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美國《聯邦紀事》網站刊發國務卿蓬佩奧決定,公然撤銷對「東突厥斯坦伊斯蘭運動」(「東伊運」)的恐怖組織定性,引發輿論譁然。眾所周知,「東伊運」是長期在中國境內外從事反華分裂、極端暴力活動的恐怖組織,是給中國人民造成巨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罪魁禍首,是列入聯合國安理會1267委員會制裁名單的全球公敵。打擊恐怖主義是聯合國會員國的共同責任。作為恐怖主義的受害者,作為曾共同將「東伊運」在聯合國列恐的國家,美國出爾反爾,公開為「東伊運」「洗白張目」,充分暴露了美方在反恐問題上採取「雙重標準」的虛偽本質和對恐怖組織「合則用、不合則棄」的醜惡嘴臉。
針對記者有關美國為何撤銷對「東伊運」恐怖組織定性的提問,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居然堂而皇之地聲稱,十多年來沒有可靠證據顯示「東伊運」繼續存在。
「東伊運」果真不再活躍嗎?近年來,「東伊運」在阿富汗、敘利亞等地流竄,披著宗教外衣傳播暴力恐怖思想,利用網絡大量發布暴恐音視頻,教授恐怖襲擊的方法和技能,煽動、策劃和實施了一系列暴力恐怖活動,對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構成嚴重安全威脅。在中國發生的暴力恐怖案件與「東伊運」發布的暴恐音視頻有直接關係。2016年「東伊運」等恐怖組織成員共同實施了針對中國駐吉爾吉斯斯坦大使館的汽車炸彈襲擊。對這些鐵一般的事實和嚴重現實危害,豈能視而不見?
美方難道忘記近些年曾出手打擊「東伊運」嗎?2009年,美國財政部高調宣布對為「基地」組織提供支持的恐怖組織「東伊運」的頭目阿卜杜勒·哈克進行經濟制裁。負責反恐和金融情報事務的副部長斯圖爾特·利維說:「阿卜杜勒·哈克企圖在北京奧運會期間發動恐怖襲擊,今天我們必須和全世界站在一起,譴責這一野蠻的恐怖主義行徑,並在國際金融體系中孤立他。」2010年,美國中情局操縱的無人機在巴基斯坦北瓦濟裡斯坦地區用飛彈擊中一輛汽車,炸死多名「東突」分子。2018年,以美軍為首的北約聯軍在阿富汗北部襲擊了「東伊運」武裝分子的訓練營。北約聯軍認為他們在中國境內外製造襲擊,兩名該組織的成員還和2002年對美駐吉爾吉斯斯坦大使館發動恐怖襲擊的計劃有關。
美國如此對自己做過的事翻臉不認,自我「打臉」,「睜著眼睛說瞎話」,我相信這絕不是因為美國政府「健忘」,背後的原因不言自明。國際社會通力反恐,主要國際恐怖組織已被打散,美國境內近幾年未發生大規模恐怖襲擊,但恐怖主義依然是國際社會不容忽視的重大威脅。如今,美國單方面否認「東伊運」的恐怖組織性質,是典型的「過河拆橋」,實際上是將恐怖主義變成了其遏制他國的工具,其「以恐遏華」的險惡用心昭然若揭。
事實上,美國不僅在「東伊運」恐怖組織定性問題上反覆無常,在其他國家也奉行「雙重標準」,對威脅自身安全的行為、個人或實體第一時間予以恐怖主義定性,對威脅競爭對手和非友好國家安全的恐怖組織或個人則網開一面、暗通款曲,甚至公然打著「民主」和「人權」旗號為其辯護。
多家媒體報導,美對曾參與製造古巴民航客機爆炸案、哈瓦那旅遊飯店爆炸案並圖謀暗殺古領導人卡斯楚的恐怖分子波薩達·卡裡萊斯採取縱容包庇的態度,在其2005年偷渡入美並申請政治避難的情況下,否認知曉其動向。俄多次揭批非政府組織「白頭盔」是武裝分子組成的恐怖組織,從事擺拍新聞、濫用援助、販賣人體器官等行徑。儘管媒體曝光「白頭盔」曾綁架44名兒童用於運輸化學武器,並在敘利亞杜馬市自編自導自演「被化學武器襲擊後的醫院」視頻,用於栽贓敘利亞政府軍對伊德利卜平民發動了化學武器襲擊,美方仍置若罔聞,依然大力扶植「白頭盔」,川普政府向其撥款450萬美元。是恐怖分子,還是合作夥伴,對於美國政府來說,標準完全是實用主義的。即使是恐怖組織,只要對地緣戰略有用,就要予以支持,就是美國的可用工具。
美式反恐邏輯將美國的虛偽體現得淋漓盡致,美國長期出於大國博弈和地緣政治私利處理反恐問題不得人心,霸權行徑招致廣泛批評。恐怖主義就是恐怖主義。一切形式和表現的恐怖主義都應該受到國際社會的同聲唾棄和共同打擊。為恐怖主義張目無異於玩火,玩火者必自焚!奉勸美方不要站在國際正義和公理的對立面,開歷史的倒車!
(作者:國際問題觀察員安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