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作者「藝術小小值」,不定時打賞粉絲金幣哦~!
作為一個不讀藝術史不舒服斯基,下面開始我的第一次推薦,這些書小編我自己也沒有讀完,只是隨著每年的雙十一、618們,一點點剁手積攢起來。本文都是乾貨,歡迎喜歡藝術的你關注小小值,我們一起在張大媽家的某個角落開個小樹洞~
先複習一下,上篇推薦了五本(套)書
1.《藝術的故事》《藝術的故事 箋注(範景中)》《藝術的故事袖珍版》
2.高居翰的《隔江山色》《江岸送別》《山外山》《氣勢撼人》《畫家生涯》
3.歐文·斯通的《渴望生活:梵谷傳(2014版)》
4.杉本博司的《藝術的起源》《直到長出青苔》《現象》
5.李澤厚的《《華夏美學·美學四講》》
不知你是否放好購物車,等著大媽的圖書剁手券。
承接上文,我們繼續~
6《寫給大家的中國美術史》、《寫給大家的西方美術史》
蔣勳寫的的入門書籍,是很好的粗略了解中西方美術史、美術發展的睡前讀物。「傳統文化是活著的文化,不但活著,而且不能只活在學者專家身上,必須活在眾人百姓之中。」
本著這個信念,作者摒棄學者的賣弄和專家的炫耀之心,與年輕一代娓娓交談。依照朝代的次第,《寫給大家的中國美術史》周密地連綴起各個流派與名家,文筆簡明生動,親切有趣,閃爍著真知灼見,最終成為一本有血有肉的中國美術史入門書。
關於蔣勳是誰,可能不太了解藝術的人不太知道。他是當今著名華夏美學的傳播者著作等身。他是臺灣知名畫家、詩人與作家。祖籍福州,生於西安,成長於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藝術研究所畢業。
《寫給大家的西方美術史》以時間為緯線,以各個藝術流派的藝術家及其代表性的作品為經線,回到歷史現場,從史前時期的一把燧石手斧開始,圍繞地中海這一世界西方美術的血脈初源,帶你一路走過神秘的埃及、偉大的希臘、光榮的羅馬……直到光輝的印象派,及光怪陸離的現當代藝術。或做正面解讀,或挖背後的故事,數千年「美」的往事,娓娓道來。
蔣勳的文筆清麗流暢,說理明白無礙,兼具感性與理性之美,有小說、散文、藝術史、美學論述作品數十種,並多次舉辦畫展,深獲各界好評。
7《石濤畫語錄》《石濤畫語錄》講記
石濤(1642年-1708年),明末清初著名畫家,原姓朱,名若極,廣西桂林人,祖籍安徽鳳陽,小字阿長,別號很多,如大滌子、清湘老人、苦瓜和尚、瞎尊者,法號有元濟、原濟等。明靖江王朱亨嘉之子。與弘仁、髡殘、朱耷合稱「清初四僧」。 [1]
石濤是中國繪畫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他既是繪畫實踐的探索者、革新者,又是藝術理論家。
中國畫論經秦漢到西晉的萌芽,於東晉、南北朝蔚然獨立,歷唐、宋、元的繁榮,至明清二代,重在傳承總結,集其大成。這一時期,文人畫大盛,稱為文人者,即便不於書畫實踐,也大多知畫懂畫,故畫論著述數量最豐,幾佔中國畫論著作十之七八。
《梅竹圖》卷,清,石濤繪
紙本,墨筆,縱34.2釐米,橫194.4釐米
本幅自題五言律詩,款署:「丙戌春得宋羅文紙一卷,閒書《梅花吟》六首,複寫梅於後。又得五言《寫梅》十首。清湘遺人若極大滌子。」鈐「痴絕」朱文印、「若極」白文印、「零丁老人」朱文印。「丙戌」為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石濤時年約66歲。
在清代畫論中,石濤的畫語錄,公認是最難讀的一本,確乎有加以注釋的必要。但是畫語錄的文字和內容,實在艱深,其中滲染了許多佛老思想,又加以故弄筆頭,因之波瀾反覆,辭旨玄妙,令人捉摸不定。
8《論藝術的精神》
普通人觀賞畫作,往往喜歡把看不懂的都叫作抽象,慢慢地「抽象」似乎變成了一個貶義詞,那麼小小值推薦你們看這本連我自己都沒完全看懂的《論藝術的精神》,作者是西方現代藝術史繞不開的人物,抽象表現主義的代表,學設計繞不開點線面理論,沒錯就是你看不懂的抽象畫之父——瓦西裡·康定斯基。這本書是上學時一個大畫家推薦給我的,至今還在讀。
《論藝術的精神》是俄國畫家、美學家康定斯基著,寫於1910年,1911年在慕尼黑用德文出版。是抽象表現主義繪畫理論和美學的代表作,在現代派藝術運動中起過十分重要的作用。全書共分兩個部分:一般美學和繪畫。分別闡述抽象藝術的基本觀點及其基本特徵、色彩的心理作用、形式和色彩的語言等問題。康定斯基認為藝術是時代的產物,它能創造一種精神氣氛,直接改進和淨化人的心靈。
瓦斯裡.康定斯基《構成第八號》
藝術的創作任務是將形式服務於內在意蘊。藝術像精神生活那樣是一種向前向上的運動。當社會發展到宗教、科學和道德被動搖的現代,人類的視線便從外部轉向內心。內在需要是繪畫中各種大小問題的基礎,今天的人們正在尋找一條使自己從外部轉向內在基礎的道路。
古根海姆博物館,康定斯基展區
繪畫雖然已邁出了拒絕三度空間而走向單一平面的重要一步,但必須從物質的限制中解放出來,走向一種對心靈比對眼睛更有感染力的和諧結構。這本書對西方現代抽象主義藝術提供了理論依據,影響深遠。
9
《一個人的收藏》
著名音樂人姚謙,也是一位知名藝術收藏家。既非大富大貴,也非學院派專家,他喜歡獨立於主流熱潮思考,善於另闢蹊徑。
二十年來,姚謙憑藉小康收入和對藝術的一腔熱情,陸續收穫了眾多19、20世紀的藝術珍品,既有西方印象派經典作品,又有常玉、徐悲鴻等東方大師之作。劉小東、蔡國強還在早期創作階段,他便已收藏。有的青年藝術家,名不見經傳之時,就被他慧眼識珠,而後名聲大作。
姚謙家中的藝術收藏
然而,價值增值從來不是姚謙關注的重點,他強調對於藝術品本身的鑽研和共鳴,認為這才是收藏的精髓。他不將「偉大的收藏」視為唯一道路,致力於將收藏行為融入日常。他關於收藏的活動和寫作,在兩岸三地形成了很大的影響。
姚謙家中的藝術收藏
本書是姚謙關於藝術收藏文章的結集。作者深入淺出,分享了20年來藝術收藏的寶貴經驗。從如何買下第一幅作品,到找到屬於自己的收藏方向;從學習辨別紛繁的藝術市場信息,到巧妙避開熱門尋找突破。他的文字見解獨到,心得豐富,即使是普通讀者,也可從中一窺收藏的奧秘。
10
《美的歷程》
作為壓軸的書來介紹,想要了解種花家的藝術是怎麼形成的,那這本李澤厚先生的《美的歷程》是每個人藝術啟蒙的必讀書籍。
《美的歷程》是中國美學的經典之作。凝聚了作者李澤厚先生多年研究,他把中國人古往今來對美的感覺玲瓏剔透地展現在大家眼前,如斯感性,如斯親切。今配以精美的插圖,本書就更具體地顯現出中國這段波瀾壯闊的美的歷程。
《美的歷程》是部大書(應該說是幾部大書),是一部中國美學和美術史,一部中國文學史,一部中國哲學史,一部中國文化史。
——馮友蘭
《美的歷程》一書真是寫得英姿勃發。才氣逼人。單是標題,便氣度不凡:龍飛鳳舞。青銅饕餮。魏晉風度、盛唐之音,更不用說每過幾頁就有一段華彩樂章了。實際上,《美的歷程》是可以當作藝術品來看待的。它充分地表現著李澤厚的藝術魁力。
——易中天
這樣的著作能有多少呢?鳳毛麟角吧,以十幾萬字的篇幅來完成這樣一個」美的歷程」,高屋建瓴,勢如破竹,且能做到「天網恢恢,疏而不漏」,該細密處細密,該留連處留連,絲絲入扣,順理成章,在看似漫不經心的巡禮中觸摸到文明古國的心靈歷史,誠非大手筆而不能為。
至此,小小值的「九淺一深」圖書推薦,已經完結。
九本較淺,一本較深。
至於哪本的學問比較深入,就因人而異了。賢者進補是為了更好的下一次,我們下期再會~
再放一遍上期傳送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