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系統公司演示用無人機與搜援犬組隊完成搜救任務

2020-11-20 明日情報

據美國科學系統公司網站2020年11月12日刊文,美國科學系統公司(SSCI)近期在美國DARPA信息創新辦公室(I2O)的資助下,成功進行了無人機編隊搜救任務演示,一個由全自主無人機(UAV)組成的編隊與搜救犬一起合作,在沒有人工幹預下實施了模擬搜索救援任務。

在此次任務演示驗證中,使用了SSCI新開發的「隊友意識自主」(TAA,Teammate Aware Autonomy)系統、以及協同任務自主(CMA)和「場景閉環理解目標查找」(FOCUS)軟體。SSCI為TAA開發了非權威隊友(在本例中為搜救犬)預測模型,該模型僅對有限類型的命令進行響應,從而使由自主代理和有感情的隊友組成的新型團隊能夠有效地進行高效協作。採用TAA系統的團隊可以將自主系統(如無人機)的優勢和功能與有感情隊友的獨特優勢相結合。自主系統和犬類可以一起工作,大大提高了團隊的任務效率,而無人機具有鳥瞰視角,可在人工智慧支持下定位場景的目標,引導搜救犬隊友。

2020年7月,SSCI與美國聯邦緊急事務管理署(FEMA)的密蘇裡州第一特遣隊(MO-TF1)合作展示了這一獨特的哺乳動物機器團隊。傳統的搜救犬需要人員來提供指令,TAA團隊使用無人機直接指揮犬,而無需訓犬員的幹預或指示。換句話說,UAV並不僅僅是訓犬員和犬之間的指令中繼。實際上,無人機是根據觀察到的場景從訓犬員處提取目標信息並將其轉換為可直接執行的指令。在演示過程中,FOCUS無人機成功使用TAA系統導航犬只,命令它開始搜索並識別犬只的警報行為,提示FOCUS無人機可以自主調查告警位置。搜救犬配備了電子TAA背心,既可以用於從無人機向犬廣播音頻指令,也可以為無人機提供來自犬的實時數據。在演示過程中,「搜救」犬的訓犬員擔當了監督角色,以確保搜救犬-UAV小組以高效、安全的方式執行搜救任務。

此次演示的功能並非要取代人工訓犬員。相反,這項技術將來可能允許訓犬員控制更多的犬-無人機小組,從而確保改進搜索救援的響應速度和成效。

在此項工作中,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計算機科學和人工智慧實驗室(CSAIL)交互式機器人小組以及俄勒岡州立大學自主代理和分布式智能(AADI)實驗室為SSCI提供了技術研究支持。

相關焦點

  • 藍天救援搜救犬培訓即將全面開啟
    自本平臺前幾日發布了一期關於搜救犬的介紹,引起了很多救援團隊的重視,紛紛致電諮詢,表示要進行搜救犬馴養以增強團隊的陸搜裝備。
  • 藏獒後代,出色的雪地搜救犬
    一隻狗成為狼群之首,拯救人們生命,很多人認為這也只是在電影中,但鑑於這條狗是一隻聖伯納犬,反而覺得這可能就是事實,今天就和大家介紹一下聖伯納犬。聖伯納犬原產於瑞士,可以說是瑞士的國寶,相當於我們國家熊貓一樣的存在。它是一種超大型犬,身高可超過1米,體重能達100千克,但個性溫順,絕對是安家護院最好的狗。
  • 地震中救出15人的搜救犬沈虎:英雄暮年,終於可以撒嬌賣萌嗚嗚叫了
    兩歲的搜救犬沈虎和救援隊一起挺進震中北川,跋涉在廢墟亂石中,尋找生命的氣息。十年後,曾經的功勳犬沈虎已老,它的牙齒被時光磨平,在地震搜救中被刮傷的後腿,使它行走起來略微瘸拐,曾經一天能吃下3、4斤食物的胃,現在只有一斤左右的消化量。
  • 「犬警官」穿防彈衣,人行道安智慧眼……第十屆警博會規模創歷屆之最
    可在複雜條件下進行搜救的機器狗,能「抓拍」闖紅燈者的行人過街新系統……昨天(23日),第十屆中國國際警用裝備博覽會在北京開幕,集中展示了國內外警用裝備的最新發展成果,展會規模創歷屆之最。檢測到行人闖紅燈時,系統會發出「您已越線,請退回等待」的警告;如果行人不聽勸阻繼續過街,系統則拍攝違法過程顯示在立柱屏上。後臺將實時比對人像特徵圖並確認身份信息,由交管部門查證後進行處理。
  • 神舟十一號今日返回地面 無人機首次投入航天搜救任務
    神舟十一號今日返回地面 無人機首次投入航天搜救任務 2016-11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將繼續在軌運行、開展有關科學實驗,於2017年4月接受天舟一號飛船的訪問。  目前,位於內蒙古中部草原的主著陸場區參試設備狀態良好,各項工作準備就緒。神舟十一號將是中國載人航天史上首艘在冬季返回地面的載人飛船。西安衛星測控中心主著陸場區指揮部指揮長李權表示,這將給搜救工作增加難度。進入冬季以來,內蒙古四子王旗地區氣溫逐漸降低,近日最低氣溫已低於零攝氏度。
  • 快來看看如何成為一隻合格的搜救犬
    戳視頻,看搜救犬講述自己的成長曆程>>>閃電新聞記者 張雪 孔然  報導
  • 12歲男孩滑雪遭遇雪崩 被埋40分鐘最後由搜救犬發現獲救
    12歲男孩滑雪遭遇雪崩 被埋40分鐘最後由搜救犬發現獲救  Emma Chou • 2018-12-28 18:14:05 來源:前瞻網 E433G0
  • 《石器時代M》情誼任務攻略 任務完成技巧分享
    這是一個增加好友之間好感度的活動,但是有許多的玩家不知道要怎麼去完成這個任務,下面小編整理了石器時代M情誼任務完成攻略,想要知道的小夥伴們可以點進來了解學習下哦! &nb... 石器時代M情誼任務怎麼完成?
  • 星際戰甲組隊頻道流行的哪些黑話地圖和任務篇
    本篇是講解星際戰甲組隊頻道經常出現的術語,將著重列舉陣營和任務兩方面來使玩家了解組隊頻道以及萌新該如何在組隊頻道喊話。 陣營篇 天諾(玩家方):T系,源自本名Tenno。
  • 美首次演示熱管核裂變動力系統
    本報訊 (記者 張巍巍)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1月27日(北京時間)報導,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等機構的科學家首次演示了利用熱管冷卻小型核反應堆,藉助平頂裂變實驗產生了24瓦電力,並驅動了內華達國家安全網站設備的斯特林引擎。
  • 新加坡技術動力公司演示40毫米空爆彈藥系統
    新加坡技術動力公司演示40毫米空爆彈藥系統》2003年10月3日報導,新加坡技術(ST)動力公司近日向外賓演示了其可編程彈藥概念和下一代40毫米空爆彈藥系統(ABMS)升級組件的能力,包括實彈射擊演示。
  • 《石器時代M》轉生任務怎麼完成 轉生任務完成方法
    還不是很了解轉生任務怎麼做的小夥伴們,一起來看看吧。 轉生任務攻略:   當玩家... 石器時代M轉生任務怎麼做?《石器時代M》是經典遊戲《石器時代》的正統續作,現在已經在ios正式開測。還不是很了解轉生任務怎麼做的小夥伴們,一起來看看吧。
  • 原神3分鐘內達成元素充溢任務怎麼完成 10秒完成原素烘爐任務方法...
    原神最近上線了全新的原素烘爐活動,這次活動是原神公測之後的首次福利活動,我們可以在遊戲中參加這次的全新福利活動能夠獲得很多的獎勵和經驗值獎勵,而3分鐘內達成元素充溢任務就是其中一個任務,那麼我們該怎麼快速完成這個任務呢?
  • 日本SkyDrive公司單座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完成首次公開演示
    總部位於東京的SkyDrive公司在4月份進行了號稱日本首次載人多旋翼飛行器試飛後,現在又透露其新的SD-03在本周早些時候進行了首次公開演示飛行。這款單座的SD-03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高2米,長4米,寬4米(6.56×13.1×13.1英尺),也就是兩輛停放的汽車的佔地面積。它的外觀採用珍珠白,前部是時髦的H型白燈,後部是紅色的T型燈,動感十足。
  • 嫦娥五號倒計時,為完成此次任務我們需要什麼?五大系統缺一不可
    為保障嫦娥五號任務順利實施我們建設了探測器系統、運載火箭系統、發射場系統、測控與回收系統、地面應用系統共五大系統,其中任意一個系統都不是一般國家可以玩得轉。  測控系統是自火箭發射至返回艙著陸的23天任務周期內全程使用的核心系統,對嫦娥五號任務成敗起著決定性作用。  航天測控是指對運載火箭或太空飛行器的飛行狀態進行跟蹤、測量並控制其運動和工作狀態,在實施嫦娥探月工程之前我國太空飛行器部署的最高軌道就是3.6萬公裡地球靜止軌道,採用的是S頻段統一測控系統,最遠作用距離不超過8萬公裡。
  • 《命運2》異星噬菌體任務怎麼做 任務完成方法
    導 讀 任務流程" src="http://image.9game.cn/2020/5/16/155760068.jpg"> 命運2異星噬菌體任務任務共分六步
  • 國家海上搜救應急預案
    (4)以人為本,科學決策,快速高效。     以人為本:充分履行政府公共服務職能,快速高效地救助人命。     科學決策:運用現代科技手段,保證信息暢通;充分發揮專家的諮詢作用,果斷決策,保證應急指揮的權威性。     快速高效:建立應急機制,保證指揮暢通;強化人員培訓,提高從業人員素質;提高應急力量建設,提高應急反應的效能和水平。
  • 為防鳥撞電線,澳大利亞用無人機為高架線裝特殊設備
    【環球網無人機頻道 記者 趙汗青】國外DroneDJ網站12月18日報導,澳大利亞電網運營商TransGrid已經轉向用無人機在電線上安裝硬體設備,以避免工人從高處墜落的風險。而最近,這些無人機在輸電線路上安裝鳥類分流器(bird divert),這可使鳥類在飛行時能看到電線。
  • 宜賓墜江汽車搜救工作仍在進行 用聲納系統也暫未找到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24日下午,宜賓市翠屏區政府新聞辦官方微博「翠屏發布」發布情況通報:「5月24日8:40分,四川中水成勘院到達車輛墜江現場(金沙江左岸1.1-1.2公裡)繼續開展搜救工作
  • 「天宮一號」完成任務告別太空
    任務  超期服役 完成多項突破性工作  天宮一號於2011年9月29日發射升空,先後與神舟八號、九號、十號飛船進行6次交會對接,完成了各項既定任務,為中國載人航天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作為中國首個目標飛行器和空間實驗室,天宮一號的任務就是為空間站的研製積累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