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霹靂布袋戲將登陸動漫節 木偶明星來頭大

2020-11-28 浙江在線

  浙江在線04月09日訊4月27日,杭州將迎來一批非常特殊的「明星」。他們在中國和日本擁有成千上萬的粉絲,粉絲間彼此稱為「道友」。他們已經走紅了20多年,但真身卻很少讓粉絲見到,於是每次現身都會讓「道友」們激動到淚奔。

  他們是一群來自臺灣的布袋戲木偶。不要懷疑,他們比周杰倫還要火爆。

  應中國國際動漫節節展辦、翻翻動漫和臺北書展基金會的邀請,世界上最長的動漫巨作霹靂布袋戲將在本屆動漫節上隆重亮相。這部從1985年連載至今的超人氣巨作的創始人、霹靂國際多媒體董事長黃強華將親自攜20樽精美木偶、操偶大師和臺灣COS界名人,以空前豪華的陣容和內地的霹靂道友們零距離接觸。

  聽說創始人帶著木偶親臨杭州,粉絲們爆了。資深道友演起15年前的角色,只為向霹靂官方表示「忠心」;痴心道友聽說自己中意的角色來不了,痛哭流涕;浙江的道友決定組團圍觀;千裡之外的粉絲訂好了機票;主辦方心驚肉跳:狂熱粉絲會不會擠破會場?

  木偶不能託運,親自「坐」飛機

  霹靂布袋戲中的木偶個個精美華麗,身價不菲。官方出售的紀念木偶動輒上萬,而用於電視劇拍攝的木偶則更為精貴,幾乎都是非賣品,被稱為「本尊」。霹靂道友們往往不遠千裡趕赴展演現場,就為一睹「本尊」的風採。

  此次動漫節上將展出的20樽木偶中大部分是「本尊」,每個都是系列中的超人氣角色。其中有活躍在霹靂舞臺上10多年的經典角色素還真、一頁書,也有時下正在連載的新劇《龍戰八荒》中的人氣角色。

  無論在製作者還是粉絲眼中,霹靂木偶都已經和真人無異。因此它們上飛機是不能像行李一樣被託運的,必須「偶不離人」。據霹靂國際負責人介紹,木偶們要先用氣泡袋保護偶頭和重要配飾,放入偶箱後用保麗龍填空隙、還要用安全繩固定。此外,操偶師攜帶「本尊」木偶出去展演還要籤下「契約」,以保證最後能完璧而歸。

  昨天記者了解到,霹靂國際的工作人員目前正在為如何讓全部木偶和道具登上飛機而頭疼。因為這次要展出的木偶造型太豪華,數量也太多了,以至於嚴重超重。表演用的道具中還有許多兵器,以至於要讓動漫節主辦方開出演出證明才能通過海關。至於那些尊貴的木偶們,不能被託運,當成隨身行李又超重,難道說4月27日的飛機上,木偶們會像旅客一樣坐在座位上嗎?

相關焦點

  • 霹靂布袋戲,一份匠心一份木偶情
    臺前敘述者在三弦琴樂手的伴奏下講述木偶的故事……中國也有近年來大熱的霹靂布袋戲,它脫胎於三百年前起源於福建泉州的布袋戲,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逐漸演變為利用光影效果,特效技巧等現代技藝講述故事的劇集。 木偶戲是依託於木偶這一表演道具,衍生出來的表演藝術。可以說木偶是木偶戲的靈魂,對比國外的木偶,霹靂布袋戲對於表演的木偶有著一份自己獨特的匠心和木偶情。
  • 從掌中曲到布袋戲,霹靂布袋戲都經歷了什麼?
    輾轉300年間,布袋戲從福建泉州漳州、廣州潮汕等地流傳到臺灣等地區,逐漸發展出不同的派系。其中最出名的便是紅遍兩岸三地,流行30多年出品3000多劇集的霹靂布袋戲。從落地生根到枝茂繁榮,霹靂布袋戲又經歷了怎樣的一個發展過程,讓我們一起走進黃氏布袋戲家族。
  • 下架又上架的《霹靂布袋戲》,還是又下架了
    《霹靂布袋戲》,是臺灣地區一種「文化劇」。從1984年開始至今,已經更新了2500集。 《霹靂布袋戲》,因每一齣劇中的名字均帶有「霹靂」二字而得名。雖然從1984年就開始製作發布了《霹靂城》,但是大家所熟知的是在1988年發布的《霹靂金光》。
  • 起源於福建泉州,霹靂布袋戲前世今生
    每當迎神廟會的場合,走街串巷的操偶工人都會將肩擔上的戲箱與舞臺放下,在鄉親們期待的目光中搭好簡易木架舞臺,然後躲在布幃下,用靈巧的十指和惟妙惟肖的口白表演一出又一齣戲曲。「一語道出千古事,十指搬弄百萬兵」這便是最早期的傀儡戲。因演出的戲偶偶身極像「用布料所做的袋子「因此也就有了布袋戲之通稱。輾轉300年間,布袋戲從福建泉州漳州、廣州潮汕等地流傳到臺灣等地區,逐漸發展出不同的派系。
  • 霹靂布袋戲辱華,發表不當言論!我們能否原諒?
    布袋戲又稱木偶戲,起源於17世紀的中國福建泉州、漳州。隨後在福建、廣東潮汕、臺灣等地區流行。雖然在大陸地區逐漸沒落,但隨著1984年《霹靂城》的開播以及1988年《霹靂金光》的火爆,又開始在臺灣風靡。因為每出劇名皆有「霹靂」二字,所以得名「霹靂布袋戲」!
  • 國外有漫威宇宙而天朝有霹靂布袋戲,我為霹靂布袋戲點個讚!
    ‖雖然沒有資本去整合天朝道教神仙體系打造只屬於天朝的神魔紀元是一個遺憾,但其實天朝是擁有能與漫威宇宙相提並論的作品的,它就是霹靂國際旗下的霹靂布袋戲!下面漫遊君將正式開啟我們今天的分析:「為什麼說國外有漫威宇宙而天朝有霹靂布袋戲?霹靂布袋戲有什麼可圈可點的地方?」
  • 網傳歡瑞世紀購入5部霹靂布袋戲版權,又一個大IP要毀?
    又有一個大IP要被毀了嗎?網友們的證據來自一份星美聯合股份有限公司的公告。公告顯示歡瑞世紀購買了霹靂布袋戲5部版權,並且一買就是7年。說了半天,這個「霹靂布袋戲」是什麼?真的很火嗎?布袋戲其實就是布袋木偶戲,又叫手持傀儡戲等,各地叫法不一樣,最早起源於17世紀,主要在福建泉州、漳州、廣東潮汕與臺灣等地區比較流行,歷史悠久、支脈龐多。
  • 霹靂布袋戲員工涉爭議言論,《閃耀暖暖》等與其解約
    3月24日上午,有網友發現霹靂布袋戲發布在Youtube上的官方視頻節目《超級霹靂會》裡,主持人小狄談到新冠疫情的傳播時,將中國臺灣和新加坡並稱為「最安全的兩個國家」。此言論很快便引起了眾多霹靂布袋戲粉絲的不滿,「霹靂布袋戲」也隨之登上熱搜。
  • 延伸文化創意產業鏈 臺灣霹靂布袋戲落戶閔行
    延伸文化創意產業鏈 臺灣霹靂布袋戲落戶閔行 來源:解放日報  作者:諸葛漪  選稿:顧穎琪  2015年11月12日 09:35   東方文創網11月12日消息:臺灣霹靂國際多媒體集團昨天落戶閔行。
  • 霹靂布袋戲:讓傳統文化創造無限可能
    讓粉絲們更加激動的是霹靂放出的新霹靂異數片花和素還真大電影的驚喜信息。 而420人的集體操偶更是讓活動達到高潮。據悉這項挑戰成功打破了「金氏世界紀錄™——最大規模的業餘木偶戲表演」。 在過去的三十多年間,霹靂作為布袋戲領域的佼佼者,一步步將這個本是小眾的戲劇藝術逐漸推向大眾甚至走出國門,其不僅成功地將作品留在了觀眾的心裡,更是成就了臺灣第一家文創企業上市公司,甚至於成為傳統文化創新的代表。這背後是一代又一代的創作者以傳統文化為根,不斷探索勇於創新的努力。
  • 臺灣霹靂布袋戲偶夜市快閃 攜民眾歡樂過大年
    臺灣霹靂布袋戲偶夜市快閃 攜民眾歡樂過大年   每年春節期間,臺灣各地都會舉辦形式多樣的廟會,展現特色民俗文化。布袋戲是廟會上最常看到的表演之一,它既保留了中華文化基底,又在時代發展中與時俱進,深受臺灣島內各年齡層的喜愛。今天(7日)的《臺灣年味》系列報導,讓我們走進臺灣的布袋戲文化。
  • 最具漢族文藝的仙俠世界,霹靂布袋戲你聽說過嗎?
    最具漢族文藝的仙俠世界,霹靂布袋戲你聽說過嗎?出自臺灣的布袋戲,已有了三十多年的,已連載了數千集,一集為六十分鐘,是非常獨特的國產神劇,既已是存在了這麼久的東西,必然就有它存在的價值所在。前身最早是由福建閩南地區的泉州、漳州等地的木偶戲、傀儡戲、掌中戲演變而來,經過不斷變化,才成為了現代的布袋戲劇集。對於布袋戲來說,喜歡它的人,對它欲罷不能;不喜歡的人,覺得就是幾個木偶在那裡瞎晃悠,根本提不上半點興趣。
  • 臺灣「霹靂布袋戲」操偶師仍稱「武漢肺炎」,「閃耀暖暖」宣布終止...
    【環球網綜合報導】今天(24日),由大陸網際網路文化公司疊紙網絡研發的一款裝扮類遊戲「閃耀暖暖」登上微博熱搜,因與其進行IP聯動合作的臺灣「霹靂布袋戲」資深操偶師丁振清發表不當言論,「閃耀暖暖」宣布終止與「霹靂布袋戲」合作的項目。
  • 愛不釋手的霹靂布袋戲,三大臺柱獲千萬道友喜愛
    霹靂布袋戲一經面世便引起巨大的市場追捧,從1984年首部作品《霹靂城》開始,至今已經連續創作30多年,製作超過2000集。該劇創作以來便以宏大的劇情世界聞名,霹靂布袋戲旗下眾多作品都可以串聯到一個主線上面,且每個故事都有自己獨立的故事發展,精美造型的人偶配合現代聲光電技術,充滿古韻的臺詞對白,以中華傳統文化為繪本,描繪出了一個栩栩如生、多彩絢麗的江湖世界。
  • 【小眾陣地】一口道盡古今事,十指操弄百萬兵——霹靂布袋戲專題介紹
    布袋戲起源於17世紀的福建泉州,經過幾百年的傳承在大江南北各有發展,其中以臺灣的發展最為蓬勃。傳統意義上,整出布袋戲僅由一名口白師傅演繹所有角色的臺詞,而演員則是許許多多的木偶,他們除了頭部和手腳是木質的,其他均由布料製成。表演的時候,師傅們將手套入戲偶的服裝中進行操控,像是一隻布袋一樣,所以這種布袋木偶戲被稱為「布袋戲」。
  • 霹靂布袋戲手稿曝光解密「先天人」
    日訊:根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告,霹靂布袋戲多年來扮演了無數角色,有許多善惡派、儒、釋、道等的代表人物,如何區分角色確實是對造型師技巧的考驗,霹靂造型組組長樊仕清經商多年,很少畫曝光手稿,分享霹靂人物天人中所謂的「先天人」,大多是紋身、帥氣、神仙、道士等人物,大多是霹靂長虹的角色。
  • 曾創下97%收視率的布袋戲,憑什麼成為東方漫威?
    如此唯美的畫面、絕美的詩詞、深奧的儒釋道思想,你不是在讀金古梁溫的武俠小說,這一幕是臺灣霹靂布袋戲的選段。前不久,有人投訴李商隱抄襲了霹靂布袋戲中御不凡的角色詩,其實《夜雨寄北》本就是李商隱的作品,應該是霹靂借用了李商隱的詩才對。
  • 臺灣科學家郭兆林臺大演講 笑稱大霹靂像布袋戲
    郭兆林昨天在母校臺大主講「大霹靂的回音」。記者趙文彬/攝影(來源:臺灣《聯合報》)    華夏經緯網4月3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我們其實已經很了解宇宙了!」找到宇宙誕生時暴脹證據的臺灣科學家郭兆林,昨回母校臺大演講。
  • 霹靂大盤點:霹靂布袋戲中最吸粉的角色有哪些,你最中意哪一個
    霹靂三臺柱:入布袋戲的坑,首選霹靂和金光,入霹靂的坑,首選的角色就是霹靂的三臺柱了。三位臺柱子包括「清香白蓮」素還真、「百世經綸」一頁書、「刀狂劍痴」葉小釵。三臺柱都在九十年代前的古早劇中就已登場,也一直是主線劇情的臺柱擔當,所以被稱為三臺柱。
  • "霹靂布袋戲"上演男人懷孕戲碼 戲迷直呼"太霹靂"
    華夏經緯網4月19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國寶級」的「霹靂布袋戲」竟然上演男人懷孕的戲碼!對於這樣「勁爆」的劇情,有臺網友覺得很荒謬,但也有臺網友直呼實在是太「霹靂」了,很能跟得上時代的潮流。據報導,這位被安排當「袋鼠男人」的男主角名叫「嘯日猋」,是一名絕頂刀客,瘋瘋癲癲,狂放不羈的性格,頗受戲迷的喜愛。而且娶有老婆,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男人。