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北京市朝陽區工大橋旁便民立體停車場4樓,京能超級充電站(工大橋站)正式投運。場站一期配備了10臺由智充科技研發的智能快速充電樁,總功率達1200kW,用戶只要充電就可享受2小時免費停車,場站同時配置了休息室及其他便捷服務設施。京能高新科技董事長宋兆星表示:「利用該停車資源投建快速充電站,使便民停車與便民充電合二為一,將極大的緩解周邊居民充電難問題。年底,場站還將新增數臺大功率充電樁以輻射周邊商業寫字樓等用戶。彰顯首都企業響應發展新能源、服務社會民生的責任。」
京能超級充電站(工大橋站)開業剪彩
活動現場,北京京能高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與「垂直充電解決方案商」北京智充科技有限公司進行了戰略合作籤約儀式。這是首個由初創科技公司賦能國有能源集團共同創新的案例,也是十四五計劃公布以來,首個地方國企響應國家發展號召,投身充電新基建的行動。成為引領探索模式創新、發揮優勢特長、助力中國新經濟崛起的「領頭羊」。
京能高新科技與智充科技正式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成為萬億市場充電樁「領頭羊」或許只需三天
繼今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新能源汽車充電樁與5G基站建設、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和工業網際網路共同被納入到了「新基建」範疇之後,10月,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明確提出要加快形成快充為主的高速公路和城鄉公共充電網絡,對作為公共設施的充電樁建設給予財政支持鼓勵。
行業頻迎政策利好,2020年值得被重新定義為充電樁行業爆發元年。從09年開始,經歷了行業起步,參賽者魚貫而入、行業高速發展後陷入滯緩、淘汰與整合的新能源汽車充電行業,在2020年政策與市場的雙重加持下,進入了又一輪的整合期。誰能真正理解充電樁行業的未來趨勢,誰就能抓住時機獨佔鰲頭。
跟隨政策東風,大量的資本競相湧入其中,不僅各個省市地區頒布了推進充電設施布局行動方案,企業也加快了投資和入局的步伐。今年5月,上海市推出的行動方案顯示,預計在3年內新建10萬個電動汽車充電樁。6月,北京市也提出,2022年將新建不少於5萬個電動汽車充電樁,建設100個左右換電站。能源企業不甘落後,國家電網宣布,2020年全年將投資27億元新建充電樁7.8萬個。南方電網宣布,計劃未來4年投資251億元投建充電設施,建成大規模集中充電站150座,充電樁38萬個。
北京京能高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屬北京能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京能集團」)旗下企業,作為北京市國資委管理的國有獨資企業,京能集團也開始響應國家政策和市場需求,在充電服務行業中尋求一席之地。
入局充電服務行業,「投建」、「設備」、「運維」,即前期資金投入、設備硬體及後期充電場站運營是三個必然要考慮的環節。環顧充電行業市場,大致有以下幾個模式,「設備」、「投建」、「運維」全部由同一主體負責,這樣將造成巨大的前期投入和後期運維壓力,門檻較高,且盈利困難,在行業內只有星星充電、特來電以及部分車企能夠應用這種模式;第二種,是「設備」、「投建」、「運維」分別由不同主體負責,然而這種模式會造成風險分散和盈利的分散;第三種模式,是「設備」是某一樁企生產的,「投建」、「運維」是由另一方來做,但這個模式要求投建運維方既有資本,又有運營服務、宣傳引流能力,而且在實際的運營過程中,往往無法滿足對設備改進優化的需求。
京能高新科技顯然沒有採用以上三種模式,作為「投建」的主體,它將「設備」及「運維」全部委託給了製造設備和有豐富運營經驗的樁企兼充電服務運營商——智充科技,作為投建方,京能高新科技只需要出錢購入設備即可,不需要運營經驗,託管給智充科技即可坐收大部分的利潤。一旦運營中需要任何的調整優化,由於「運維」和「設備」是同一方,也能以最快速度在硬體設備和軟體系統上落地實現。
京能高新科技和智充的合作,標誌著國企開始以一種全新的姿態面向充電市場,利用雙方的核心資源,發揮各自優勢,快速打造充電服務品牌、布局充電網絡。
這種快速和流暢的解決方案,最快只需要三天:在現有電力的情況下,智充的充電設備送達、現場施工只需一天,第二天做設備調試,智充設備自帶平臺、支付功能,只要一通電,就可以聯網,5分鐘內部署完畢,用戶可直接微信掃碼支付,一切布置好之後,第三天就可以正式開業了。
京能超級充電站(工大橋站)一期10臺120 kW智能恆功率直流充電樁已全部投入使用
曾經不好做的生意,如今未來的趨勢
上文提到設備硬體及後期充電場站運營都交給樁企的模式,是曾經並不被看好的生意。2015年,丁銳從特斯拉離開創立了智充科技,他將智充的研發團隊分兩部分,一部分研發IoT智能充電樁,另一部分研發運營管理後臺系統,用「智能硬體+軟體SaaS」的模式為運營商提供充電解決方案。
這種曾經不被投資者看好的最費力的模式,卻助力智充脫穎而出,成為了運營商背後的角色,在2019年收入翻倍增長,並且獲得了來自於京能高新科技的代運營邀請,成為了首個由初創科技公司賦能國有能源集團的案例。
在硬體方面,智充科技開發了全智能化交流(慢充)及直流(快充)產品,共有六個分類型號,可滿足不同場景、不同用戶的需求。結合5G技術,智充的智能充電樁可自動化管理與用戶的充電流程,通過連接地鎖、停車道閘等實現自動場站管理、通過微信公眾號部署實現低成本C端服務平臺搭建、通過智能通訊系統識別車輛和電池、通過自動化的故障診斷快速維護設備。
在軟體方面,智充開發了一套類似於美團商家版或者阿里釘釘的數據化、流程化的SaaS管理系統,涵蓋了運營充電樁所需要的一切功能,如:資產管理(樁、站、司機)、財務管理(收費、退費、開票)、效率管理(會員系統、營銷系統)、售後服務(在線客服、在線排障)、數據分析管理等,並根據客戶需求不斷免費推出全新功能以提升用戶效率和體驗。
丁銳提到,他希望能夠構建一套公共的解決方案,可以被任何大中小型客戶用於運營他們toC(作者按:對司機)的充電服務。目前,智充科技增值及代運營服務快速發展,深度積累行業經驗,已在全國範圍內擁有20多個省市的客戶群,服務數千個充電樁,平均使用率為30.3%。截至今年十月,智充客戶直流樁年均單樁收入突破15萬元。
代運營服務不僅僅是軟硬體的支持,是量身定做的充電解決方案。從前期規劃設計、建設管理、建成後的運營管理和場站運維等服務,全部可實現7*24本地化運營。比如,通過53項評估要素、122項評估指標,為客戶在基於城市充電網布局的精準大數據模型下進行選址;為客戶合理配置產品方案、事先預測投資回報;根據屬地供電企業要求設計產品,設備安裝到位後進行調試和上線;為充電場站設計和實施豐富的線上、線下營銷活動;通過場站實時監控和7*24本地化運營進行維保服務;完善的支付體系可以支持第三方平臺監控、充電流水秒到帳等。
值得一提的是,智充科技合作了新能源90%流量入口,擁有國內一流的融合服務性平臺,流量基數大,具有非常大的商業引流價值。智充科技合作商囊括國家電網、京東物流、順豐快遞、蔚來汽車、比亞迪汽車、騰訊地圖、百度地圖、保利地產、萬達集團等政府平臺、電網企業、充電運營商、共享出行服務提供商和地產及物業等商業領域巨頭,涵蓋了新能源汽車用戶出行可接觸到的方方面面。
目前,智充科技已形成一套以「智能設備」+「雲端服務」相結合的全新充電生態理念。利用先進的移動客戶端、後臺聯網管理等革命性技術讓電動汽車充電樁不再是單一功能的「電器」,成為中國最具潛力的、技術最為先進的充電設備及方案解決商之一。與京能高新科技的合作,是智充模式賦能國企的一次成功案例,也是國有企業躋身充電樁行業的雙贏模式。
【本文為合作夥伴授權投資界發布,不代表投資界立場。如有任何疑問題,請聯繫(editor@zero2ipo.com.cn)投資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