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中國人,每當看到月亮,就會想起神話中住在月亮上的嫦娥,可以說嫦娥作為一種符號,早已跟月亮融為一體,嫦娥即是月亮的代表,當然嫦娥並不會代表月亮消滅你,反而還會請你吃五仁月餅,可謂人美心善。
嫦娥在人們心中歷來以美貌著稱,所謂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但除了長得漂亮,我們還對嫦娥了解多少呢?做人不能太膚淺啊,今天我們就挖掘一下嫦娥一些小秘密,嫦娥為什麼能成為月亮的代表?看到她的本體是什麼就懂了。
首先嫦娥其實原名並不叫嫦娥,而是叫姮娥,在西漢時期,因為避諱漢文帝劉恆的恆字,所有相同、或同音的字都要改,所以姮娥改名叫嫦娥,與姮娥相同命運的還有恆山,被改名為常山。當然我們習慣上還是叫嫦娥吧。
嫦娥的出身也頗為不凡,她是五帝之一的帝嚳與常儀之女,即《山海經》中記載的帝俊和常曦,在神話中,帝俊和常曦生了月亮。這大概就是嫦娥最後能成為月亮女神的最早淵源。后羿射日有功,帝嚳於是把嫦娥嫁給了后羿。
後來的故事我們大概都知道了,傳說西王母賜予后羿不死藥,被嫦娥偷吃,拋下后羿獨自飛升到了月亮上。那麼嫦娥為什麼不等后羿雙宿雙飛呢?英雄美人成雙對,豈不是很完美的結局?關於這個問題,屈原給出了答案。
屈原在《天問》中說,后羿與河伯之妻,洛水女神宓妃有染,爭風吃醋大打出手。這無疑惹惱了原配夫人嫦娥,屈原的這段記載,很好地解釋了嫦娥拋下后羿的動機,原來是兩人感情出了問題,后羿有錯在先,也不能怪嫦娥心狠了。
關於嫦娥的神話,我們現代看到的故事,一般到她飛升到月亮上,就完事了,但其實這個事還缺少了一環,一件事情的前因後果,前因我們知道了,嫦娥到了月亮上,後果怎麼樣了?古籍中其實還有段記載,但過於驚悚,以至於沒有繼承下來。
據漢代《淮南子》、《靈憲》等記載,嫦娥飛升到月亮上,變成了蟾蜍。沒錯,就是我們常見的那種兩棲動物。什麼?一個嬌滴滴的大美人,竟然變成了蟾蜍?趕緊吃塊五仁月餅壓壓驚,這是古人的惡趣味?或者是對嫦娥拋下后羿的懲罰?
其實,嫦娥變成蟾蜍的原因很簡單,神話的目的,就是為了解釋自然現象,月亮上的一塊陰影形似一隻蟾蜍,但蟾蜍是怎麼上到月亮上去的呢?飛上去的唄,誰飛上了月亮,嫦娥呀,所以嫦娥等於蟾蜍,是嫦娥飛上月亮變成了蟾蜍。
同理,為什麼總有一隻兔子陪著嫦娥?因為月亮上的另一塊陰影,形似一隻兔子。神話不是憑空產生的,必然有一定的淵源和原型,是古人樸素的世界觀體現。這下我們知道嫦娥為什麼能成為月亮的代表了吧,人家頭像就印在月亮上呢。
當然,嫦娥的本體是一隻蟾蜍這種事,說起來也太殘酷了,所以後人都選擇性地遺忘了這段神話記載。雖然蟾蜍也是吉祥物,寓意財富,但還是美人更招人喜愛?呸!小孩子才做選擇,我全都要!
我是鹹魚道長,感謝您的支持。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