太大,特別是部分無保護挑戰項目,一旦失手就容易給玩家造成身體傷害,輕者傷筋動骨,重者失去生命。
  • 為什麼有人喜歡玩命的極限運動?玩極限運動的人生到底什麼樣?
    為什麼會有人喜歡這些玩命的極限運動?玩極限運動的人生到底是什麼模樣?這個世界上又還有哪些極限運動呢?為什麼會有人喜歡這些玩命的極限運動?因為挑戰極限是人來源於基因的本能為什麼這麼說呢,人在嬰兒開始就表現出冒險,探索,挑戰的特點。從最開始有嘴巴去感知這個世界,見什麼都啃。會故意嘗試一些危險的動作,爬高,過獨木橋。
  • 極限運動史:人類在挑戰什麼
    極限運動像是一場冒險,它在徵服大自然、跨越心理障礙時所獲得的愉悅感、成就感,充滿了刺激。人類是天生的冒險家,哪怕是在久遠的古代,「極限運動」這個詞還未出現的時候,人類已經就對大自然的一切產生了無窮的幻想與嚮往。人類的進步,或許就源於我們的祖先們一次又一次的極限運動吧。
  • 以案說法,漲漲關於「人身安全保護令」的知識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2月底,全國法院共籤發人身安全保護令5749份,在施暴者和受害者之間設立「法律保護傘」「隔離牆」。  11月25日是「國際消除家庭暴力日」,最高人民法院、全國婦聯和中國女法官協會聯合發布人身安全保護令十大案例,旗幟鮮明向社會表明多方合力、聯合治理家庭暴力,向家庭暴力堅決說「不」的態度和決心。  注意,這不僅僅是幾個案例!
  • 超高壓大理局:嚴控現場安全 築牢人身防線
    超高壓大理局:嚴控現場安全 築牢人身防線 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2020-12-23
  • 保障人身安全的氣凝膠隔熱塗料研究
    直到最近,當加熱系統需要改進來保障人身安全時,可選擇的方法仍是傳統的隔熱保溫方法,如使用玻璃纖維或巖棉、對身體進行保護或採取管理措施(HazCom標識)。儘管採用傳統的或含纖維的隔熱材料足以減少灼傷危險,但是會增加保溫層下的腐蝕風險(CUI),而且安裝困難、代價很高,特別是遇到那些龐大,正在使用之中或者是設計複雜的系統時。
  • 極限運動是挑戰人類潛能,但不能挑戰生命底線
    據景區通報,5月12日,北京某文化傳媒公司在天門山景區拍攝極限運動短紀錄片,劉某在飛行過程中偏離路線,降落傘未打開,導致悲劇發生。資料圖 新華社記者白禹攝近些年極限運動蓬勃發展,各地爭相舉辦極限運動比賽。
  • 挑戰人類自我極限 2019中國極限運動大會開幕
    中國極限運動大會開幕式在中國·清豐極限運動基地舉行。 當晚,濮陽市人民政府市長楊青玖主持開幕式,濮陽市市委書記宋殿宇致歡迎辭,河南省體育局局長萬旭致開幕辭,中國極限運動協會主席王玄致辭。19時50分,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高志丹宣布2019中國極限運動大會開幕。 本次開幕式由入場儀式和大型文體展演組成, 文體展演分為飛龍在天、超越夢想和綻放榮光三個篇章。
  • 有了科技「神助攻」,極限運動也能變大眾運動
    【獵雲網北京】10月16日報導(文/張鵬會)「在技術成熟的條件下,極限體育有可能變成競技體育。」在10月16日,以健康中國 – 科技體育產業論壇上,清華大學天津高端裝備研究院汪家道教授指出。汪家道表示,科技對競技體育、極限體育和大眾體育將產生極大的助推作用。
  • 極限開關的安全越程距離
    極限開關動作前,上下限位必須先動作。要先後動作,後面在導軌架上的擋塊或觸板也就要一個距離,這個距離就是越程距離。要大於等於15公分,鋼絲繩式要50公分。但要考慮到極限開關和上下限位不在一個水平位置上,一般來說,極限開關低一點。
  • 有錢有閒還不夠 城市極限運動不是你想玩就能玩
    隨著極限運動項目的發展,極限運動的需求增大,喜愛這些運動的人們於是順勢而為,創生了許多城市極限運動項目,比如滑板、輪滑、死飛、跑酷、室內攀巖等。這些運動都因形就勢,主要在城市廣場、 街頭、公園、地下通道等地方演練。
  • 極限運動「升溫」 體育產業迎來新「風口」?
    這場在際華園極限運動中心舉行的首屆亞洲和大洋洲室內跳傘錦標賽,吸引了來自26個國家和地區的146名室內跳傘運動員參賽。運動員在時速255.6公裡的風洞內旋轉、跳躍、飛翔,宛如鳥兒在天空自由飛翔。  近年來極限運動在全國很多城市呈現升溫態勢。為了抓住這一發展勢頭,各地紛紛布局極限運動產業。
  • 人身安全保護令十大典型案例
    人身安全保護令十大典型案例 2020-11-26 10: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極限高空運動挑戰者吳詠寧之死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吳詠寧曾是一名群眾演員,挑戰高空運動後走紅;他想通過努力,成為中國極限運動高空挑戰第一人  站在摩天大樓的最頂端,將一座城市踩在腳下,感受幾百米高空的陽光、空氣與溫度,車流與行人如砂礫般渺小,悉數收納眼底。
  • 以侵害人身安全為要挾 發簡訊勒索20萬元
    2009-04-21 14:19:58        以侵害人身安全為要挾
  • 最高人民法院人身安全保護令十大典型案例發布!
    25日下午最高人民法院、全國婦聯、中國女法官協會聯合發布人身安全保護令十大典型案例。同居關係中暴力受害者的人身權利應當受到法律保護,同居關係的一方若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臨家庭暴力的現實危險,人民法院也可依當事人申請作出人身安全保護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