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航天」,在大家看來,它是高精尖的代名詞,很多人都覺得航天領域充滿神秘感、科技感、高冷感,是宏大而超脫的存在。那真實的航天和航天人的生活到底是怎樣的?繼5月16日探秘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和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之後,17日下午14:00-16:30,抖音直播再次帶著網友們一起「離開地球表面」,深入了解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和文昌航天發射場。將曾經距離我們遙遠而神秘的航天工作和航天人的生活展示在大家面前,讓我們在了解航天知識和航天文化的同時,更加深刻理解了我國的航天事業和航天精神。
探秘太原衛星發射中心 看低調的航天學霸是怎樣煉成的
在直播中我們了解到,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是我國第一個自主建設的發射場,是試驗衛星、應用衛星和運載火箭發射場之一,擔負太陽同步軌道氣象、資源、通信等多種型號的中、低軌道衛星和運載火箭的發射任務。
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先後將「風雲」、「資源」、「海洋」、「遙感」、「探測」等多顆衛星送入太空,此外如長徵六號一箭20星,第一次海上發射以及同一發射場6小時內組織兩次發射等,都是我國航天事業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事件。值得驕傲的是,這裡不光創造了中國航天發射史上的多個第一,更堪稱是安全發射的代名詞,航天發射成功率高達100%,位居世界前列。雖然成績斐然,但由於對外宣傳較少,它不像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那樣知名,大眾認知度較低,故被稱為「低調的學霸」。
在9號發射場,巨大的「L型」導流槽吸引了網友們的注意。從9號發射場負責人張繼成的講解中我們了解到,火箭點火後,導流槽會將火箭發射時噴出的高溫、高壓、高速氣流以一定的方向導往發射場坪以外,保護髮射塔架及場坪上設施設備安全並確保發射順利進行。每次發射大約有100噸左右的水會被迅速蒸發,我們在新聞中看到發射時的白色煙霧,就是導流槽中的水在遇到高溫、高壓、高速氣流時被蒸發的結果。
還知道了9號發射工位在冬季嚴寒低溫環境下,可以為火箭、衛星提供零上10度的工作環境,從而徹底解決了高寒地區衛星火箭發射溫度保障難題。另外,這裡的發射臺到勤務塔固定部分前沿的距離較7號發射工位延長了11米,這讓火箭從點火到起飛時所產生的衝擊、振動、尾焰等對塔架的損壞大大減少,塔架射後恢復時間由一個月縮短至10天左右,進而實現了基地全天候高密度的衛星發射能力。
短短一小時,我們在抖音直播了解到了第一代晉西北航天人白手起家的過往,他們憑著堅定的信念,克服多重困難,養育了這位「低調的學霸」——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今後,這位「學霸」還將繼續在快速、多域、應急等核心能力建設的道路上加速發展,不斷刷新奔向太空的中國高度,為建設航天強國再立新功。
打卡文昌航天發射場 領略「長五B」孕育地別樣的濱海與星辰
當大家還沉浸在晉西北航天人的情懷中時,抖音直播又為我們打開了另一扇「航天世界」的大門——在5月5日成功發射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自帶大自然牧場屬性的文昌航天發射場進入了我們的視野,引無數網友驚嘆於它的「優秀」和「美色」。在文昌航天人徐斌如的講述中,網友們了解到文昌航天發射場是我國首個濱海航天發射場,也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低緯度發射場。主要承擔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大質量極軌衛星、大噸位空間站和深空探測衛星等太空飛行器的發射任務。
大家跟隨直播鏡頭來到了長五B運載火箭的測發大廳,這裡指揮控制著發射全過程。負責按下「點火」按鈕發射任務的航天人「金手指」尹景波,為大家講述了「地面測發控系統發射控制臺」的重大作用:幾乎所有前端設備都要通過發控臺進行控制。發控臺共有一百多個按鈕,每個按鈕都代表一個控制指令。作為「金手指」要「零誤差」清楚每個按鈕的作用、每個參數的意義,熟悉火箭及所有前端設備的每個狀態和測試發射的每個流程。航天無小事,在航天人眼裡,任何一個數字、一個動作,都是譜寫航天樂章的「音符」。
接著,為了有較好的視野觀看發射場全貌,主播將廣大網友帶到了指揮控制中心,椰海雙塔——發射長五B運載火箭的塔架和發射長徵七號的塔架進入觀眾的視野。在這裡我們了解到,文昌航天發射場是目前我國唯一一座集生態、環保、開放為一體的發射場。走在探訪發射場主幹道之一的「問天路」上,飛行控制中心、火箭和衛星廠房依序而建。火箭垂直總裝測試廠房是發射場最高的部分,這裡只有一層樓,但高度有99米,長徵五號B火箭就是在這裡進行垂直總裝和測試的。
在被稱為文昌航天人夢開始的地方的「地源小學」,網友們見到了自發射場建設初期就來到這裡、人稱文昌發射場「晴雨表」的唐安志前輩,他在這次長五B火箭發射工作中負責地面氣象資料收集,需要提前觀測天氣並進行現場跟蹤。同時,他和同事收集的氣象資料為預報未來天氣提供連續、高效、精準的數據支撐。
看過這些高科技重頭戲,與它們形成「反差萌」的則是這裡的自然人文風光。為了不破壞生態環境,發射場兩個發射塔架在設計團隊的自主創新研發新型施工技術下,被最終設計為共用一段軌道,成功保護了沿途的原生椰林、溼地和灘涂,穿過椰林就能看到蔚藍的大海。還有格外萌的一幕就是,路邊和遠處還有牛群在悠閒地吃草,這些牛被網友評論稱為「航天牛」,還有網友留言道「中國航天牛氣沖天」。正是在生態保護至上的理念貫徹下,文昌航天發射場還有「航天牧場」的美譽,堪稱世界各大發射場的典範。得益於此,這裡每天都在發生著科技與自然的神奇碰撞。
在慶祝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發射成功之際,我們通過抖音直播的窗口重新認識了「中國航天」四個字。四大航天發射場通過聯合直播這樣的方式打開了普通人對航天領域的了解,不僅拉近了大眾與航天的距離,也讓我們看到了直播平臺更加多元化發展的可能。據了解,有五十多萬人觀看了此次四大航天發射場直播,十幾萬條評論中除了提問各類航天知識,感慨老一輩航天人的堅守與不易,更多人為我們祖國的航天事業感到自豪。
一直以來,抖音直播都在用實際行動把平臺價值不斷深植到體現生活態度、實現社會價值、甚至長遠改變世界的層面。如今的抖音直播已經成為高價值、優質化內容的孕育地。通過有價值的內容創新為直播觀眾帶來不可思議的直播體驗,帶領用戶看見更大的世界。
新財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讀者應詳細了解所有相關投資風險,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本文內容版權歸新財網投稿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