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乾冰是固體形式的二氧化碳(CO2)。 其特性可以快速冷卻材料,但也會造成安全隱患。 以下是如何安全使用乾冰的指南。

乾冰的危害
接觸危險:在-109°F(-79°C)時,皮膚接觸乾冰會導致嚴重的凍傷; 皮膚細胞凍結並很快受損。
窒息危害:在-78.5°的溫度已上,乾冰都會升華(從固體變為氣體)。 這會釋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1磅固體= 250升氣體),可以在乾冰周圍的空氣中快速置換氧氣,導致呼吸困難,意識喪失和死亡。 這在非通風或狹窄空間中尤其受到關注。
爆炸危險:由於大量二氧化碳氣體的快速排放,儲存在密閉容器中的任何乾冰都會對容器造成壓力。 如果在正常室溫下有足夠的時間,如果氣體不能逸出,這樣的容器可能會爆炸。 由於乾冰包裝不當,會發生了嚴重的人身傷害。
職業接觸限值:8小時,時間加權平均值為5,000ppm(ppm); 15分鐘,短期接觸限值為30,000 ppm

如何處理乾冰
乾冰可以是片狀,顆粒狀或塊狀。 處理任何形式的乾冰時,請遵循以下注意事項:
佩戴適當的護目鏡,包括護目鏡和/或面罩,以及實驗室外套。
儘可能使用鉗子處理乾冰。
使用寬鬆的隔熱手套手動處理乾冰。
切勿赤手操作乾冰。

存儲和處置
始終將乾冰存放在通風良好的位置。
不要在通風受限的密閉區域存放乾冰。 包括冷藏室,步入式冰箱和環境室。
切勿將乾冰存放在密封的容器中,例如塑料瓶或玻璃瓶,或任何帶有螺旋蓋的容器。 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是一種合適的儲存材料,因為它既是絕緣的又不是氣密的。
處理乾冰,將其置於室溫下通風良好的區域; 剩下的冰將升華。
切勿將乾冰丟棄在垃圾桶,化學廢物容器或其他垃圾/廢物罐中。
切勿將乾冰丟入水槽,馬桶或其他固定裝置; 溫差會破壞管道。
不要將乾冰留在空曠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