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彎腰、側身、抬頭、平躺……這些對常人來說再平常不過的事情,在39歲的小琪(化名)這裡卻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自17年前患上強直性脊柱炎,她的骨盆、腰、背等部位經常疼痛難耐。由於沒有得到及時治療,小琪的脊柱關節不斷硬化,駝背越來越厲害,整個人還傾斜歪向一側甚至已經沒辦法走路了。
痛苦萬分的小琪來到醫院經過一場高難度的手術之後,她終於「直」了!
被折磨17年,她成了「木偶人」
小琪的人生,22歲是一道分水嶺。那之前,她是個快樂的女孩,在河南大山裡長大的她,身手矯健,爬一天的山也不覺得累。然而,22歲開始,她卻被一種「怪病」纏上了。
「我記得很清楚,那時候我剛生完孩子不久,就覺得髖關節這裡總是隱隱作痛,那時候還以為是生孩子還沒恢復好的原因。」小琪告訴我們。
然而,時間一點點過去,小琪的疼痛不僅沒有減輕,反而慢慢蔓延到了腰、背、脖子……跑了很多當地的醫院,都說她是「腰椎間盤突出」,讓她多休息,給她進行一些物理治療,但小琪的症狀從來都沒有減輕過。
7年前,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生活,小琪和丈夫一起來到杭州打工。「都說杭州的醫療水平高,我來到杭州後不久,就找了一家醫院再去看看。」這次,經過該醫院多項檢查,小琪被確診為「強直性脊柱炎」。
這是一種以脊柱為主要病變部位的慢性病,累及骶髂關節,引起脊柱僵硬和纖維化,無法治癒,但可以通過用藥等治療方法控制病情。
確診病情後,小琪開始服用相關藥物,但由於已經耽誤多年,病情控制得並不好,加上心疼錢,小琪沒有接受系統的治療,這使她的症狀越來越嚴重,特別是近幾年來,她出現了駝背、上身歪斜向一側的症狀,背部徹底僵硬,導致她只能斜視看人、無法平躺、甚至難以走路。
「感覺自己就像一個木偶人一樣,走路姿勢特別奇怪,躺下還必須有人幫忙,而且只能側躺。因為看過去怪,旁人都對我指指點點,這幾年我幾乎就是工作家裡兩點一線,非常自卑。」 小琪說,「我才這麼年輕,我還要陪伴孩子那麼多年,不想一直這樣下去。」
小琪輾轉多家醫院,希望能有辦法解決她的駝背、側彎症狀,讓她像正常人那樣直著身子走路、好好平躺睡覺,但都沒有得到解決辦法。最終,在朋友的推薦下,痛苦萬分的小琪抱著最後一絲希望,來到了浙大一院之江院區。
7個小時的手術裡,每一步都驚險萬分
「小琪剛來的時候,真的是愁眉苦臉。」浙大一院骨科副主任伍峻松主任醫師說,「由於沒有得到很好的治療,她整個脊柱所有的關節都已毀損硬化、失去功能,骨骼融在一起,相當於變成一條長長的鐵板,完全失去了靈活性。同時又出現脊柱後凸(駝背)和側彎畸形(脊柱向右側傾斜導致身體失去平衡),腰背極為僵硬疼痛,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要解決小琪的困境,只有從她的脊柱取下部分椎骨,再對脊柱進行矯正復原這一個辦法。然而這個手術的風險之大,即使是外行人也可猜測一二。
「脊柱是支撐人體的重要支柱,脊柱內的脊髓神經控制著人體的感知和運動功能,要從脊柱上取下部分脊椎骨,同時還要對剩下的脊柱進行矯正復原,一旦造成脊柱錯位,損傷到脊髓神經,很容易發生癱瘓,甚至生命危險,這也是為什麼那麼多人發生車禍,一旦脊柱骨折,大概率就會癱瘓。」浙大一院骨科主任林向進主任醫師說,他組織科室討論並制定了周密的手術計劃。
考慮到儘可能降低手術風險、減輕患者痛苦,同時考慮到患者的經濟水平,浙大一院骨科專家團隊為小琪制定了「不對稱三維截骨」手術方案。
「小琪脊柱有兩處畸形,一處後凸導致駝背,一處側凸導致側彎,如果截兩處椎骨,會加大手術風險,我們就只截取一處,但是為了一次性解決後凸和側彎問題,就對我們截骨的技術提出了非常大的挑戰,我們經過多次精確測算,最終決定了截取椎骨的角度、形狀、大小。」伍峻松主任醫師說。
10月28日上午10點,由伍峻松主任醫師主刀、李喜功副主任醫師輔助,小琪接受了這場高難度的手術。
為了防止意外發生,浙大一院神經外科主任詹仁雅主任醫師、副主任鄭傑勝主任醫師、蘭平醫師的肌電監護團隊在手術過程中全程監控小琪的脊髓神經狀況,同時,麻醉科副主任溫小紅主任醫師團隊還對小琪進行了「術中喚醒」,觀測小琪雙腳運動功能是否良好,相當於為手術上了「雙保險」。
7個小時的漫長手術裡,每一步都驚險萬分,尤其當截骨完成、對剩下脊柱進行矯正復原時,每個人都捏了一把汗,手術專家一步也不敢放鬆,每一次下手都是慎之又慎。最終,手術順利完成,在最後的「打釘子」階段,骨科專家團隊還為小琪使用了業內最先進的雙頭釘衛星棒及懸吊植骨新技術,確保術後效果。
△手術前後脊柱對比圖
手術一個星期後,小琪就可以下地自主活動,整個人都挺直了,不再駝背和側彎,浙大一院風溼免疫科的專家也為她科普了強直性脊柱炎的治療要點、注意事項。「謝謝你們,讓我又有了生活下去的勇氣。」小琪開心地說,接下去,她將到風溼免疫科繼續接受強直性脊柱炎的治療。
△小琪開心出院
出現以下症狀 請儘早就診
說到強直性脊柱炎,大家一定會想到明星周杰倫。有著巨大粉絲團的周杰倫,也讓公眾認識了這個疾病。
「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常見的風溼免疫性疾病,在我國的發病率大概在0.25%~0.5%。通俗地說,你可以理解成是脊柱發炎了,這種病起病隱匿,發展緩慢,但如果沒有及時治療,最後會造成脊柱骨性強直和畸形。」浙大一院風溼免疫科主任林進主任醫師說,「之所以稱為『強直』,是因為該疾病進展到晚期會使關節融合在一起,失去活動性,脊柱就像『一根骨頭』一樣,無法彎曲、無法自由地活動。」
這種疾病的病因尚不明確,但目前認為與遺傳、感染、環境、免疫等多個因素有關,風溼免疫科孫傳銀醫師告訴我們,雖然這種疾病無法被治癒,但目前有不少有效的控制病情的方法,關鍵就是要儘早發現,儘早治療。
「像小琪這樣的患者,往往都是患病多年後才被確診,又沒有接受系統治療,所以會成為『木偶人』,更嚴重的還會成為『摺疊人』。」孫傳銀醫師說,「小琪的脊柱已經完全僵硬,手術之後,脊柱畸形得到修正,但如果不接受針對強直性脊柱炎的系統治療,可能會累及髖關節、膝關節、踝關節和腕關節等,這些關節也有可能發生毀損。」
專家提醒,出現以下情況,要警惕是否可能患上強直性脊柱炎:
腰痛
年輕人十幾歲,二十歲,突然出現了屁股痛、腰痛,且多半發生在晚上,越睡越痛,活動以後就不痛了,早上醒來僵硬起不來床,活動後緩解。一般的腰痛是越累越痛,這個病是越休息越痛,越靜止越痛,活動後和正常人一樣,這是最大的特點。
肌腱末端炎
不是關節痛,而是肌腱和骨頭的連接處痛,比如腳後跟痛。
遺傳
如果爸爸得了強直性脊柱炎,兒子一旦出現腰痛,不管是不是這個病,一定趕快到風溼免疫科就診。
伴隨症狀
可能還會有小便不舒服,拉肚子,慢性的腹瀉和尿道炎。還有一部分人會得紅膜炎,紅眼病。
另外,強直性脊柱炎發病率多半都是男孩,多在20-40歲,所以年輕男性要特別注意。
瀟湘晨報綜合報導
【來源:瀟湘晨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