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珠海銀沙灘生態園的海灘上突然出現了三組身著白色T恤,手戴黑膠手套並持有黑色大號垃圾袋的不明人群,在沙灘上尋尋覓覓、來回奔走,他們到底是誰?他們到銀沙灘到底有何目的?
人類對地球環境的汙染正變得日益嚴重,尤其是對海洋環境的汙染,已經致使海洋中垃圾普遍增多。這不僅威脅到海洋生物的生存,而且對人類船舶航行安全和外出旅行的心情同樣造成影響。
有專家稱,單單是漂浮在大西洋上的塑料垃圾,就相當於美國本土大陸面積的兩倍,而這只是世界五大海洋垃圾帶之一。此外,東日本大地震造成的海洋垃圾總量約為一百五十萬噸,其中一部分已經漂流至北美太平洋沿岸。
垃圾被深埋在沙子裡
清潔沙灘的必備神器
志願者服務隊在海灘上清理的垃圾,主要為生蠔殼和生活垃圾(菸頭、塑料瓶蓋和瓜果紙皮)兩大類,並將收集到的垃圾分類打包。
三個小分隊在清除海灘垃圾的行動中還興致勃勃的開啟了比拼的競賽模式,每個小分隊將收集到的垃圾稱重記錄,然後評比打分獲得名次與獎品,最後小鯨魚隊憑著略微的優勢在活動比賽中獲得第一名。
快點再快點,第一名在向我們招手
海洋之心隊的戰利品
看,我們隊的最重,484、484?
有人曾做過一個實驗,他把一盆清水比做大海,再把一滴墨水滴入「大海」中。頓時,墨水慢慢地散開、變淺、消失,「海水」幾乎和原來一樣乾淨;但如果墨水一直不斷滴下去,「海水」的顏色就會越來越深,最後變成一盆黑水。
黃河:珠江珠江我是黃河
珠江:黃河黃河我是黃河
我們賴以生存的海洋,已經因為我們無止境的索取和破壞,變得遍體鱗傷。該如何守住這一片蔚藍?其實,我們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都會悄然改變海洋、改變世界。
惜食海鮮,我們在吃海鮮時進行選擇,儘量吃食物鏈更底層的魚類,例如購買養殖的羅非魚而非鮭魚;避免食用那些捕撈過程會嚴重影響海洋生態環境的魚類,避免食用那些所剩稀少的魚類,如大西洋藍鰭金槍魚;對於處於食物鏈頂層的鯊魚、鯨,更應該堅決不食用。
塑料垃圾大量進入海洋後,在海水中難以分解,還容易被當作食物吃掉造成海洋動物消化不良而死亡。我們應儘可能少用塑料製品,非要用時儘量重複使用、循環利用。最重要是不要亂扔垃圾,尤其是塑料製品,避免它們進入下水道,最終被帶入大海。
人們都喜歡到海邊度假,享受海洋帶給我們的美景,但某些不適當的方式可能會影響海洋環境。做一個有責任感的海邊遊客,在海邊度假時,將個人垃圾丟進垃圾箱或隨身帶走;在海邊遊玩時,不捕捉和傷害海洋動物;不在海水中隨意小便;潛水時,不觸碰珊瑚礁和其他海洋生物,不擅自觸摸、餵食海洋生物;不購買海洋生物標本和工藝品。
只有真正了解海洋,才知道如何去愛它、保護它。海洋王國志願者服務隊以後的每個月都會不定期的組織一次關愛海洋環保的公益活動,並向大家宣傳保護海洋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