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黑貓評測
我應該是國內第一批OLED屏用戶了,這得從我入手了一加3T開始說起。在2016年,用上Amoled屏的手機廠商並不多,特立獨行的一加手機就是為數不多的一個。在那個時候,一加手機屢因「A屏辣眼睛」為人詬病,我也同樣深有體會。
在那個時候,為了控制頻閃,A屏的最低亮度是比較高的。尤其是在晚上閱讀的時候更明顯,由於一加手機的屏幕太亮,我經常是一邊看小說,一邊掉流淚。
但是誰也沒想到,A屏在兩年後居然會成為旗艦手機的主流。在這裡就不佩服劉作虎的高瞻遠矚了,我只想談談為什麼OLED屏會代替LCD屏。
首先就是手機形態的改變,以前手機的屏佔比普遍在65%左右,邊框較寬,支持的功能也不多,留給手機廠商的物理體積比較富裕。除了像一加手機這樣,偏執於輕薄手感的手機,其他手機廠商真的沒有動力用更為輕薄的A屏。
但是全面屏時代改變了這一切,當屏幕邊框成為了原罪之後,受技術原理所限,厚重的LCD屏就和這個時代格格不入了。既要屏佔比,又要輕薄,那麼廠商們就需要絞盡腦汁去尋找更輕薄的元件。而LCD屏不易彎曲,收窄下巴的幅度太有限了。反觀Amoled屏幕,不需要背光板,本身又具備柔韌性,相比之下,收窄下巴的技術難度要小太多。
其次就是生物識別方式的改變,在2017之前,指紋是智慧型手機的主流解鎖方式。近兩年,人臉解鎖和屏下指紋才成為了主流。如果哪家的旗艦手機還在用後置指紋,那是要被釘在手機界的恥辱柱上的。這兩種新穎的解鎖方式,蘋果獨佔了人臉解鎖,安卓陣營主打的是屏下指紋。
這就是LCD屏註定沒落的第二個原因:LCD屏因為有背光板的阻礙,極難實現屏下指紋。LCD的屏幕模組過於複雜,實在是塞不進去第二個傳感器了。屏下指紋解鎖已經是未來的大趨勢,普及到千元機也只是時間問題,到那個時候,LCD屏還有生存的空間嗎?
不僅如此,A屏的對比度、通透性、色彩表現都要比LCD屏更優秀,最近興起的DC調光技術更是徹底解決了頻閃傷眼的問題。解決了傷眼、燒屏問題之後的A屏,相對優勢用全面碾壓來形容都不為過,LCD屏連最後的優勢都喪失了,唯一的賣點只剩下便宜。但是——隨著OLED屏產線越來越成熟,A屏距離物美價廉也不會太遠。
根據一份外媒的報導,目前,OLED屏在行動裝置市場上的份額,已經到達了50%,幾乎已經和LCD屏分庭抗禮,大有取而代之的趨勢。不知不覺之間,OLED和LCD已各分一半天下,手機屏幕的進化史已經到達了臨界點。
事實上,目前LCD屏不僅輸掉了旗艦手機的市場,還正在輸掉中低端手機的市場,比如1999元的小米9SE就已經用上A屏了。我認為,再過一兩年,千元機用上A屏、支持屏下指紋不是什麼問題。旗艦手機上的技術,肯定會慢慢下放到千元機上的,和LCD屏說再見吧——儘管它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