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電視的人越來越少了,與之相隨的是,具備移動性能的投影儀與帶來影院視效的雷射電視頗受好評。兩種新產品的出現,讓人們在購買「大屏」時有了更多選擇。但雷射電視、投影儀和液晶電視各有優缺點,究竟哪一種更適合你,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不同產品在客廳的應用。
雷射電視VS投影儀
眾所周知,投影儀是環境越暗效果越好。而客廳空間要兼顧家人的日常起居與招待親朋好友的需求,採光、照明條件好,難以讓投影儀發揮其魅力。比如,主打便攜好用的LED投影機,亮度只有500至1000流明,畫面發白。另外,長焦投影儀需要吊裝,位置通常是在沙發上方,不僅破壞客廳吊頂的整體造型,也讓人覺得頭懸利劍,不自在。
反觀,雷射電視亮度高,一般在2000流明以上,加上抗光屏幕,有效減少環境光幹擾,畫面整體視覺亮度獲得肉眼可見的提升。用戶@夜明珠提供的使用情景圖,確實不難看出配備抗光屏這感覺就像是給畫面打一針「強心劑」,煥發出明媚光彩,在波瀾不驚的灰色空間裡,它就是曙光和心動。此外,雷射電視本質是超短焦投影機,將其放在電視柜上,就能打滿屏幕。對於想要組建家庭影院卻沒有提前規劃線路的用戶來說,雷射電視能免去對裝修方案的改造。原來,想要一場酣暢淋漓的電影之旅,比想像中的更簡單。
兩相比較之下,雷射電視憑藉更好的空間適應性與更高亮度,適合客廳影院。
雷射電視VS 液晶電視
對於很多影音愛好者而言,屏幕越大次元壁越薄,100英寸大畫面放在客廳,就像是VR設備,讓人進入異世界。看電影《信條》,仿佛置身於烏克蘭基輔的劇院,隨時可能被流彈擊中,刺激加倍;玩遊戲《實況足球》,等身高的巨星就在眼前,比現場看球更熱血。而雷射電視巨幕「人設」十分突出,目前主流大屏液晶電視仍然是80英寸左右,雷射電視100英寸只是基本操作,120英寸甚至更大屏幕,也可輕鬆實現。
漫反射更愛眼,也是貼在雷射電視身上的一大標籤。相較於液晶電視直射光源,雷射電視的發光原理不同,光線從主機到屏幕,反射進人眼,柔和舒適。對於日常盯著顯示器的現代人來說,回家之後,漫反射大屏幕更令人放鬆。
當然,對比的前提是雷射電視視效不錯。 試想一下,如果買一臺龐然大物回來,但是畫質堪憂,畫面不夠清晰、色彩也不夠生動,看上去索然無味,再大的屏幕也是枉然。
而在各大影音論壇點名率頗高的明基雷射電視i960L\i965L用更好的畫質來犒勞忙碌的城市精英。用一場電影為一日忙碌畫個終點,用沉浸影音體驗換來一次深長的心靈呼吸,為人生打開更大想像空間。
明基雷射電視i960L/i965L帶來更清晰的4K畫面,讓真實觀感淹沒腦中所有雜音。它配備4K等級鏡頭,由19片高透光率低畸變鏡片組成,提升解析度,真正打開纖毫畢現的4K視界。不僅如此,HDR技術的加入,拉開明暗對比,讓亮部不過曝、暗部有細節。有用戶表示,這種感覺總讓他想起在貢嘎雪山度假的感覺,遠處的雪山,身邊的每一片雪花都特別清晰,感官被放大,感到冷風的治癒,吹走所有雜亂的心思。
更為突出的是,明基雷射電視i960L/i965L帶來更生動真實的色彩,給平庸的生活帶來怦然心動的感覺。它95%符合DCI-P3廣色域,是數字電影工業色彩標準,經過獲得THX與isf認證的色彩工程師調校,畫面色彩真實生動。當我們看到主人公臉上自然羞澀的紅暈、粉色溫馨的蛋糕包裝盒,溫柔旖旎的情緒也如同春水一般漲滿。
感興趣的朋友,不妨添加專屬客服體驗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